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
实现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兴旺”目标需要建立在村级组织与小农户深度联动的基础上。本文通过一个农业型村庄茶产业发展的案例,探究村级组织在村庄产业发展中的经营逻辑及其产生的治理效果。研究发现,村级组织在规划和调整农民茶叶种植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生产服务功能”成为描述其组织角色的集中式概括。在发挥生产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村庄产业形成了一定的经营效益,也实现了村级治理的良性运行。村民主体性、村级组织的权威和动员能力、村级治理能力得到了增强。在乡村振兴中积极发挥村级组织的生产服务功能,是重建乡村社会利益关联机制、调整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方向和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不断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相似文献   

3.
王德权 《新长征》2023,(10):22-23
<正>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党建作为乡村治理的引领力量,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由于受到农村社会结构变迁、农业发展方式变革等因素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职责任务和方法渠道都发生了新变化。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在引领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方面作出调整,不断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质量和效能。  相似文献   

4.
<正>密云区河南寨镇套里村党支部强党建、抓队伍,强产业、抓发展,强治理、抓服务,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治理优势,推动主导产业蔬菜种植发展,打造了村庄生态宜居、乡村治理有效、村民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在密云区河南寨镇,有一个以菜出名、以菜富农的村庄——套里村。村头的“密云菜园”蔬菜产业园区,紧邻着省级公路顺密路,一排排设施农业大棚首尾相接,西红柿、黄瓜等各类蔬菜长势喜人,菜农们忙碌的身影和穿梭运输的车辆交织成一派兴旺景象。  相似文献   

5.
“零污染村庄”是生态振兴视域下实现农村环境善治的重要途径,而技术治理为“零污染村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零污染村庄”的技术治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通过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的相互协作与共同应用来达到生态振兴目标。“零污染村庄”的自然技术治理逻辑体现为以清洁生产技术为起点、以污染预防技术为承接、以资源循环技术来发展、以垃圾处理技术为末端,进而提升“零污染村庄”的治理效益。“零污染村庄”的社会技术治理逻辑则以组织技术、制度技术、教育技术、法律技术为主要内容,形成一个“主体—规则—知识—服务”的治理体系,进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进一步发挥生态振兴视域下“零污染村庄”的环境治理优势,未来需要构建以治理理念、治理场域、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技术为核心的技术治理创新路径,从而实现农村环境的善治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供销合作社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经济合作组织,要在新时代有新作为,必须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改革创新。一、推进服务创新,增强为农服务功能一是以城镇重点工程项目为支撑,提升“一级”中心流通网络的服务功能。根据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有序推进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在开发区、托管区及周边地区,积极整合资源,  相似文献   

7.
戴道昆 《理论导报》2024,(1):50-51+53
<正>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点。高质量金融服务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金融部门应以资金要素为核心,以金融活水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  相似文献   

8.
李冬慧 《探索》2020,(3):107-117
村级党组织是开展乡村治理工作的核心主体和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乡村治理实践表明,村级党组织的功能定位经历了明显的阶段性转变,逐渐从动员型党组织、全能型党组织、引领型党组织转变为协调型党组织,目前正在向新时代统合型党组织演变。历史地看,村级党组织的功能嬗变是发展阶段变迁、社会制度转轨、工作重心转换等多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党组织功能与农村工作重心的适应性和协调性决定了农村改革的发展进程。新时代,农村党组织面临农民分化下的服务能力提升、分利秩序下的群体利益统合、治理有效下的自身组织建设等新挑战。因此,应在总结百年治理经验和顺应治理新趋势的基础上,按照"治理有效"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坚持农民利益观的治理理念,强化统合型村级党组织的领导功能,不断创新党组织自身建设方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要更好地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全过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强化文化赋能,把乡村文化建设摆在乡村振兴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不断激活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动能,全面释放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10.
农村是党执政的重要根基,也是国家治理的源头之一。作为党在农村执政主体和乡村治理主导力量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部分存在软弱涣散、功能退化现象,发挥不了战斗堡垒作用,尤其是不少村级党组织出现了弱化、虚化、淡化与边缘化问题,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能力不够强,推进农村治理的能力不够强,服务群众的功能不够强,在农村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政治功能不强,对党员教育管理的功能不强。强化村级党组织功能,应从厘清村级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探索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实现途径、建好坚强村级党组织、优化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的整体环境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1.
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在新世纪的重要制度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不过,需引起重视的是,在继脱贫攻坚之后的乡村振兴战略中,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存在的隐性不足,可能会被放大,从而抑制制度目标的实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更需要从制度上进行调整,引导驻村第一书记走实走深群众路线,助推农村基层组织有序运转,推进强村富民,提升乡村治理水平。通过角色重构与职能优化,将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重心从为村庄争取外部资源转移到引领乡村组织振兴、激活村庄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上来,最大限度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2.
张领 《探索》2022,(2):89-102
乡村振兴战略中治理有效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传统乡村治理自发性、弱约束模式无法应对乡村发展失序、社区失灵的问题。乡村自愿组织整合经由“社区空间”形成的公共关切,通过向村“两委”输入而形成公共议题,并协助村“两委”协调村民和地方政府的利益矛盾。社会关联度高的社区空间中的农民随着“乡-城流动”增加收入,进而提高了行动能力,积极支持自愿组织的活动,参与乡村振兴。然而,在约束性的治理场景中村“两委”和自愿组织就难以发挥作用,陷入“社区失灵”的困境,因而需要基层政府介入承担元治理的角色,弥补村级治理体系权威性不足的问题。这样,下沉的基层政府权力、村“两委”、自愿组织和村民几大主体形成了强约束和自治相配合的合作治理格局。这一多元合作治理网络实现了德治、自治和法治的有机组合,进而破解乡村治理失效的困局。  相似文献   

13.
肖龙  马超峰 《求实》2020,(3):69-83,M0005,M0006
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既有研究在探讨村级集体经济问题时较多地聚焦于其功能和目的、历史与现实、发展原则和要求,而较少关注到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在不同村庄所呈现出的异质性特征。基于"项目嵌入-公众参与"的二维分析框架和浙北J市S镇的田野调查发现:新时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出现了由依赖纵向国家项目嵌入向组织和激活横向社会网络转变的新趋势,其发展形式呈现出政社耦合型、社会嵌入型、政治嵌入型和双重脱嵌型四种理论类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类型上的差异也导致了其在村庄治理实践中发挥的分配、互惠、悬浮、兜底保障等不同功能,以及国家治理机制上的分殊。此外,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类型的村庄面临着不尽相同的内外限制性条件。  相似文献   

14.
<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这些都对未来一个时期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要求。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5.
温丙存 《探索》2023,(3):137-148
移风易俗是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一道必答难题,其有效治理虽离不开国家主导,但更需找回村民主体性。为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治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农业农村部于2020年至2022年先后征集推介三批84个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的探索实践表明,实现村庄移风易俗的有效治理,需要从自治规范指导、物质利益诱导、先进典范教导三个维度和路向找回村民主体性。从村庄场域中移风易俗的具体实践和治理技术看,自治规范指导旨在使村民“遵规守矩”,将内生性自治规范引导与群众性自治组织督导相结合;物质利益诱导旨在使村民“德者有得”,运用积分制等开展正向的物质激励;先进典范教导则旨在使村民“见贤思齐”,发挥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与身边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农村移风易俗有效治理上找回村民主体性的这一实现逻辑和发展路向,暗合了在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村民自治制度创新所需的公共规则重建、公共资源重配和公共权威重塑。  相似文献   

16.
刘莹 《当代贵州》2023,(49):4-5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物多样性等特征,形成了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资源禀赋。为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通过产业振兴夯实乡村振兴的根基,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出台政策和措施推进农业现代化。各级干部各族群众用足并挖掘各地潜力和优势,以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目标,通过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南岸区广阳镇银湖村将党建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聚力在产业、生态、文化、组织等方面实现全面振兴,着力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走出一条具有银湖村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稳步推进。念好“产业经”,走好“致富路”,党员干部主动服务产业一线,根据村情实际,坚持一体化推进、市场化发展、科学化引源,发挥本地优势、突出本地特色,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18.
<正>朝阳区高井村党总支将党建引领作为谋划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发挥城乡结合部村庄独特的区位优势,推进智慧高井大数据平台的数字化建设,用科技赋能推动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探索“减”字上转型、“富”字上创新的乡村振兴工作法,让“强村富民”成为高井村美丽画卷最温暖的底色,把实实在在的幸福写在每一个高井人的笑脸上。  相似文献   

19.
为了回应顶层设计的要求,压力型体制驱动下的县乡政权只能选择将中心工作常规化。在完成中心工作的过程中,乡镇政府扩展了一线行政链条,将村级组织改造为类似于公共服务站所的治理单元,把村干部规训成为基层行政体系中的廉价雇员。这虽有助于缓解治理压力,却削弱了村级治理的回应性、公共性。村级治理的加速行政化,表明国家基础性权力的扩充具有表象性,乡村治理能力建设依然处在单向度的"行政下乡"阶段。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优化乡村权力的组织网络,激活简约主义的治理传统,强化公共资源配置的协商民主,在实践中探寻实现乡村治理新目标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20.
申进湘 《共产党人》2020,(9):F0002-F0002
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指出,“加强乡村治理,打牢乡村全面振兴坚实基础”。通过优化乡村治理组织体系,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乡村宗教依法治理,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大力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十里铺村坚持把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好,确定“党建带村惠民生、文化强村润民心、生态立村转民风、产业兴村促民富”的发展思路,以美丽乡村建设绘就乡村振兴蓝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