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来,“台独”分裂势力不断耍出一些新花招、玩弄一些新手段,企图篡改台湾的历史。为此,国务院台办于1月31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杨毅在评论台湾当局修改历史教科书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关规定时说,台湾当局“去中国化”的动作不得人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中美之间在反恐、地区安全等共同利益需要以及台湾当局的台独趋势愈演愈烈,迫使美国将长期奉行的"战略模糊"政策转向相对"战略清晰"政策."战略清晰"政策难以遏制台湾当局继续搞"事实台独",但有利于中国把握反对"事实台独"的主动权.随着美国支持"台独"的国家利益空间日益缩小,中美两国共同遏制台湾当局搞"制宪台独"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与日本之间建立了正式的所谓"外交关系",日本国内形成了"台湾帮",出现了严重的"台湾情节"。与此同时,台湾也出现"日本情结",即便在日台当局正式断交后,二者仍藕断丝连,日本因素对于台湾当局政策变化及走向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正是从这个纠结出发,通过一些重要的结点来分析台湾地区与日本关系的特殊性,有助于研读两者间关系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1959年西藏发生武装叛乱,蒋介石认为这是"里应外合"反攻大陆的绝佳机会。为此,其一方面抛出处理西藏问题的"民族自决"方针,企图以此为筹码拉拢西藏叛乱集团;另一方面,则积极劝说美国支持台湾"援藏"计划。但双方对蒋介石介入西藏问题均持冷淡态度,达赖喇嘛甚至一度拒绝与台湾当局合作,这使台湾当局陷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而美国在拒绝与台湾合作的同时,企图压迫台湾当局发表支持西藏"独立"的立场。为避免牵涉"主权"问题,台湾当局坚持不能将"西藏独立"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并为此多方斡旋,客观上压缩了西藏问题的国际化空间。  相似文献   

5.
8月1日,台湾当局"陆委会"公布了一份"对等、和平与双赢——对特殊国与国关系论书面说明"。这是继7月30日"辜振甫谈话稿"之后,在中国人民强烈谴责声中,又一份顽固坚持李登辉"两国论"的辩解书。"书面说明"辩称"两国论"是"从政治、历史与法律的观点,对既存事实作明确的说明"。那么,关于1949年以后海峡两岸关系的历史、现实和法律的"既存事实"究  相似文献   

6.
张学良(1901-2001)国民党爱国将领。"西安事变"的组织者。事变结束送蒋介石回南京即遭软禁,后被押送台北,直至1988年被台湾当局解除软禁。毛泽东曾说:"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发展方向转换的枢纽"。周恩来总理用"千古功臣,民族英雄"八个大字,高度评价张学良先生的爱国壮举。*  相似文献   

7.
朝鲜战争即将停火之际,台湾当局就感到惴惴不安。为拖住美国,台湾当局主动提出与美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但美国却对与台缔约反应冷淡。为阻止美台缔约,防止台湾问题固定化,中共中央在1954年9月下令福建前线人民解放军对金门国民党军队发起猛烈的炮击,台湾当局也空袭了大陆的一些目标。剑拔弩张的台海形  相似文献   

8.
王英津 《新视野》2012,(2):114-1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先后进行了七次"宪政"改革。这七次"宪政"改革使得台湾地区政治体制框架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其体制架构目前仍保留着五权分立的外观,但其各机构之间在权力关系方面已发生的变化表明,台湾地区的政治体制已由原来的"五权体制"变成了当前事实上的"三权体制"了。七次"宪政"改革虽然巩固了台湾政治民主化的成果,但在"宪政"改革的过程中,台湾当局有时出于政治斗争、"政权本土化"、"法理台独"等需要,使其"宪政"改革并没有完全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逐步地向前推进,也使台湾地区的政治体制存在着许多失范和冲突之处,这有待于台湾当局及其民众在今后的"宪政"改革过程中逐步地加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1949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七十诞辰,毛主席决定亲率代表团前往祝寿.台湾当局得知这一信息后,选派最有经验的行动特务,要在列车运行期间暗杀毛主席.特务头子毛人凤命令:"通知情报总署,按计划执行.赴大陆人员准时到达目的地.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台湾地区对中共党史、当代中国史研究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台湾当局对新中国极尽攻击之能事,台湾史学界对中共党史、新中国历史评价的调子也  相似文献   

11.
对历史的研究,往往要涉及到对历史的评价问题.如何审视政党的历史,进而评判政党在特定历史情境下的政治活动,以及内化在政党某些政治活动中的价值追求,受立场的左右,也受认识方法的影响.从事政党历史研究的学者们长期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政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进行评价.然而,有时,阶级分析方法也可能具有"反证"的功能.一些学者从新角度、用新方法,借用阶级分析方法的一些内容,可能会得出相异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以来,台海两岸形势日趋复杂,台湾分裂势力与外国反华势力加紧勾结,相互利用,共同分裂中国.2000年3月18日,民进党候选人在台湾当局领导人选举中获胜,民进党取代国民党成为台湾执政党.两岸统一由此进入了一个充满危险的困难时期.但两岸统一并非从此遥遥无期.两岸统一不仅存在坚实的历史和法理基础,而且存在现实的国内外条件和力量保障.  相似文献   

13.
反"服贸"运动是台湾岛内"台独"势力掀起的一股政治逆流,然而正是这一事件实质上宣告了台湾当局多年来大肆鼓吹的"台湾经验"的彻底破产,这是那些风潮的策划推动者所始料未及的。  相似文献   

14.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中国社会童臾皆知的道理,也是包括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事实。这个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在李登辉和台湾当局某些人物那里却成了问题,他们极力鼓吹祖国大陆和台湾的关系是什么“国与国的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还认为这是从所谓“历史”和“法律”角度说的。然而,恰恰是历史的事实和法律的依据说明台湾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李登辉和台湾当局某些人物的论调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他们的分裂企图最终都只能为历史发展的潮流所抛弃。一、历史事实不容篡改台湾自古…  相似文献   

15.
1958年8月23日,我军炮击金门后,美国和台湾当局最关心的是如何对金门岛进行补给。炮击前,台湾当局为维持对金门的供应,每天都以大型登陆运输舰船进行昼夜补给。炮击后,为了维持供应,减少损失。只好把白天运输改为夜间锚地卸载。但是,我驻闽海军部队立即给它来了个"大炮欢迎、鱼雷  相似文献   

16.
国民党统治集团自1949年退踞台湾之后的50多年来,由于抓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带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由于其特有的历史背景,加之台湾当局适时地制定和调整了经济建设政策方面  相似文献   

17.
今年7月,台湾当局以贷款23.5亿美元的天价,诱使面临严重经济困难的大洋洲第二大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与其“建交”.可是,好梦不长,“建交”公报签署仅16天,这场闹剧不得不被迫收场,台湾当局推行的“金钱外交”再一次碰得头破血流,落得个黄粱美梦一场空,这无疑也是重击李登辉“两国论”的一记响亮耳光.  相似文献   

18.
王鑫宏 《世纪桥》2010,(1):57-59
自国民党退守台湾到2000年走下执政舞台,台湾当局负责大陆事务的机构几经变动。退台初期,台湾当局的大陆事务几乎由国民党一手包办,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探亲后,为了适应新的两岸关系,开始调整其大陆事务机构,九十年代最终形成了多层次的大陆事务体系。而台湾当局大陆事务机构的变化也反映了几十年来两岸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在一些展览,教育基地,著作和报刊上,有关济南战役重大史实的不实和模糊之词屡见不鲜,传播甚广.本文谨依据档案资料和历史真相,对"济南战役就是'攻济'"、"攻城兵团就是山东兵团"、"陈毅是济南战役的指挥员"等观点和"史实",予以辨析和澄清,还历史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20.
纺织品产业是工业革命以来最早发展的产业,受到各国的重视和保护。台湾地区纺织品贸易的主要对象之一就是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美国约占台湾纺织品出口值的三分之一。美台围绕纺织品贸易谈判的过程漫长而琐细。台湾当局在两岸分离、依附于美的历史条件下,就纺织品贸易与美国进行的谈判历程充满艰辛。1971年,美国得以在东亚地区与台湾首先达成协定的原因就在于美台纺织品贸易谈判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和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际局势的演变对于美台双边关系的发展产生了影响,美台纺织品贸易谈判受"联合国席位"、"冲绳归还"等多重因素的掣肘。日本在与美国纺织品贸易谈判过程中止步观望,客观地将台湾推到台前。台湾对美国的依赖降低了其纺织品贸易谈判的筹码。美国政府以台湾为切入点,将和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纺织品贸易谈判逐一解决。当美台在经济领域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在政治上处于劣势的台湾当局,虽做出诸多努力,也只能别无选择地作出让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