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经济条件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助推城市国际化的发展模式已成为新兴城市国际化的共同选择。随着成都"加快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战略目标的提出,以科技创新助推城市国际化已成为成都抢抓"后危机"时代契机和内陆经济崛起机遇的战略选择。本研究在全面认识成都科技创新现状,并充分借鉴国内外科技创新型城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成都市加快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服务经济的崛起已成为20世纪中叶以后国际城市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成都以建设国际化城市为目标,必然要求城市发展将战略重点转向服务业,加快形成强大的服务功能。本文对成都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针对发展的薄弱环节,提出如何以服务业的发展推进成都城市国际化进程的建议。服务经济的崛起已成为20世纪中叶以后国际城市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成都以建设国际化城市为目标,必然要求城市发展将战略重点转向服务业,加快形成强大的服务功能。本文对成都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针对发展的薄弱环节,提出如何以服务业的发展推进成都城市国际化进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凸显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天津市科技系统要在当前科技创新密集,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形势下,以实现天津城市定位和进一步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需要为导向,以构建科技研发新高地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为抓手,加快推进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着力做好六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期,科技部发布《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通知》,支持全国25个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绵阳位列其中.有着中国唯一科技城桂冠的绵阳科技资源富集、创新氛围浓厚,此次入选创新型城市建设,将进一步为绵阳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蓄势赋能.  相似文献   

5.
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态势。考察上海、深圳、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对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上海:确立并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推动城市创新“科教兴市”作为当前上海发展的主战略,既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延续,又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逐步升级。上海正是通过确立并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来推动城市创新的。上海下一步的发展将紧紧依托人才和科技两大资源以及创新体系,实现新跨越,获取新突破。2010年,上海要基本建立以人才高地为支撑的城市创新体系,成为国内外重要的创新基地、知识扩散中…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化和全球化,资本、人才等要素在国内国际市场的流动,为我国城市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式,以资本、人才为对象的城市竞争越演越烈。科技创新、城市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强国”、“人才强市”战略日益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新世纪谋求发展的重大方针策略。因此,成都要实现建设“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和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就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落实“十一五”规划,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7.
《先锋》2023,(8):30-32
<正>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要求四川“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这些重要指示为成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成都科技系统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  相似文献   

8.
提高长春市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城市就是把自立创新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具有强大科技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城市.把长春市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刊文摘     
加强技术创新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徐冠华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2期接受采访时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党我国面向2020年乃至更远将来的战略选择。1.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决定了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2.科技全球化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3.促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基本战略。尽管我们国家距离创新型国家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但是中国特定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够选择资源型或者依赖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第一…  相似文献   

10.
《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谉方案》(简称《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中央赋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历史使命,是推动成渝地区奴城经济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高质量发展,致力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和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体现了对成都示范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探索新发展理念践行新路的殷切寄望。  相似文献   

11.
为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着力增强首都自主创新能力,扎实推进首都创新战略,深入探讨具有首都特点的创新道路和创新模式,加快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步伐,本刊围绕“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道路选择”和“北京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两大主题,采编了一些专家的看法和观点,以便各级领导参考。  相似文献   

12.
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要有区县(市)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创新型区县(市)建设对创新型城市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哈尔滨市实现创新型区县(市)试点工作在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促进产业发展、引领和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创新型试点区县(市)建设中也存在创新人才缺乏、科技融资体系不健全、科技潜力未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困难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基层集聚、探索建立典型地区区域性科技合作机制等措施开展创新型区县(市)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任侃 《奋斗》2012,(6):51-52
胡锦涛同志曾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审时度势,科学谋划,顺势而为,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站在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节点,“创新”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关键词。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繁重艰巨的任务,只有深化改革创新,坚持科学发展,把创新精神融入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灵魂”,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续写更加精彩的“春天故事”。  相似文献   

14.
北京如何率先成为创新型城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在2005年7月召开的北京市经济分析会上强调,要把北京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2005年10月,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北京“十一五”规划的建议鲜明地提出,要加快实施首都创新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这在北京城市发展历史上,是一个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5.
陈义军 《世纪桥》2007,(1):44-44,46
“十一五”时期我国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着力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所在和关键之一。新形势要求企业必须坚持观念创新、决策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在不断创新中求生存求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卢燕群 《先锋》2023,(5):69-70
“双碳”目标为城市建设、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成都正处于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进程中,如何促使公园城市与“双碳”目标相互助力、相互赋能,不断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相互脱钩,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都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以党建促创新型乡镇发展”,这是北京市科委农村发展中心在推进创新型乡镇建设中高高举起的大旗。创新型乡镇是北京市科委以“科技北京”行动计划为纲领,推进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石家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为河北省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指引、行动指南和精神力量。石家庄市必须要在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奋力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大视野、大融合、大规划、大改革、大协作”五大开展“省会创新驱动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石家庄力量。  相似文献   

19.
袁多娜 《当代贵州》2012,(13):58-59
中国移动是国家创新型企业的试点单位,“十二五”期间将以创新型企业构建的基本标准为依据,深入推进立体化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文化氛围建设,力争在发展成为“贵州省创新型企业”的标杆企业,切实发挥贵州省科技创新主力军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多文志 《实践》2006,(12):25-2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向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的重要途径.胡锦涛同志指出:“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优先发展科技,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以科技进步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优化升级,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科技进步促进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和特色品牌产品的崛起和发展,从而保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可持续、稳步、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