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蒋东玲  向绪伟 《求实》2012,(7):79-8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其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都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吸收、改造了传统文化,同时,传统文化多元一体、一元主导的格局也为我们在尊重差异、兼容并包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提供了文化生态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对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大同构想以及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升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和创新精神的源动力来自于传统文化中"大一统"思想和变通求新的特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耻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党的群众路线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根植于中华大地,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群众路线"智慧的集中表现,其重民、贵民、为民、裕民、从民、顺民、信民、畏民等理论,带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其蕴含的重视民众力量、民众利益、民众意愿、民众监督等丰富的思想内涵,为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与文化积淀。党的群众路线在继承传统民本思想精髓的同时,突破了其在阶级立场、主体地位及利益取向上的根本性缺陷,实现了本质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传统民本思想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中国共产党人汲取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对民本思想加以改造和升华,新的民主主义论、干部是人民的儿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构建和谐社会等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处理的是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关系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古今政治哲学以及相应的观念根基。研究传统民本政治中"为民"思想、现代民主政治中的"代表"观念,分析群众路线对前两者的综合超越,是揭示群众路线内在机理的恰当途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新型官德思想形成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恢复了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并发展了为人民服务思想。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了"三讲"官德思想并进一步发展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时期,胡锦涛继承和发展了前三代领导集体的官德思想,提出了"三个为民"的重要思想。这些都标志着现代新型官德思想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6.
邹焕聪 《求实》2013,(8):64-67
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矛盾凸显期,诸多社会矛盾频发,其中官民矛盾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已经成为令人瞩目的社会问题。从法治文化的视角看,官员治民文化与依法治官文化的矛盾、官文化至上与公民权利意识的碰撞、实体法治文化与程序法治文化的对立,以及公权力主导与民主参与期待的冲突是当下中国官民矛盾频发的主要成因。要实现官民矛盾的预防化解,就必须在法治理念上,从官员治民向依法治官转变;在法治关系上,由官民对抗型关系发展到官民合作型关系;在程序价值上,从实体法文化发展到实体法文化与程序法文化并重;在法治路径上,由官员主导发展到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群众价值观毛泽东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同时继承并超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民、爱民、裕民、从民、亲民和信民的"民本思想",提出以"一切为了群众"为核心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8.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内容十分丰富,在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本文分别论述了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而揭示出以人为本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从而为我们更好地把握和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影响颇深,其中科学的合理成分经过继承、改造和升华,已经成为毛泽东政治思想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民本思想与群众路线思想、传统策略文化与统一战线思想、中国古代修身理论与党员队伍建设思想的联系都是相当紧密的。  相似文献   

10.
杨世义 《探索》2007,(1):23-25
中国传统文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渊源。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古代典籍情有独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其思想当然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邓小平民本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对传统民本思想继承与发展结出的理论硕果。民本思想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整个体系,“人民性”是邓小平理论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君主民本、三纲五常、内圣外王等专制思想,以及民惟邦本、修身内省、集体主义等优良传统,对党员民主意识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当前,我们要肃清君主民本思想,增强主权在民意识;批判三纲五常思想,健全权利义务观念;破除内圣外王思想,提高法治监督意识。我们通过这些手段将主权在民理念与民惟邦本传统、法治监督思想与修身内省传统、个人权利意识与集体主义传统结合起来,为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2.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内容十分丰富,在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当代,“以人为本”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指导原则。本文分别论述了“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内涵,进而揭示出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为我们更好的把握和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民本不同于民主,在不同思想指导下的为官"官"念也不同.现代"官"念中,许多影响"官德"提高的因素,是在封建社会的民本思想意识指导下形成的.因此,要想提高现代官员的道德水平,必须对民本思想下的为官"官"念进行深入剖析,追根溯源,才能找到提高现代"官德"的钥匙.  相似文献   

14.
群众路线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包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渊源,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内在规定,敌强我弱的残酷斗争环境的客观要求,总结辛亥革命教训和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经验的历史自觉,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文化土壤,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群众路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阐述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内容入手,分析了“民本”思想的实质及其与现代行政文化所倡导的“以民为本”理念的区别,反对单纯继承、发扬传统行政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民本取向体现在四个方面: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根本立场,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以"以人民为中心"为发展思想,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目的。这一思想的形成渊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史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深厚滋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民本底色具有鲜明的实践要求,其最根本的来源是实践,其最后的归宿是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实践中,融会于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和具体举措中。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理念对儒家民本思想的新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善平  王家芬 《求实》2007,4(12):31-33
儒家民本思想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它在个人与国家关系上侧重于民、在民与君的关系上由君转向于民、在德与法的关系上注重于德。我党"以人为本"理念继承了儒家民本思想传统同时又实现了对民本思想的新超越,这个新超越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赵作海案"从法理意义上似乎已经划上了句号,然而此案给人的另类解读才刚刚开始。从静态层面解读,在最应承载民众信任的领域出现不应该出现的闪失,直接伤害的是"犯人"对办案者的信任,这一通常看法虽然与以人际信任为话语体系的视野分不开,却也表达出人际信任的研究范畴应向官民信任的研究范畴递升的现实呼唤。从动态层面解读,基于传统官民鱼水关系的历史铺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发展,和谐社会理想的官民关系应是升华了的官民鱼水关系的产物——官民信任关系,这种关系既由市场利益法则所生,又为市场利益法则所困,寻求在这一法则中突围是建设官民信任关系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德治,孟子对官德建设尤为重视。儒家传统官德思想为当代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其民为贵思想,义利观、非功利道德观、政绩观等,对当代领导干部价值观建设,行为准则规范和思想境界提高都具有继承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悠久和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明中,民本思想多姿多彩.可以说,如何看待"民"的问题,是中国古代历朝历代治国思想的根本问题和中心内容.追溯中华传统民本思想这笔丰厚的历史遗产,对于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思考解决当代中国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各项现实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