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少奇是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光辉论断.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刘少奇的重大理论贡献中,非常突出和重要的是他对毛泽东“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由于刘少奇的努力,毛泽东提出的这16字方针得以顺利贯彻和实施.从而遏制和纠正了建国前后城市经济建设和工人运动中出现的“左”倾倾向.  相似文献   

2.
建党90年来,党的劳资政策经历了"之"字形的迂回发展轨迹,中国共产党人在否定之否定中实现了劳资关系理论认识的升华和政策执行水平的提高。党的劳资政策的演进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启示我们:劳资关系的产生和演化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劳资关系具有冲突和合作的双重内生属性,"劳资两利"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促进劳资平等合作、利益共享,探索中国特色的劳资关系调节机制是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劳资政策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劳资两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需要,探索形成并付诸实践的一项重要理论创新成果。这一思想的提出,解决了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政权如何认识劳资关系,如何处理劳资矛盾,如何界定工会职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重新认识和评价劳资两利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改造坚持"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和"分工合作,各得其所"的原则,国家对私营工业采取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方式,对资本主义商业采取经销代销的方式,引导资本主义工商业朝着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后来,通过公私合营进一步推进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政策实践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设想,消灭了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后来中国社会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西江地区新民主主义改革从1951年3月开始,直至1953年11月结束。其中内河民船民主改革是新民主主义改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展这个改革运动的目的在于肃清封建残余势力及反革命分子,改革旧的不合理的制度,达到"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标,从而更好地发挥工人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党一贯重视制度建设.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我党逐步形成了加强自身建设的一系列的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一方面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同志的制度建设思想,另一方面遵照邓小平同志"这个党该抓了"的政治嘱托,与时俱进,使党的制度建设从理论到实践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1949年7月21日,149名人民代表肩负石家庄市20万市民的重托,兴高采烈地走进石家庄人民影院,参加石家庄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大会遵循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和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四面八方"的方针,团结各方面的力量,选举地方性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机构。  相似文献   

8.
当前非公有制企业中劳资关系虽然总体处于稳定态势,但是劳资纠纷不断出现。如何有效协调解决非公有制企业中劳资矛盾问题,是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的组织必须认真对待的。坚持劳资兼顾原则, 对建设有序的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和谐合作的社会,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公有私有并存和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应坚持发展和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坚持效率优先注重公平;把"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构建作为社会细胞的和谐社区、和谐单位; 在有劳资关系的企业里实行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在整个社会中开展和谐教育.  相似文献   

10.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必须按照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各项制度和机制,加强党同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群众的联系,巩固党在新形势下执政的群众基础,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提高思想水平,充分认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党今后一个时期将坚持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随着这一方针政策的推行,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必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和扩张,这是一个较长期的客观趋势。这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员和党员转移到非…  相似文献   

11.
李永忠 《党史纵横》2004,(10):21-21
今 年是 邓小 平 百 年 诞辰 ,又值 中 华 人民共 和 国建 国 55 周 年 。 从 报刊 、广 播、电视 、网 络 大 量 的 文 章 节 目 中 ,从 人 们 对 他的 真 切 怀 念 中 ,我 感 到 ,作 为 改 革 开 放 总设计 师 的邓 小平 同 志 ,似 乎 从 来就 没 有 离去,他其 实一 直 就在 我们 中 间。 25 年 的 改 革 开 放 ,使 “中 国 式 ”的 社会主 义 ,从横 向 看,既 不 同于 世 界 别 国;从纵向 看 ,也有 别 于自 己过 去 。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之所 以 成 功 ,我 以为得 力 于总 设计 师 邓 小 平 “做 模 型 ”、“建样板 间 ”的方 法 …  相似文献   

12.
“历史周期律”作为反映历史、社会、国家、民族、政党、政权的兴盛衰亡的一种历史现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思考和探索的共同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重温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牢  相似文献   

13.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成为我们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判断标准.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三个代表",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不仅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任务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也成为衡量我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的根本标准.党的两代领导核心,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刻,从不同角度,对当代中国的同一历史性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了判断标准,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一致的,两者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我们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要着重把握“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根本要求和历史地位等。为此,需要回答“三个代表”与“两个先锋队”的关系。“两股进步潮流”与“两个先锋队”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没有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五种社会形态”的顺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开始,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的重大意义和生命力在于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现实问题,对“三个考验”的挑战作出了适时而有力的回答。  相似文献   

16.
~~“三山计划”与“南进政策”@李海涛 @张成林~~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应试教育”、“分数至上”及“利益至上”的教育环境下,有如被尊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夫子以及被近代学界称之为“爱满天下”的陶行知之类人师者,时下又鲜有效仿者,综现历史,能青史留名的大师,大多是经师与人师兼备者,所以,教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成为能以实际行动影响教育对象和巨人的道德楷模。  相似文献   

18.
刘海龙 《学习论坛》2007,23(1):18-21
“斗”与“和”分别在事物的运动发展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斗争哲学”与“和谐哲学”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哲学倾向,分别适合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历史经验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需要“和谐哲学”,“斗争哲学”如果僭越了其适用范围,会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极大的危害。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和谐哲学”大有可为,但不能泛化。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人们总是将"以人为本"理解为"以人民为本",实际上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以人为本"是"以每个人为本"和"以一切人为本"的辩证统一,强调个体与整体的同等重要.而"以人民为本"则是以广大人民的整体利益或根本利益为本,侧重于人民这一整体."以人为本"取代"以人民为本"不仅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新发展现的基本要求,而且顺应了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是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80年来,对它的叙述前后大致存在着两种取向:一是将之视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一场斗争,过多地强调这场论战的政治和革命意义;二是从"学术视野"的角度进行"重新审视",将其视为唯物史学内部的一场论战,更多地探讨论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