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邓小平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阐述战略利益的实质和意义,对战略利益的关注,构成邓小平战略思维的本质特征;把握大局,抓住机遇,是邓小平战略思维极为突出的鲜明特色;对改革稳定发展辩证关系的总体性思考,是邓小平战略思维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战略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他的战略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平与发展是邓小平对当今时代主题的战略判断;国家利益是邓小平战略思维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战略思维的时空观;大局观念是邓小平战略思维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3.
孙学敏 《当代贵州》2005,(14):50-51
战略思维能力可抽象为若干战略思维“因素”。包括有:战略洞察与战略判断能力、战略分析与战略综合能力、战略预见与战略创新能力、战略统筹与战略决断能力。在战略思维能力中,它们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构成了战略思维能力的系统结构,并决定着领导者战略思维能力的高低强弱。因此,领导者只有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质量,建立合理的战略思维能力结构,才能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战略思维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方法论基础和组成部分.在邓小平的战略思维中,“三个有利于“构成其价值取向;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构成其核心;抓大事,务实效构成其着眼点;把握全局,放眼未来构成其时空特征.  相似文献   

5.
刘长林 《理论学刊》2004,1(10):9-12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 ,从战略高度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阐述了影响大局的抓住机遇问题和发展问题 ,指出了事关全局的局部问题和重要关节问题 ,回答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 ,具有战略思维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是注重战略思维的政党。坚持和运用战略思维是党的一大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直到今天广大党员干部仍需要坚持和运用战略思维,其历史依据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一以贯之重视战略思维的历史,其客观依据是变化着的国际国内背景需要党员干部坚持和运用战略思维,其现实依据是部分党员干部缺乏运用战略思维能力的党情。在新时代历史方位明确的当下,全体党员干部都要以问题为导向,从自觉提高学习意识,不断涵养战略格局;优先确定战略目标,合理制定战略筹划;牢固树立坚定信念,切实守好战略定力;全面统筹战略局势,务必确保战略实施多角度入手坚持和运用战略思维,这对于实现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战略思维方式是以战略概念为基础的思维定势和思维运行的总和。这一定义中包括三个问题即思维基础、思维定势、思维运行。这三个问题的有机结合,展示了战略思维方式的认识论本质。战略思维结构与战略思维要素是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战略思维方式中的战略思维运行过程有五个基本环节即战略目的思维、战略判断思维、战略决策思维、战略实施思维、战略总结思维。战略思维方法主要有五种即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方法、整体的与全过程的方法、逻辑的方法、具体专门科学的方法、非典型性思维方法。影响战略思维方法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层次即世界观层次、理论层次、经验层次、知识层次。  相似文献   

8.
唐殿豪 《探索》2003,4(2):74-76
战略思维是战略谋划的智慧,是关于经济、社会以及人自身发展的战略的构思过程。现代战略思维是高层次思维;战略思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战略思维学是正在兴起的新学科;战略思维的主体主要集中在高层领导群体。  相似文献   

9.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思维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领导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必须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善于从全局视野、用长远眼光客观辩证地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战略思维、加强战略谋划,掌握战略主动、落实战略举措,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战略思维,产生于长期的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得益于其非凡的人生经历和良好的战略思维素质,成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体现了世纪伟人的卓越才能与超凡智慧。  相似文献   

11.
陈文忠 《学习论坛》2003,(10):46-47
所谓战略思维能力 ,指的是针对国际国内若干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 ,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 ,确立战略观念 ,进行理性的战略思考、讨论和研究 ,在各个领域的宏观工作指导中能够总揽全局、高瞻远瞩 ,进行正确筹划和实施的能力。战略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 ,它是“理论基础”、“世界眼光”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它具有客观性和全局性、前瞻性和长远性、创造性和可实施性等特点。进行战略思维 ,离不开对战略目标的正确把握 ,离不开对战略目的、战略方针、战略重点、战略措施、战略策略这些构成战略思维的基本要素作全面的分析论证。因此 ,必须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2.
要推进战略,实现战略意图,达成预想结果,就必须具备高超的战略运用艺术。战略运用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思维、战略举措、战略定力、战略旨归等五个方面,战略目标是愿景方向,战略思维是思想方法,战略举措是实践逻辑,战略定力是精神品格,战略旨归是价值取向,战略思维、战略举措、战略定力是具体的战略运行环节,将战略目标和战略旨归连接起来,推进战略目标,实现战略旨归。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战略目标、战略思维、战略举措、战略定力、战略旨归有机统一起来,构建起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体现中华文化底蕴、区别于西方认知模式的思维逻辑和话语体系,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超的战略运用和领导艺术,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掌握战略主动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3.
略思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奋进历程中所展现的战略智慧,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维方法。加强战略思维,除了需要增强对战略思维的重要性认识,还要在方法上增强战略思维的科学性,在理论上增强战略思维的规律性,在实践上增强战略思维的自觉性。战略思维的科学性体现在四个统一,即战略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统一,谋事与谋势的统一,谋当下与谋未来的统一,谋局部与谋全局的统一。战略思维重要规律性特征是:在复杂矛盾中抓主要矛盾,在复杂系统中找平衡轨迹,在复杂局势中促均衡发展,在复杂问题中寻求合适的“度”。不忘初心、深入调查研究、胸怀大局、做好顶层设计,有助于增强战略思维自觉性。这些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掌握战略思维理论和方法、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增长战略智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大力培养中青年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2000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把当代战略思维列为党校系统的基本课程之一。今天,战略已经成为现代领导与管理的普遍性、决定性课题。本文试图就战略思维的若干特征作些探讨。一、全局性什么是战略?毛泽东说:“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战略思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长远与眼前的关系问题。邓小平准确地抓住了时代的本质,反映了时代的内容和要求,形成了具有把握全局、抓住机遇、登高望远、立足未来、实事求实、开拓创新的鲜明特点的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16.
陈杏年 《党建》2014,(4):34-36
正大国复兴离不开战略支撑,大国领袖更擅长战略思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审时度势地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战略思想、战略观点。他强调指出:"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战略思维,是指从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客观辩证地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体现的是一种战略整体观、全局观和敏锐的洞察力、预见性,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我们需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因此新时代的战略核心应当作为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战略思维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其地位更是不言而喻,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对战略思维价值研究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特征,使得战略思维视阈下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战略价值深入人心。只有建设好新时代战略思维以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完成中国梦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与国际政治理论,以主权国家的全球时代为背景,简要分析了邓小平对毛泽东国际战略思维方法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对国际关系性质认识上的理论创新等,以期对中国外交思想的发展历程作一比较认识。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培养和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和必修课程。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当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自己逐步锻炼成为具有战略思维能力、能够完成肩负的历史重任的高素质领导人才。战略思维能力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我们所说的战略思维能力,指的是自觉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确立战略观念,进行战略思考和研究,在工作中能够高瞻远瞩,对带全局性的计划和策略,对决定全局和长远的重大事情,进…  相似文献   

20.
孙快吉 《前线》2017,(4):25-29
战略思维是从全局高度把握客观事物的高级思维形式,是人们分析和解决宏观性、前瞻性、政策性等重大战略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战略思维必须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运用相应的科学方法,保证战略思维的结果能够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在思维层次上达到新高度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