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岩春秋》2014,(10):17-18
编者按:1932年至19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主力红军先后进入重庆,穿插和回旋于川陕边、湘鄂川黔边以及渝东南广大地区,运用运动战、游击战消耗敌人,变全局的劣势为局部的优势;所到之处唤起民众,开展武装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粉碎了敌人多次"进剿""会剿""围剿",保存和扩大了红军,为红军主力实现战略转移和北上抗日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编者按:1932年至19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主力红军先后进入重庆,穿插和回旋于川陕边、湘鄂川黔边以及渝东南广大地区,运用运动战、游击战消耗敌人,变全局的劣势为局部的优势;所到之处唤起民众,开展武装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粉碎了敌人多次"进剿""会剿""围剿",保存和扩大了红军,为红军主力实现战略转移和北上抗日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三次反“会剿”进行研究,分析了反“会剿”的历史背景,叙述了三次反“会剿”的主要经过.并对前两次反“会剿”胜利的经验和第三次反“会剿”失败的教训作了一定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正红四方面军是红军三大主力之一。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为了粉碎国民党的"川陕会剿",配合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发动了强渡嘉陵江战役。该战役共歼敌10个团,不仅彻底打破了国民党急于将红四方面军围歼在四川的计划,壮大了自己的军力,而且还牵制了大量敌军,使得中央红军顺利进入四  相似文献   

5.
川陕苏区红军碑林吴慧龄坐落在古蜀道旁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广元皇泽寺川陕苏区红军碑林,以其独特的姿容,接待了南来北往的观光者。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1981年为碑林陈列馆题书了“红军石刻标语碑林”,八个雄健有力的大字刻成横匾,悬挂碑林馆门上方。...  相似文献   

6.
2009年11月5日,深秋的晴空,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四川省巴中市城郊山麓上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中,原中共川陕省委书记、红军总卫生部政委、湖北省人民检察院首任检察长周光坦的雕像落成,并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周光坦石像高4.8米,与李先念、徐向前、王树声、陈昌浩等10位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的石像.一起矗立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中“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内;他们的伟大红军精神,被永远铭记在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川陕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7.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位于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从通江县城出发,一个小时便可到达。红军烈士陵园占地面积1500多亩,这是全国最大的、唯一一个由红军自己修建的烈士陵园。1934年7月,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由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张琴秋同志负责修建红军烈士陵园,她还亲自设计碑体、题写碑名、绘制图案,当年10月顺利建成。整个陵园由红军烈士墓、红军总医院旧址和红军石刻标语3部分组成。陵园的大门横式牌坊上,雕刻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13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的嘉陵江战役不仅歼灭了一万余敌人,攻克了阆中、南部、剑阁、昭化、梓潼、青川、平武、彰明、北川等九座县城,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迄北川、南起梓潼、北抵川甘边界纵横三百余里的广大地区,而且这次战役为红四方面军战史上创造了一次大规模强渡江河的模范战例,打破了敌人正在组织的“川陕会剿”,打乱了敌人的部署,有效策应了中央红军的行动.  相似文献   

9.
红军文化就是工农武装割据,建立红色政权的过程及其成果的总和。川陕苏区红军文化孕育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愈益坚定的信念、愈益顽强的斗志、愈益牢固的决心,使红军文化演化为“苦干不苦熬,叩开幸福门”的老区精神,进一步得以弘扬和传承。  相似文献   

10.
王金波 《党史纵横》2013,(12):36-37
历史上的反“三路围攻”是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后,于1933年2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川陕边区进行的一次反围攻作战。这次作战,红四方面军采取了“收紧阵地,诱敌深入”的方针,不仅粉碎了敌人企图趁红军立足未稳,消灭或驱逐红军出川的计划,还趁机收复了川军进占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
近日,我们来到川陕苏区访问原川陕省委妇女部长、少共川陕省委总指挥长、红四方面军总部女干部李玉兰等老红军,他们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战友、红军妇女独立师师长张琴秋将军的故事,现整理出来.  相似文献   

12.
6月12日,“重走四川境内红军长征路”第四路采访组(红四方面军川陕革命老区路线)来到了川北古城阆中,开始了我们重走长征路的征程。  相似文献   

13.
<正>毛泽东同志指出:"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川陕苏区在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创建根据地的斗争,先后建立了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琼崖、湘鄂赣、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10多个根据地。其规模中央根据地第一,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红军近10万。川陕革命根据地面积4.2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00万,红军达8万之众,规模第二。从位置上看,绝大部分根据地建立在南方,北方仅陕甘1个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恰处南北根据地之中,形成了连接南北根据地之间的一座桥梁。笔者就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背景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精心描绘了发展蓝图,为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指明了方向.通江县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重点围绕树立川陕苏区首府形象,继承先烈遗志,发扬红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坚决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加快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县.  相似文献   

15.
最近,笔者在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将军的寓所,就红军长征,对老将军进行了访谈。60多年前红军长征中,洪学智同志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 谈起红军长征,洪老深有感触地说,那段路,是靠对党、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走过来的。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是1935年5月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的。在此之前,1933年和1934年,红四方面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三路围攻”、“六路围攻”,巩固和扩大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实力大为增强。全方面军共有兵力5个军约8万余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首先开始了震撼世界的长征。1935年1月,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此后,中央红军在云贵高原展开了机动灵活的作战,准备进军川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为策应中央红军行动,迎接中央红军北上,红四方  相似文献   

16.
《广东党史》2009,(1):55-55
1928年5月上旬,湘赣两省的敌军对井冈山发动第一次联合“会剿”。为了粉碎敌人的“会剿”,配合红军主力作战,贺子珍接受了军部交给她的一项特殊任务:秘密潜回永新,了解敌人的兵力部署和有关情况,回来向军部报告。出发前,毛泽东嘱咐她说:“你这次到敌占区去,是深入虎穴,既要大胆机智,还要小心谨慎。我等着你胜利归来!”  相似文献   

17.
我与廖承志同志相识,是在川陕苏区肃反运动中的牢房里。 那是1933年5月底,我在反四川军阀田颂尧对川陕苏区的“三路围攻”中受伤,伤愈出院后,我们原组建的少共国际先锋团已被红军主力收编,我向组织要求,想继续回部队工作。当时任红四方面军政委的陈昌浩却不同意,叫我去方面军政治部团委任副书记并兼任省团委青工部部长。实际上是对我有怀  相似文献   

18.
1929年新年伊始.蒋介石任命何键为总指挥、金汉鼎为副总指挥.纠集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25个团约3万人的兵力“会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面对数倍于己强敌压境的严峻形势.红4军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于1月4日在宁冈县柏露村召开包括红军前委委员、湘赣边界党团特委常委和边界6个县党组织负责人等共60余人参加的紧急会议.商讨打破敌人“会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站在大巴山下诺水和宕水交汇的通江县城红军广场,近观烈焰熊熊的大型火炬雕塑和栩栩如生的红军浮雕墙,远眺广场对面壁山坡上醒目的“争取苏维埃中国”巨幅石刻标语,强烈的红军情愫撼人心魄、荡气回肠。值此红军入川建立苏维埃政权70周年,置身于当年苏区首府,历史的霹雳风暴和当今的改革开放交汇成雄浑的交响曲,无不澎湃着红军传人的心房。沿着当年红军人川的足迹,我们以新世纪的视觉与敬仰对这片红土扫描。两河口:红军入川第一镇两河口,两江汇流,绿荫夹岸,群山环抱,秀水蜿蜒。于川北盆周通江县边缘,控川陕而通湘鄂要津。1932年12月18日,红四…  相似文献   

20.
《当代党员》2011,(7):19-19
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是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面时军阀的反动统治。重庆地方党组织贯彻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先后发动30多次武装起义.打出了“四川红军”的旗帜,支援了主力红军作战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这一时期,三大主力红军先后进入重庆境内,跟反动军阀展开鏖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