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什么叫开放政策? “就是让外国人到中国办理工商等事”。“凡是我们中国应兴事业,我们无资本,即借外国资本;我们无人才,即用外国人才;我们方法不好,即用外国方法”。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开放政策、利用外资兴办实业的政治家。上面那些话,是他1912年10月23日《在安  相似文献   

2.
不少来我国讲学的外国经济学者都曾使用过这样两个对比性概念:社会资本主义和资本社会主义。并且说中国是社会资本主义,西方是资本社会主义。这些言论出现后,产生了许多误解。有人误认为外国经济学者批评中国现在搞的是资本主义;有人则把外国学者的话作根据,要求中国也搞资本社会主义,实行全盘股份化。因此,有必要弄清楚外国经济学者说的社会资本主义和资本社会主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3.
正2月5日,日间与毛泽东例行会谈,在座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朱德和翻译师哲。苏方出席者是И.В.科瓦廖夫和Е.Ф.科瓦廖夫同志。关于外国资本在中国的作用毛泽东说,中国是外国列强压迫的对象。自1840年起,历时100年,中国受到许多国家的剥削。中国与印度不同,那里主要的压迫者是英国;与印度支那不同,那里充当压迫者角色  相似文献   

4.
1920年11月7日,上海党组织创办《共产党》月刊,第一次在中国明确亮出共产党的旗帜。《共产党》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陈独秀的《短言》,也即发刊词,明确表示:"我们只有用阶级战争的手段,打倒一切资本阶级,从他们手抢夺政权;并且用劳动专政的制度……建设劳动者的国家以至于无国家,使资本阶级永远不至发生。……一切生产工具归劳动者执掌,这是我们的信条。"坦白清晰地阐明了共产党的宗旨和任务。  相似文献   

5.
对党和国家利用外资政策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外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的重要政策。这个政策在中国曾经历过一个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考察这一历史过程,对于认识新时期我国利用外资乃至整个对外开放政策都是有益的。一中国共产党很早就提出过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思想。1936年,毛泽东在同斯诺谈话时就提出可以让外国资本来投资或我们借取外债。1944年6至10月间,毛泽东在会见美国记者福尔曼时又说:“我们鼓励自由竞争及个人企业,并且在相互同意的原则下我们将允许并欢迎外国在我们的统治区内向商业及工业方面投资”。根据当时中共与美国关系日益密切的有利条件,毛泽东还特别提出吸引美国投资的设想。8月23日,他在同美军观察组成员谢伟思谈话时说:“中国必须工业化。在中国,工业化只能通过自由企业和外国资本的帮助之下才能做到。中国和美国的利益是相同和互相关联的。他们可以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互相配合”。  相似文献   

6.
江业文 《世纪桥》2002,(4):7-10
外国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入侵,虽然阻断了中国已经萌芽的资本主义发展进程,却促使了近代意义上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长起来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畸形的,即:形成为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这是性质上完全不同的两种资本。买办资本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培植上发生发展起来并受它们控制的一种资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印象     
外国资本投资的“天堂”我们常常称美国是个秽民的国家,因为在这块新大陆上的公民,几乎都是由其他国家移民去的。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说,新加坡是一个由外国资本建造的“外资国家”。1986年,外国子公司和外国参入过半数股份的合资企业占:工业就业人数的1/2强、工业生产和增值的2/3、直接工业出口的4/5。在批发和零售贸易及饭店和旅馆业中,外国人的财产比重,从1975年的22.2/增加到1983年的38.6/。在文化娱乐、商业银行、工程建筑、市场研究等部门中,外国人的财产比重也很大。常住外国人和常驻外国公司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从…  相似文献   

8.
行家之见     
我们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市场经济,干的是前无古人的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成功的发展经济的做法,我们都可以借鉴。但是,借鉴学习人家的经验,必须坚持我们的公有制,把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如果我们不坚持公有制;放弃社会主义,搞资本主义,那我们只能沦为帝国主义的附庸。关于资本的问题,外国许多大企业一开始是靠家旗资本发展起来的,后来就发行股票,形成资本公众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关键在人才.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最具基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工作.为此,必须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重点加强"三支队伍"人才建设;确立人才资本优先积累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构建良好的用才、引才环境;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们中国的经济文化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这决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创造成的,最根本的是历史原因,即资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掠夺所致,在中国近代100多年的历史中,由于当时中国政府腐败、经济技术落后,在抵制外国侵略的历次战争中,几乎屡战屡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致使帝国主义各国向中国勒索了十分惊人的巨额赔款,弄得中国国不成国,处于巨大的灾难之中。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帝国主义通过《南京条约》勒索赔偿军费、鸦片费、商款等.共折银约1500万  相似文献   

11.
一、资本市场形成的条件及现状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创造了资本市场兴起的条件。传统体制下不存在形成资本市场的条件:在旧中国是存在着资本和资本市场的,当然,那时候主宰中国经济的是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他们操纵中国经济也操纵资本市场。新中国建立后,没收了官僚资本,关闭了资本市场,对私有制改造完成以后,逐渐建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传统体制。那时候  相似文献   

12.
人才工作是一项关系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省委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为此,全省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此项工作。一年来,我省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工作成效究竟如何?我们走进了人才资源丰富、高层次人才相对集中的成都市———  相似文献   

13.
国内的水价、油价、粮价变动的背后,是外国资本和国家机器之间娴熟而默契的配合;驱之不散的"新帝国主义"阴云笼罩的不只是我们民族企业的几个典型案例,而是中国整体经济的未来之路;金融资本透过掌控农矿两大资源的定价权,从而掌控了中国制造业的原材料成本……郎咸平披露"新帝国主义"阴谋,本刊特约记者对其进行了深度采访。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和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它是吸取党的历史上对待资本主义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结论;在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利用本国和外国资本发展经济是中国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正常的、必然的经济行为;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析人才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析人才资本姚先桥1、人才资本论的概念资本一词,《辞海》解释为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一般来说,生产资料和货币等均是资本的表现形式,这类资本通过与具体的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相结合,能够创造剩余价值,即利润。如土地批租、货币贷款等,都能创造剩余价值。人才资本是指...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革命史上,资本是与资产阶级紧密相关的问题。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反对外国资本,官僚资本,肯定工业资本,排斥商业资本。在土地革命以前,中国共产党对资本的政策还停留在理论设想的层面,设想在革命胜利后没收资本,实现资本公有。土地革命时期,中共的资本政策从没收资本逐步发展到利用资本。转变的原因是革命实践的直接推动、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特殊性的认识加深、共产国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引进外资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引资大国。外资的大量引入,带给中国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必须面对的问题。根据利弊分析,我们应加强管理,降低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比重,建立“内源经济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8.
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的总称;人才资本是体现在人才本身和社会效益上,以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知识技能、工作能力,特别是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及对人类的较大贡献所表现出来的资本.也就是说,人才将自身蕴藏的智慧、才能释放出来,通过投资和市场调节、配置,形成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资本.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化是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实需要.但是人才资源在以原生态存在于社会时,它的价值不会充分地涌流出来,只有在机制、体制政策都完善的形式下,它才能向人才资本转化.笔者就此探讨其转化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蓬溪,地处丘陵深处,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在77万总人口中,有80%的劳动力都集中在农村.蓬溪,除了垄垄红土,别无资源,是有名的财政穷县.2002年,全县财政收入仅4742万元.探索蓬溪的跨越发展之路,其重要途径在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破题之举就是破除体制性障碍,构建开发人才、经营人才、服务人才的新的体制、机制和观念.  相似文献   

20.
现代经济社会,金融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已被人们所认识,但金融运作中也会出现“金融失败”,从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阻碍整个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在中国经济转型中高度重视金融安全尤显必要.目前理论界和实际部门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未受到直接冲击,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的资本项目未放开,因此,中国在以后的金融开放中应该放慢速度,甚至认为资本项目干脆就不开放.我认为:金融的封闭并不等同于金融安全,而金融的过度开放又会很大程度上引发金融危机,因此正确的选择应该是保持适度、稳健、渐进的金融开放政策.本文主要选择金融开放过程中金融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是为了使研究主题相对集中,试图从中发现金融开放“度”的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