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覃正爱 《唯实》2006,(1):21-22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立党为公”的“公”,除公共目标之“公”外,必须包括程序性之“公”,而“执政为民”的“民”,在现时代更多地应该是“公民”。  相似文献   

2.
朱明贤 《唯实》2010,(4):37-39
由“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能得出老子反对“为学”。“为学”与“为道”同为人的能动性的基本体现方式,二者是统一的。“为学”,泛指人吸取知识、升华境界的认识活动,其价值目标是认识“道”以致“善为道”。“道”是可知的,人是能动的,人与道、天、地同为大,因此,人完全可以“为学”以知“道”。“绝学无忧”所绝之“学”有其特定内容,而不是“为学”活动本身,相反,“绝学”以“为无为,则无不治”正是“为学”所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巍权 《廉政瞭望》2009,(12):65-65
“fans”来自拉丁文fanatics,意思是“对神的崇拜所导致的疯狂”。台湾作家余光中说,fans译成“粉丝”很贴切,因为“丝”体现了群体性。同样是仰慕,“知音”只能是少数,而“粉丝”必须是多数。  相似文献   

4.
“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和谐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由“禾”与“口”两个字组成,禾是禾苗,代表粮食;口是人口,两个字合起来。说明民以食为天,“和”的先决条件是人人要有饭吃。“谐”由“言”和“皆”组成,言是说话、言论,代表意见或建议:皆有“都是”的意思,表示全部或整体。“谐”则明示人人都要有说话的权利,广开言路、言论自由是和谐的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5.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四句,应解读为“上德不德,是因其有德;下德不失德,是因其无德”。“德”字被用于同人事相关的场合,其通义为“心有所得”。是以“道”还是以“德”为伦理标准,这是“上德”与“下德”的分际所在。区分“上德”与“下德”是为“圣人之治”提供理论依据,其伦理意义在于倡导朴实之“德”,反对虚伪之“德”。“上德”之朴实,是因其一视同仁地善待一切人和物,是为公平之德;“下德”之虚伪,是因意有所偏,行有所弃,不能一视同仁地善待一切人和物,是为不公平之德。倡扬公平之德是老子伦理观之主要特色。能履行公平之德,方是“上善”。“上善”是“上德”在实践中的体现。“上善若水”是“上德”的实践原则,它要求:(1)像水之善利万物那样善待一切人;(2)像柔弱的水那样不与万物相争;(3)像善于居下的水那样谦卑。  相似文献   

6.
舒炜 《廉政瞭望》2013,(11):16-20
他们是位居中层的“过滤器”,是能进能退的“救火队”,是不可缺少的“润滑油”,是签“拟同”的“有关领导”。他们是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7.
郭庆晨 《奋斗》2006,(3):60-60
按照惯例,分明不当做、不宜做的事情却偏偏还要做,还美其名曰“下不为例”。既然是“下不为例”,那么对于“这一次”来说,当然也就是“例外”之举——“破例”了。俗语说,没规矩不成方圆,无约束难以至美。“破例”,破坏的是什么?是规矩,“破例”则是在惯例之外行事。  相似文献   

8.
“十六字”方针,是加强党委班子建设特别是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同时也是加强“一班人”团结的行为准则。“十六字”方针的有效贯彻,“一班人”团结是基础,而要达到良好的团结局面,就要坚持“和而不同”,反对“同而不和”。  相似文献   

9.
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学会辨别人才,做到“慧眼识英才”,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识才,关键是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听其言、观其行,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从“言”上说,主要是看一个人是“言过其实”还是“言必有据”,是“言而无信”还是“言而有信”,是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不放空炮,还是君子动口不动手;  相似文献   

10.
辩证唯物主义理解“实事求是”即研究客观存在着的事物的规律性,“实事”可以是在人类实践之外存在着的,“是”就是客观事实的“规律性”。而实践唯物主义认为,“实事”是人的存在本身,“是”是关于人自己的存在的规律,“求”就是作为对人的存在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快乐大叔 《党课》2008,(4):100-101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粉丝”并不仅仅是一种食品,它还是对我们身边某类特定人群的称谓。“粉丝”是英文单词Fans的音译,大意是指偶像的追逐者、崇拜者。“粉丝”也不光是音译,它还非常形象。这又是“粉”又是“丝”的,可见其数量惊人,大把大把,大片大片,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而且质地是粉“细”丝“嫩”,脆弱敏感,说明这“粉丝”的队伍中大多为年轻人。  相似文献   

12.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四句,应解读为“上德不德,是因其有德;下德不失德,是因其无德”。“德”字被用于同人事相关的场合,其通义为“心有所得”。是以“道”还是以“德”为伦理标准,这是“上德”与“下德”的分际所在。区分“上德”与“下德”是为“圣人之治”提供理论依据,其伦理意义在于倡导朴实之“德”,反对虚伪之“德”。“上德”之朴实,是因其一视同仁地善待一切人和物,是为公平之德;“下德”之虚伪,是因意有所偏,行有所弃,不能一视同仁地善待一切人和物,是为不公平之德。倡扬公平之德是老子伦理观之主要特色。能履行公平之德,方是“上善”。“上善”是“上德”在实践中的体现。“上善若水”是“上德”的实践原则,它要求:(1)像水之善利万物那样善待一切人;(2)像柔弱的水那样不与万物相争;(3)像善于居下的水那样谦卑。  相似文献   

13.
周红云 《学习月刊》2010,(6):146-147
为加强政府效能建设,提升政府执行力,湖北省政府围绕“确责、履责、问责”三个环节,在全省政府系统开展了“能力建设年”活动。“三责”的核心和根本是“履责”,所谓“履责”,是指公务员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其中,“确责”是通过明确公务员的职能职责,为“履责”提供制度依据和理论指导,使公务员“有责可履”;“问责”是指对“履责”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惩罚,  相似文献   

14.
“微反应”     
《当代贵州》2011,(30):59-59
“微反应”的全称是“心理应激微反应”。微反应是每个人在遇到有效刺激的一刹那产生的瞬间反应,它从人类本能出发,不受思想的控制,无法掩饰,也不能伪装。再能“装”的人,遇到有效刺激之后的第一瞬间也会出现微反应.他的“装”只能出现在微反应之后。因此,微反应是个人内心想法的真实呈现,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最准确线索。严格来讲,“微反应”是个广义的“大词”,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微表情”,属于“面孔微反应”;二是除了表情以外的,其他能够映射心理状态的身体动作,也就是常说的“小动作”,可以称为“微动作”,属于“身体微反应”;三是语言信息本身,包括使用的词汇、语法以及声音特征,称为“微语义”,属于“语言微反应”。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做”实事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学”是“做”的基础,是“做”的理论航标和行动指南;而“做”是“学”的补充延伸,是“学”的“实验田”和“试金石”。“学”而不“做”,是假学、空学,“做”而不“学”,是盲做、蛮做。只有坚持“学——做——学”的科学方法,才能实现其“学”的真正目的。“三个代表”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体现,我们应在认真学习,系统领会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务求实效,再用它来检验我们工作的得失是非。学习“三个代表”重在“学”,贵在“做”,关键在“实”。浙江省金华市…  相似文献   

16.
看来看去还是改革灵,比来比去还是开放强,想来想去还是发展硬。这是绕口令?不,这是口头禅,是新民谣,一则笔者从乡下听来的口头禅,一首流传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扩大的今日新农村的新民谣。我们国家从“人民公社”到“大跃进”,从“四清”到“文化大革命”,曾一度认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因而“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然而事实上却并非“一抓就灵”。“大跃进”放了许多假卫星,“大炼钢铁”则炼出不少真废铁。而八十年代以来的改革,使共和国大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惊人一跃”。改革前的“一天等于二十年”已被证明是假话,…  相似文献   

17.
中国从“文革”到“改革”,这种传奇式的剧变,对于国家民族不只是否极泰来,简直是起死回生。“拨乱反正”是这次历史大转折的显著标志。“解放思想”是“拨乱反正”的原动力,而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则是“解放思想”的前奏。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  相似文献   

18.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是多党合作的“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是指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互相监督”,是指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相互进行监督,但由于共产党处在领导位置,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肝胆相照”,是讲彼此信任、坦诚相见;“荣辱与共”,是讲共同的事业把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十六字方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关系,是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期来,干部中出现的“作秀”风使干部的形象受到损害。对于干部到底是“作秀”还是“做事”,人们往往也一时难以区分。所以,即使是真做事的干部,人们也会怀疑其动机。甚至许多干部只要做事,就有人说是“作秀”。有的干部兢兢业业,扎实工作,则被认为他是想往上爬,是“作秀”;有的干部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则被认为是“标新立异”,是“作秀”;  相似文献   

20.
“平均数”和“大多数”是我们在工作中常用的概念。在有些情况下,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无关紧要;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平均”是有歧义的,必须将“平均数”与“大多数”区分清楚,决不能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务实、求实,正确把握好“平均数”与“大多数”的关系,防止和纠正那种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的倾向,扎扎实实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