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很早就由日本传入中国,日本渠道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使马克思主义从日本传入中国的主要力量是留日学生,主要领导人物有李大钊、李达、陈望道等人。日本渠道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从日本传入中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提供了主客观条件;另一方面,由日本传入的马克思主义有其自身特点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星火与燎原     
正2018年5月,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近两个世纪以来,他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思想革命。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和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济南等建立中共早期组织的地区,弄清楚像重庆这样的中国西部内陆地区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情况,可以从空间上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情况,进一步证明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蔡和森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接触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留法期间通过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使其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有质的飞跃,而且对其他留法学生的马克思信仰影响深远。其在留法期间对中国成立共产党就有着憧憬,回国后积极投身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中国社会问题的深层次分析。他在主持党的主要刊物时对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有着他自己独特的贡献。本文将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轨迹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的轨迹做一比较和梳理,以两者结合的方式描述毛泽东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渊源。  相似文献   

5.
深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问题,应积极思考和探索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来说,非常直接而且真正有效的思想土壤和背景。五四时期的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已经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语境,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提供了资源,同时,主义文化的某些特性,也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带来了曲折。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由国外传入国内的过程中,日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日本马克思主义先驱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影响深远。中国的旅日知识分子和留日学生承担着传播主体的重任,他们积极在报刊杂志上撰文,向国人宣传马克思主义,《觉悟》就是众多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报刊杂志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1919—1921年刊载于《觉悟》有关日本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学说的译介和日本社会主义团体的文章进行研究和评述,理性认识并正确评价日本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今年12月,是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李汉俊牺牲80周年纪念。李汉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具有十分重要影响的人物,曾被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誉为中共党内“最有理论修养的同志”。如果说在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上,历来有“南陈(独秀)北李(大钊)”之说,那么说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史中,由于李汉俊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合作,推动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毫不过分的。李汉俊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是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运动中起着主要作用。他参与发起思想启蒙运动,为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创造了基本前提;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并发起创建中国共产党,推动早期马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发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初步阐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构想,谱写出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最初华章。  相似文献   

9.
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史料文献已经出了不少,有早期传播主要载体的报刊,也有早期传播者的文集、年谱、传记,有些综合文献和专题史料也收录了早期传播的内容。可是把这些散见于各种载体的所有早期传播史料文献汇编成册的,目前还没有。可以说,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编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史料长编(1917-1927)》(三卷)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料长编的工具书。编写长编这样一部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耗时费力的是材料  相似文献   

10.
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更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然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关乎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工作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理论基础,发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与整合功能,才能与国家的方针政策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素养的合格人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传播、应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同时,也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1.
徐骏华 《学习月刊》2011,(24):27-29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使得中国共产党得以诞生。武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地区之一.本文拟对马克思主义在武汉地区传播的条件、特点及其影响进行探讨.从中感悟历史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潘小宇 《湘潮》2016,(1):36-37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阵地,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当代高校肩负的历史重任。高校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完善相关的机制,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人才队伍,建设传播的平台等途径不断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陈刚  唐金楠 《党建》2023,(7):57-58+7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一些早期著名活动家,正是在北大工作或学习期间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并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这是北大的骄傲,也是北大的光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离不开革命先贤的思想觉醒与理想追求以及利用媒介所进行的传播借势,更离不开新闻专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这一方面,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桥 《世纪桥》2012,(23):19-20
李大钊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李大钊,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没有李大钊,就没有此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论是认识、接受马克思主义,还是传播马克思主义.以及在实践中丰富马克思主义,都可以说,李大钊是先知先觉者、是第一人,无愧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相似文献   

15.
1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大红楼)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位于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2021年,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依托北大红楼旧址建成。北京大学红楼是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营垒、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神圣殿堂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16.
张江芬 《世纪桥》2015,(1):7-9,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重要环节。从传播者角度来看,青年学生最先接受并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并积极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五四时期的青年学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生力军,并在实践中树立和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国高校教育重要有机组成,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新媒体技术应用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是当下各类高校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了。本文首先对新媒体环境及传播途径进行概述,而后分析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现状,指出其存在教学模式较为传统、课程内容缺少活力、传播者技术能力不足及管理环境欠佳等问题。最后提出应从应用新型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新媒体传播者技术水平及优化管理环境等方面实现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施存统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往研究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的论著中,施存统是一个被冷落的人物.作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核心成员以及日本共产主义小组的主要负责人,施存统曾翻译了不少日本社会主义学者的研究论著,并亲自撰写了大量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这些工作对于中国人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无疑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探讨五四时期施存统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研究,对于我们完整地了解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体力量,他们将马克思主义的部分内容引介到中国,其积极作用值得肯定。但该群体成员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目的不尽相同,而群体自身的一些特征则引发了宣传中显见的随意性、难以深入性及未能摆脱日本消极影响等局限性,由此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20.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并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文章系统回顾了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探索阶段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和创新阶段,进而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而艰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