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3 毫秒
1.
建立解决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永志  甘玲 《实事求是》2006,192(5):28-30
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制度、观念、管理和政策法规等几个方面。解决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应打破城乡二元体制,调整社会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逐步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体制,尽快把农民进城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和健全对农民工的法律保护和管理;加快建立健全农民进城就业的资金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建立适合进城就业农民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求实》2014,(7)
新时期,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进城流动就业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新生代农民工在劳动合同、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与卫生保护等劳动就业权益保障存在的现实问题日益突出,深入剖析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缺失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管理、就业岗位等制度和政策原因,探析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的就业环境和劳动力市场软硬件设施,期望其能够为加强我国农民工基本权益保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党课》2020,(1):6-6
要切实做好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采取措施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努力把农民工稳定在就业岗位上。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要做好就业服务,及时向失业农民工提供帮助。要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让有意愿、有能力在城市落户的农民工尽快落户。要重点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逐步提高社保、医疗等保障水平,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进城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4.
西组 《支部生活》2009,(5):29-29
西山区各级党组织通过积极、热情、有效的服务,切实为农民工和农民工党员提供就业帮助。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泛宣传和多方努力,在农民工较为聚集地方举办以“进城求职,帮您解难”为主题的“进城务工人员专场招聘”,为农民工党员提供就业帮助。强化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党员服务中心、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5.
问:中央对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有什么要求? 答: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防止变换手法向进城就业农民及用工单位乱收费.城市政府要切实把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它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要明确牵头部门,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兑现进城就业农民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80年代后期,中国出现“民工湖”,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们开始关注农民工问题。本文通过对瓮安县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的实地调研、结合其他省区县份的有关情况、综合部分专家学者在就业创业问题上的研究,时瓮安县的返乡农民工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其就业创业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探究了目前存在的创业就业状况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就业创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政府对农民工问题越来越重视,2004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保障进城就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及时兑现进城就业农民工工资,改善劳动条件。今年的“两会”,农民工问题再次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是,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要根本解决,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福州是全国最早的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凭借改革开放的先行优势和对台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农民工到福州就业创业。福州在农民工就业创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工创业工作,积极改善农民工创业环境,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农民工就业体系,加大创业辅导和就业培训,加强农民工就业创业的领导,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9.
蜀事     
农民工进城务工方案年度目标:新增150万个岗位 在四川省最近出台的《2013年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工作实施方案》中,“做强产业促进就业”位列6项重点工作之首。.方案“量身定制”了农民工进城务工年度目标:新增城镇二、三产业就业岗位15027个,其中工业25万个、建筑业25万个、服务业100万个。  相似文献   

10.
宣金祥 《党建》2012,(7):46-46
编辑同志: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每年都有大量农民朋友进城务工。但是,由于社会、企业及农民工本身的诸多因素,尤其是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技术技能等成为了制约其就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因此,有效开展农民工培训,对提高农民工素质、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民工权益缺失及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而产生的新兴社会群体。农民进城就业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但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的户籍制度等原因,他们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以致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探究农民工权益缺失的现状、深层原因,以期构建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路径。  相似文献   

12.
面对批量涌入进城的农民工,社区作为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以地域归属和共同凝聚力为显著特征,目前难以融入农民工的主要原因有社会结构因素、制度因素、个人因素等原因,解决的对策是推行参与式管理、享受社区居民服务,建立社区中介组织和职工活动中心。  相似文献   

13.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涉及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利益,为了规避代表国家的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个人的“经济人”消极行为,必须绕过户籍制度障碍,建立中央统筹的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省委省政府日前公布《关于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决定》,其主要内容有:不得限制进城务工工种决定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取消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严格审核、清理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手续,取消专为农民工设置的登记项目。各行业工种尤其是特殊行业和公众要求的技术资格、健康等条件,对农民工和城镇居民应一视同仁。在办理农民进城务工和企业用工的手续时,除按照国家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取证书工本费之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和提高收费标准,严禁越权对农民工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简化进城落户手续简…  相似文献   

15.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困境的原因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已成为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城市义务教育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制度性因素、地方政策不规范导致政策执行无序、流入地政策资源不足等原因是造成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困难的重要原因,其中,制度性原因是造成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困难的根本原因。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首先让各级政府认识到农民工子女是潜在的人力资源,同时,应以制度化形式把国家的有关政策固定下来,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必须通过相关教育制度、政治制度的改革、完善与政策有效执行的过程才能解决,包括我们应建立“为穷人服务型”的高效政府;并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实行中央财政统一预算;借鉴西方国家有关理论与经验,试行“义务教育券”制度;调整现有义务教育格局,合理配置现有的国有公共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农民工进城是历史的选择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在 2 1世纪再一次腾飞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 ,有必要对农民工进城提供政策性保护。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民流动就业由少到多,已经成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农民工在住房、医疗、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国家在努力地调整农民工就业管理、就业服务以及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政策,为农民工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环境。但目前农民工就业不稳定的状况仍然没有明显好转,国家农民工政策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从制定到实施进入以人为本、公平对待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由于金融危机等种种原因造成大量农民工返乡,使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是当前我国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项重大任务,尽管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存在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要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要从改善环境,加强宣传,完善服务,教育培训,财力支持等方面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造成低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农民工进城务工,不仅可以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更能推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但当前农民工进城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和障碍,做好农民工进城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我们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认识和解决农民工问题.使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20.
赵振华 《学习论坛》2009,25(10):44-45
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促进农民工充分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要积极采取应对之策,促进农民工就业.第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第二,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第三,继续培育、规范劳动力市场;第四,要深化体制改革,消除因体制障碍而产生的就业梗阻症;第五,就农民工个人而言,需要转变择业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