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民国”视角重新结构中国现代文学,最积极的意义在于在文学史研究中加入了“空间”的维度.“民国空间”与既往研究中出现的“文化社会学”及“外部研究”相比,区别在于打破了“历史决定论”思维并改变了对“文学”的理解.以新文学发生的“语言空间”为例,近代语言变革的最根本的动因是要突破语言表达的困境,而促进新文学繁荣的因素不仅仅在于使用了“白话文”或“现代汉语”,而是“活文字”观念的兴起解放了作家的语言压力.通过“民国空间”,“人的文学”可以切实落实到文学史研究当中.  相似文献   

2.
云计算是继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信息产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其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正深刻改变整个世界,最终将人类带入“云时代”。由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80%以上的信息与地理空间密切相关,因此,加快完善地理空间框架是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湖南”,抢占“云时代”发展制高点的先决条件和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空间正义”体现着政治经济学批判、人本学批判和伦理学批判的三重维度。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空间正义”的着力点,马克思重点分析了空间生产背后的资本力量,揭示了资本对空间生产的支配,要求实行空间公有制;人本学批判是马克思“空间正义”的重要理论动力,马克思要求消除空间政治霸权,建立人本主义社会空间,实现人类的空间解放;伦理学批判是马克思“空间正义”的理论目的,马克思要求通过空间实践实现空间变革,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空间,实现空间资源分配的公平正义。马克思“空间正义”对于批判资本主义空间非正义现象,建构和谐的正义空间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新加坡华文作家是新加坡“西方同化”、“族群文化模式建构”等历史的见证人.在他们的笔下,文学想象中母国传承的“集体记忆”、身份定位中“本土植根”的艰难尝试、对“典型新加坡人”精神症候的揭示,以及向“跨文化”意识转向的趋势,构成了文本独特的内容蕴含和主题嬗变.探究海外华人作家写作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启示,对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承与现代性流变、华文文学形态的一脉相承与意义的多元再生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所谓“权力期权化”,实质上是权力“资源化”也就是权力寻租现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一种延伸。相对于一般腐败行为,“期权化腐败”有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纵深演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推动了物理空间、人类社会之外的“数字空间”的诞生。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的现象,而且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并对政府形态与治理模式产生颠覆性影响。通过对政府形态与治理模式嬗变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分析,可以发现,第四次工业革命成为重构新时期政府治理理论与方法的重要机遇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凭借其无可比拟的优势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社会大实验场”,并持续塑造着“数字空间”政府形态和治理模式。作为国家治理的新形态,“数字空间”政府需要在价值取向、政府与社会主体关系定位,以及政府存在方式和服务供给模式上不断适时调整,以回应时代变迁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大命题。  相似文献   

7.
连宏萍  杨谨頔 《新视野》2023,(1):88-95+104
易地扶贫搬迁和集中安置打破了搬迁移民原有的生活、社会和生产关系,引起其生活空间压缩化、社会空间原子化、生产空间高成本化等变化,对后续发展中的“稳得住”“融得进”“能致富”三个关键问题形成了较大影响和冲击。面对三重冲击,“十四五”以来,各地在优化搬迁移民的生活空间、社会空间和生产(就业)空间三方面积累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借鉴现有经验做法,未来再造三重空间推动易地搬迁后续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包括:双管齐下再造生活空间,促进搬迁移民“稳得住”;体系化建设再造社会空间,促进搬迁移民“融得进”;“三业”结合再造生产空间,推动搬迁移民“能致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密市针对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流向掌握难、活动开展难、制度落实难、关系接转难、身份明确难的“五难”现象,探索推行流动党员“六化”管理模式,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9.
《探索》2017,(6)
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作为一个实践问题发轫于晚年马克思和第二国际对资本主义的外围空间(非西方的、非资本主义世界)的关注上。从空间化视角阐扬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路,有利于开拓与深化当前的"中国道路"问题研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就是一个空间重构创新的过程,即从地域性的不平衡发展到全球性的新文明空间;中国发展道路不仅为中国新发展空间构建创设了新的历史机遇,而且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了新的、可能的文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言说方式入手阐述“女性个人化小说”在话语体系建构方面的意义:话语的批判性;语言乌托邦的建构(反传统审美经验的女性化命名、文本名称;介乎小说与诗歌间的叙述方式;文本诗意化倾向);个体经验化与自我指涉性的话语内容;以私语寻求对话的隐性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1.
雅典城邦是一种建构化的公共空间,一个横向集会和议事的公共空间。它为大众参与政治提供了有效的机制,抵消了政治寡头化的危害。虽然,柏拉图曾经批评民主制中大众的鼓噪骚动与群众煽动家的恶意操纵,但是即使是这个本质上是精英主义的思想家,在反思“理想国”时也承认,现实国家需要大众的参与,否则统治就不可能维持。在古代,大众的参与需要公开性和透明化的公共空间,民主的生发、维续和消亡,都系于此。缺少这个建构化的舞台,大众一旦“参与”政治,其结果将比在公共空间中的参与更为可怕。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中国公民社会的到来是一种总体性转变的产物,这种转变主要在于“公共性”的价值承诺。从历史叙事学角度看,这种价值承诺主要在于保证公民主体向“公共性”空间的融入;从外部介质来看,这种“公共性”诉求更体现了当前大众传媒的维系功能。大众传媒对于疏通公民“公共性”空间打开了出口,所以,在公民社会中大众传媒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它渗透育化于公民社会“公共性”意识;它对于不良公共情绪具有把脉引导作用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是互相协调、良性互动的。十八大报告同时提到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城镇化与营造“美丽中国”到底是什么关系?两者营造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本文将我们的学习体会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第三空间”是一个新的都市文化概念。它将家庭和居室称为人的“第一空间”,将繁忙紧张的办公室称为人的“第二空间”,而将人们放飞身心的地方称为“第三空间”。“第三空间”倡导对生活的体验,倡导亲近大自然,走向户外,以特色的体验营造全新的生活方式。“第三空间”生活方式的兴起,为旅游度假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契机,尤其为以休闲度假和康体为主的旅游度假区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  相似文献   

15.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四大”,是党在大革命高潮前夜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由于种种原因,以往对此研究宣传不多。2005年春,恰逢80周年,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和中共“四大”召开地虹口区等有关单位,联合召开了纪念活动和学术研讨,极大地推动了这项专题的研究。笔者曾以《中共四大前后的杨殷》一文提交学术讨论,后辑入《上海党史与党建》杂志增刊《中共四大研究》一书。该文在提到杨殷的与会身份问题时,是留有余地的。因为该文的主旨是叙述杨殷是“四大”前后在上海的活动,特别是作为廖仲恺(国民党中央工人部)的代表,参加南…  相似文献   

16.
空间正义问题的重心从追求个人正义到追求社会正义,强调整体的差异性正义。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核心要义,也是社会主义空间正义的价值诉求。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指导下的空间正义叙述范式既是空间正义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系统解读空间正义的主要手段。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指导下的空间正义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叙述逻辑:在叙述背景上,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促使正义理念与人民性相统一;在叙述场域上,城市成为空间正义进行人民性实践的重要场所;在叙述理路上,空间正义实现了资本生产与人民城市权利实现的有机结合;在叙述价值上,实现了主体价值和正义价值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开放性和隐蔽性,在给正常利益诉求提供顺畅渠道的同时,也为一些不正当手段提供了土壤。一旦这些空间为“网络推手”、“网络水军”所占据,成为他们牟取不当利益的手段,“民意病毒”便会无节制地滋生蔓延。所谓民意病毒指的是一些带有不可告人目的的人或组织利用网络身份,充当网络民意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的负面情绪,引发事端。“民意病毒”利用和裹挟健康民意,不仅伤害广大网民的感情,也损害网络民意表达的健康肌体,不利于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三言”“二拍”看女性在婚姻中自主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格娟 《世纪桥》2007,(3):87-88
“三言”“二拍”描写了众多的女性的婚姻生活。本文试从女性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桎梏:追求婚姻生活中的男女平等,淡化贞洁、肯定人欲这三个方面分析女性在婚姻生活中自主意识的觉醒,并试图揭示这一现象与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思潮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住房宽了,柏油路通到家门口了,农四师六十一团职工的生活也“环保化”了。骑电动自行车的职工多了。走在团部街道上,“电动车一族”吸引着行人的眼球,“驾驶员”大多是女性,也不乏年龄较大的男性。如今,路好走了,有的连队条田道路也铺上了砂石。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自2012年开始实施“兼有两个身份、同享城乡待遇”的“农转城”政策,至2013年底已有496万农民顺利转户“进城”,拿到了象征着城市人的户口本,盖上了城乡“双床被子”.但这些“农转城”人员要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真正市民化,还有许多横亘在他们面前的难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农转城”人员市民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多角度提出了解决这些人员市民化难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