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农民阶层分化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重要现象,对当代中国的利益整合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民阶层分化的实质就是利益分化。分化后的农民各阶层虽还统称为"农民",具有"农"的身份,具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政治意识和心理,但各阶层农民受社会关系、生活方式、职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青年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社会心态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青年群体以积极社会心态存在的同时,空虚浮躁的社会心理、焦虑和追新求奇的生活态度、弱势心理强化、价值观的扭曲、人际关系的冷漠等消极的社会心态也普遍存在。所以,了解新媒体时代青年社会心态的特点和现状,为准确分析现状成因及对青年不良社会心态的正确引导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提升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功能问题的焦点。先行澄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提法有何创新,是研究如何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问题的逻辑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法的创新主要有四:提法意在为全社会树立一个可以共同认同和践行的价值准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为适应社会结构分层化、价值主体多元化、思想多元化的现实,对以往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创造性重构和细化分层,具有现实针对性;批判性地"兼收并蓄"了各种思想资源,与历史、时代和现实息息相通,具有价值张力和辩证性;对传统单一价值观进行的创造性重构和细化分层,具有可操作性和未来启发性。当代中国,应该以整合调整各种社会利益来筑基、以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来固本、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来涵育等三大途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4.
<正>双传学、郝园园在《苏州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撰文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的公共价值,简言之,既是社会成员自觉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也是国家出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所进行的一种价值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本真在于使具有"公共性"的价值理想信念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担负的公共使命、其作为代表社会主体利益的公共表达,以及其公共运行过程都彰  相似文献   

5.
周顺玲 《求实》2013,(Z1):94-97
<正>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体制变革不断、社会结构分化变动、利益格局调整复杂、思想观念多元变化的历史新时期,人们道德生活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日益增强。与此同时,全球化的浪潮也使人们的价值选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各种社会问题的不断出现,关切着中华民族整体面貌、人民社会生活要求、道德和价值选择的文化道德建设提上日程,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名刊要览     
社会演化总处于动态之中。最大限度地协调变革中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整合其性格和心态,避免对社会结构的破坏力,是接下来整个社会所共同面对的艰难挑战。新一轮社会变革必须整合各阶层心理冲突,改变各阶层的保守心态。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变化中最突出、最核心的变化,就是利益结构的变化。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越来越多元化和异质化,公众的利益意识越来越自觉,组织化程度会越来越高,社会利益集团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复杂。在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是正常的,但利益关系不能断裂。执政党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能力的大小,是社会能否保持和谐稳定的决定性因素。在新形势下,不断提高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社会利益关系越来越丰富和复杂,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利益…  相似文献   

8.
当前,民众社会心态呈现出复杂性、动态性等特征,社会心态失衡已成为制约社会健康运行的重大问题。这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与困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与良好的社会心态具有同质性和同向性,对于社会心态的优化具有现实价值。社会心态的优化反过来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二者是互推互进的过程。同时,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心态优化的导引力,形成稳定良好的心态环境,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健康有序的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取代了以往的计划经济,同时也冲击着人们原有的平衡心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的价值观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经济的烙印,染上了功利性色彩。功利性价值观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人的心态朝着物欲化的方向发展。作为社会现象中的经济犯罪,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的内心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关系。为此,笔者就功利价值观对经济犯罪的影响试作如下分析。 一、功利价值观产生的社会原因 1.功利价值观的产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产生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必然要对自己行为的利益得失进行全方位的权衡,从中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社会由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村庄成员由传统的同质性向差异性发展,农民出现分化。以往高度同一的集体祭祖活动难以适应宗族成员差异性的发展现实,集体祭祀活动解散并分化出房支祭祖和家庭祭祖。调查发现,祭祀活动分化是村庄阶层分化在信仰仪式上的折射。分化后的祭祖活动,又被村庄社会生活的强竞争性所利用且为之服务。祭祀的分化虽然迎合了农村社会的发展现状,满足了成员对文化生活的差异性需求,但同时也让村庄社会难以实现文化整合。村庄社会面临解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网红经济的生成逻辑、伦理反思及规范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求实》2016,(8)
网红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是随着网红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网红经济的产生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其中网络条件下的自媒体趋势是前提,社会价值多元化、社会心态多样化是基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生产方式转变是现实背景。当前网红经济存在着诸如网红价值多元化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社会成员急功近利心态、网红经济行为中的商业诚信危机等问题。为了促进网红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应该加强对网红经济的规范与引导,强化对网红经济监管的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网红自身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能够体现全体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道德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作为一种价值观,集体主义所反映的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双向价值关系:既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必须对社会承担责任、作出贡献,必要时要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又强调集体利益必须最大限度地代表和容纳正当的个人利益,并要尽最大努力满足正当的个人利益,为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充分实现创造必要的条件。集体主义的这种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达到高度一致和统一的特征,使它成为最能科学地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的准则和最能保障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新型价值观。正因为如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仍然应该而且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值得忧虑的是,在当前的社会现实中,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李道军 《学习论坛》2006,22(3):74-76
法对社会关系的调控功能主要是指法通过其所具有的内在的对社会有益的功用和效能而对社会利益关系乃至于作为整体存在的整个社会生活领域进行调控的方式。在现实的法治环境中,法正是以其功能而对现实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并最终对社会产生外在影响。法的功能有可能得到较好的发挥,也有可能得不到正常发挥。但是它并不影响法本身所具有的功能质量。法的功能为法的作用的良好发挥设定了一个制度上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4.
钟君 《理论导报》2014,(8):18-20
正(接上期)三、中国梦不是"普世价值"梦西方"普世价值"打着"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的幌子,宣扬这些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人类共同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其实,这种"普世价值"不过是人们的美好幻想而已。价值和价值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决不能混为一谈。价值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具体到社会生活中,价值就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利益的实际满足关系。一个事物作为客体能满足主体的利益需要,我们就可以说,这个  相似文献   

15.
正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核心价值体现着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苏州市吴江区紧紧围绕争当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先行军的目标,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为行。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  相似文献   

16.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社会的转型和深刻变革引起了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猛烈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因此产生新的变化。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价值取向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积极的、科学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培育健康社会心态,实现经济社会的包容发展,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既需要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也需要社会成员道德理性的增强。面对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弱势群体权益受损和弱势心理的滋生蔓延,加强制度伦理安排,建构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社会制度伦理规范,实现不同社会主体利益表达、博弈行为的有序与和谐,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汽车是一个空间,汽车消费包含着对汽车空间本身的消费,开车者在汽车空间中获得了独特而微妙的心理和情感体验。同时,这种空间的消费又具有生产性,它在重构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在微观层面上,它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互动模式和人际关系状态;在宏观层面上,它改变着空间秩序,加深了社会中上层成员与底层成员之间的空间区隔和社会心理区隔。  相似文献   

19.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和修 《党史文苑》2007,(11):69-70
当前,我国社会的转型和深刻变革引起了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猛烈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因此产生新的变化.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价值取向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积极的、科学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是指社会成员政治心理、道德心理、学习心理和社会心理中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等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进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心体悟、心理认同和自觉践行,主要包括理性认同机制、情感认同机制、利益互动机制和自律转化机制。分析、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在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的价值,对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和深化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引领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