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析乡风文明建设的"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本锋 《求实》2006,(12):103-105
营造乡风文明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工程,又是难点工程,在营造文明乡风过程中存在着四大瓶颈认识误区制约了文明乡风的培育,这是“认识瓶颈”;先进文化还未牢牢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这是“思想瓶颈”;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这是“硬件瓶颈”;教育资源匮乏、精英人才流失,这是“人才瓶颈”。要破除这些“瓶颈”,培育健康文明的乡风,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做到三个统筹发展统筹城乡文化、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统筹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统筹乡风文明建设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2.
秦涛  罗翔 《当代贵州》2009,(23):48-49
“内忧外患”,六枝煤炭业的发展已然到了“瓶颈”。当下,寻找“瓶颈”出口,成为六枝煤炭产业决策者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以破釜沉舟之态,通过一系列调整改革,逐步实现六枝煤炭产业的转身。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学认为: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基础部门增长速度低于加工工业部门,而造成了社会生产过程中基础部门产品和服务供不应求的障碍,就称之为经济的“基础瓶颈”.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党建工作中出现了党的基础能量不能满足党所领导的事业需求的状况,一方面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加强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因党的基础工程“能源不足”,“交通”不畅,“原材料”短缺等因素形成了能量输出的“闸限”,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党建工作的“基础瓶颈”效应.纵观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历史,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每当党的战略方向或目标转变时,党组织就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来“自我整顿”,以改进领导方法.强化主体功能,适应变革需求.追溯“整顿”原因,其实质就是党的建设受到“基础瓶颈”的制约,党不能迅速投身到新的事业中去.客观地说,“基础瓶颈”效应使党的领导弱化,延缓了党的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新体制下,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重视党建工作“基础瓶颈”效应的研究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克服其消极影响.一、党建工作“基础瓶颈”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4.
叶震 《前线》1993,(18)
本刊自这一期起在《探索与争鸣》栏,开展“瓶颈问题如何解决”的讨论。“瓶颈”制约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几年之前,经济界、理论界就已经提出这个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也多次强调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然而时至今日,“瓶颈”问题并没有解决,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在强化,它似乎已经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痼疾。实践表明,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但这个问题又必须解决,否则我国经济很难长期稳定协调发展。所以,根本还在于“瓶颈问题如何解决”。为什么已经发现了问题,也深知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而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为什么越是经济高速增长,瓶颈制约就越加突出?是不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瓶颈问题能不能解决?怎样解决?……我们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就上述一些问题,各抒己见,开展讨论,共同探讨解决瓶颈制约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5.
《前线》1999,(11)
《中国经济时报》1999年10月9日发表由刘国光。王洛林负责、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完成的一份报告认为,目前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瓶颈”有:(l)技术创新的外生性和创新能力不足的“瓶颈”。我国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外,本国科技进步能力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造成产业升级缓慢,就业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2)人力资源素质偏低的“瓶颈”。我国长期以来人力资源素质偏低,这既影响了需求结构的升级,也影响了供给质量的提高。(3)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脱节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树立“穷人的经济学”理念突破构建和谐社会之瓶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多年来,贫困问题,尤其是农村的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这一问题正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突破构建和谐社会之瓶颈,需要树立“穷人的经济学”理念,立足于“穷人的经济学”去思考问题,以一种新的视角探求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2009年“闽江游”运营以来,“闽江游”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发展态势,但“闽江游”发展仍存在许多瓶颈,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促进“闽江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其主要特点表现为追求“量”向“质”以及“单一”向“全面”的两个转变,其实现瓶颈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安全保障,还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选择。在深入剖析“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特点、实现瓶颈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实现“美好生活需要”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阐明新发展格局如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更高水平坚持国际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推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李汉华 《当代贵州》2017,(47):62-63
在脱贫攻坚中,基层一线干部、尤其是驻村“第一书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中坚力量和决定因素,必须围绕人才匮乏这一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精准选派“擅长打硬仗”“能啃硬骨头”的驻村“第一书记”。  相似文献   

10.
汝城县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根据汝城县工业起步较晚,工业化程度低,经济发展落后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要加快推进汝城的工业化进程,务必做好如下两篇“文章”。一是加速交通建设,突破制约工业化发展的“瓶颈”。汝城县基础设施总体水平低,特别是交通不便已成为制约工业化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快汝城工业化发展进程,必须把突破交通“瓶颈”作为首要工作来抓,用好用活用足国家给予的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等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培育多元投资主体,拓宽投融资渠道,大力改善交通等基础设…  相似文献   

11.
李微 《支部生活》2009,(5):32-33
针对村级组织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进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马龙县积极探索在村级干部中推行“四双”(“双公开”、“双通过”、“双监督”、“双评议”)目标承诺制,打开了制约村级组织民主监督管理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
西部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瓶颈,打破瓶颈的关键是“汝果欲支农,工夫在农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西部农民贫困问题,统筹西部城乡经济发展最有效、最直接的农业外部途径,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制定相应鼓励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2011开年的春天里,中国沿海城市再次迎来了“用工荒”这场不可逾越的瓶颈。然而没想到的是,作为全国劳务输出大省,四川也遭遇了“用工荒”。  相似文献   

14.
郴州从文化基础设施入手,破解发展“瓶颈”,强力支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郴州从文化基础设施入手,破解发展“瓶颈”,强力支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时下,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热情高涨,但许多久却面临缺乏资金、不懂技术、没有经验、选项不准等“瓶颈”制约。在这种恃况下,当地党委、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给予大力扶持.为这些年轻人“雪中送炭”。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了摆在全党面前的迫在眉睫的大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只有突破“三农”瓶颈,中国才有可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8.
边远区县受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使得本土人才留不住,外部人才招不来,高层次专业人才紧缺,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人才分布不合理,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巫溪县通过建立“柔性引才”机制.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旅游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创造经济价值上亿元。从巫溪县的实践来看,“柔性引才”机制是破解贫困山区人才“瓶颈”的捷径,是发达地区与贫困山区之间合作的桥梁纽带。要建立“柔性引才”机制,应该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智力支撑,然而库区的人才资源却严重匮乏,人才工作存在“三难”,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三个不适应”。可以说,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库区发展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20.
民营经济已成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但融资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原因在于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双重缺位。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必须多方联动 ,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