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叙事注重整合理论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情感激发、行为体验、思维启迪等独特价值。工具叙事、起点叙事、自然叙事是道德叙事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主要形式。要充分发挥叙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需妥善处理教育预设与品德生成、宏大叙事与个人叙事、价值引导与生动叙事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道德叙事注重整合理论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情感激发、行为体验、思维启迪等独特价值。工具叙事、起点叙事、自然叙事是道德叙事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主要形式。要充分发挥叙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需妥善处理教育预设与品德生成、宏大叙事与个人叙事、价值引导与生动叙事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都市小说创作蔚为壮观.但新都市小说在叙事主题和审美特征方面均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叙事主题共时性意义的遁逃缺省问题已经引起学界关注,其症候主要表现在世俗化和消费性的刻意追求、叙事镜像化和想象力的匮乏、由"解放政治"转向"生活政治"等方面,问题的产生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入、国内经济理性主义的制导、市民大众文化的勃兴等有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4.
王万森 《理论学刊》2012,(7):112-117,128
中国当代文学史叙事需要反思和梳理,文学史观需要调整和整合.确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整体观念,现代性是贯穿其中的叙事主脉.以现代性为基点考察中国当代文学史叙事,不难发现,文学史叙事呈桥式结构,叙事节点之间存在“断裂”,也不难发现“十七年文学”和新时期文学的新景观以及相互之间的“断裂”与“断裂”中的关联.现代性理念为中国当代文学史叙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故事叙事具有极强的教育功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故事叙事有助于实现教育客体主体化、话语体系的生活化、教育效应的情感化和教育效果的持久化。为此,应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题,确定故事叙事主体,深入挖掘富有教育意义、贴近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叙事文本,并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与形式呈现,充分发挥故事叙事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叙事教学法叙事化设计教学过程,以叙事及其解构重构解决大学生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和现实发展问题,并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鲜明的生活情境性、丰富的意义承载性和多维的互动交流性等特点。备故事、叙故事、解构故事、重构故事是叙事教学法的具体展开过程。为获得最佳教学效果,需妥善运用故事选择改造、故事叙述呈现、故事内涵分享及新故事生成建构等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近年出土的汉代墓葬画像大多为民间叙事画像.考察可知,其叙事模式大概可划分为单一场景叙事、复合场景叙事,以及利用图像符号的象征性叙事等三大类别.这些叙事模式的运用,使得汉墓画像民间叙事的时间流程更为清晰,内容更为丰富,表现力也更强,显著提升了图像叙事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叙事被视为历史事实的一种中性“容器”,是“自然地”适合于直接再现历史事件的一种话语模式。宏大叙事(GrandNarrative)是与后现代主义相伴生的语汇,其基本特征主要有:有某种一贯的主题的叙事;一种完整的、全面的、十全十美的叙事;常常与意识形态和抽象概念联系在一起;与总体性、宏观理论、共识、普遍性、实证(证明合法性)具有部分相同的内涵,而与细节、解构、分析、差异性、多元性、悖谬推理具有相对立的意义;有时被人们称为“空洞的政治功能化”的宏大叙事,与社会生活和文化历史的角度相对;题材宏大的叙事,与细节描写相对;与个人叙事、…  相似文献   

9.
叙事伦理学通过讲述个人经历的生命故事提出关于生命感觉的问题,营构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现代叙事伦理可分为两种类型: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叙事伦理克服了道德教育中"生活"与"观念"的间距,为个体道德能力的培植找到了现实土壤。它通过构建主体间性关系,形成了陪伴的伦理,从而增强了道德教育的可接受性。叙事伦理所蕴涵的实践理性,有利于提升个体道德实践能力;叙事伦理所营造的道德情境与氛围,有利于提升个体的道德移情与道德同情能力;叙事伦理倡导教化而非规训,起到了隐性教育的效果,有利于提升个体的道德自我构建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商贾文学取得显著成就,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可是,这些创作也存在模式化的弊端.艺术的创新需要运用多元化的创作理念,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开拓.在这方面,严民的新作<蝶舞>作出了有益尝试.一是围绕叙事策略的调整所进行的艺术探索;二是小说叙事对于人生的关注以及诗意的追求.<蝶舞>调整叙事策略的尝试对于商贾小说的创新富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兄妹婚"神话是人类起源神话的典型类型之一。这个母题在我国各民族中分布广泛,具有复杂的叙事母题链,形成了相应的叙事结构,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兄妹婚神话母题不仅再现了人类早期的婚姻关系、道德理念,而且对人类的日常活动或生活习俗也有一定的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12.
新历史主义生成于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流行的背景下,它以某种形式的历史回归探究文学叙事策略和历史语境的关系,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诗性预设作为新历史主义重要的文本视野与叙事策略,在讲述历史、建构历史文本的过程中,实现了历史叙事的修辞表达和文本呈现,成为打通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边界的中介.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元小说现象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文艺理论家戴维·洛奇说:"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即用小说形式揭示小说规律的小说文本.小说的冲动源起、创作过程、文体规范、寓意寄托等,均成为该小说文本的表现对象,目的在于通过拉开读者与生活的距离,打破文本现实主义真实性的幻觉,加速读者对于文本叙事过程本身的反应.  相似文献   

14.
正在浩渺如烟的蒙古族民歌海洋中,科尔沁叙事民歌以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深受各族人民群众的喜爱。长调民歌和叙事民歌是蒙古族民歌艺术中的两大经典。科尔沁叙事民歌主要流传在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草原上。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够在科尔沁草原上产生、传承,与孕育它的这片丰厚的文化土壤分不开。在人烟稀少的原野上,游牧者亦歌亦喊式的长调也许更能淋漓尽致地抒发他们对大草原的特殊情怀,排解他们心中天高地远的孤独。而过着定居生活的科尔沁人  相似文献   

15.
感生神话是我国少数民族神话的一个重要类型.感生神话以反映人的起源为主体,在不同区域的民族中分布广泛.据感应对象的差异,可分为感动物、感植物、感无生命物以及感神等类型,具有明显的实用目的以及夸大的神圣生育、扭曲的因果关系、叙事的多元组合等特点,表现出早期人类的图腾崇拜、生活信息、民族关系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边城>以原生态为聚焦点,展开了对湘西的自然山水、人生世相、民族风情、历史变故等各层面上的透视.原生态不仅是<边城>的叙事策略,也是叙事意义与作者精神的契合:沈从文追寻理想化的社会、自然美与人性和谐美,以带有悲剧色彩的牧歌式的叙事手法,释放出了隐含在文本内的人性弱点的文化冲突.悲剧的形式是由一系列的偶然和误解构成的,深层根源则是人们的社会心理以及人性的某些弱点、沉疴所造成.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生存视角和生存叙事逐渐在文坛兴起.新写实小说对日常生存困窘和烦恼的关注,率先来开了生存叙事的序幕;对市场化转型期的企业困境根源的探究,形成了一轮新的现实主义冲击波.生存视角对都市青年尴尬的生存奋挣、百姓生存本相以及私人化生存空间的近距离观照,是新都市小说、新体验小说、女性小说繁荣的基本促进因素.新世纪文学的"底层写作"的新景观,也是生存视角和生存叙事活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在政治意识形态的维度内,对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传媒叙事进行历史透视,考察不同历史时期传蝶进行意识形态叙事的表达姿态.传媒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既参与了对抗外族入侵的文化讨伐,又参与了民智启蒙、政党政治的舆论发动和国家政治的话语建构,直至20世纪90年代,传媒叙事的历史语态才发生新变化,即传媒叙事的政治意识形态话语逐渐式微,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开始取代政治意识形态,并且日益成为当代传媒新的宏大叙事.  相似文献   

19.
《探索》2016,(5)
生态现代化作为新型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模式,意在打造新的政治叙事逻辑,即由普遍化、同质化的"宏大叙事"的话语体系转向生活化的"微小叙事"的行动范式。城乡基层社区作为承载新政治叙事话语并带有制度试验性质的功能主体,其生态治理理念和实践已在现实落地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生态现代化理念的浸润下,环境政治思维的凸显对现实治理模式的反馈作用,使生态治理成为兼具政治话语和治理实践的"显性的社区治理"的叙事范例。反馈到理论层面,则在某种程度上转化为学界研究议题向"自组织-生活"行动领域和"微观公共领域"分析路径建构的一种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马忠  达雅楠 《探索》2022,(4):158-170
国际话语权是国家实力与国家形象的表达。在人类文明传播的新时代背景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必须不断反思和批判文化帝国主义,打破西方话语霸权,努力构建多元共生、多态共融的世界文明交流格局。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文化帝国主义不仅没有消亡,相反有不断强化的态势,呈现出“特定对象+技术+叙事”的新特点新趋势。从叙事话语角度揭露文化帝国主义的叙事逻辑,分析其叙事结构、叙事议题、叙事视角和叙事手法,目的是发现霸权话语的操控秘密、基本规律,透视隐匿其中的强者叙事、资本叙事、抽象叙事等深层本质,从而寻找破解之道。为此,在国际传播过程中,我们要站在“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高度,在叙事框架、叙事立场、叙事精品、叙事方法等方面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积极构建具有影响力、吸引力、批判力的中国叙事体系,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