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如何,评价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看教育者能否针对一定的培养目标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能否被受教育者所接受。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内心感受和体验,能否把教育者传授的政治信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内化为自己的心理机制,引起自己思想感情的变化,再由个体的主观意识和思想感情外化为受意志控制和实际行动。这个先内化后外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知、情、意、行辩证发展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内化是外化的必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外化是内化的必然结果和外部表现。显然,提高“内化”程度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和引导教育对象接受和践行社会要求,形成一定的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并且最终付诸于实践活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就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与教育对象所具有的思想政治品德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任务在于解决这个矛盾,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转变为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这个矛盾外在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化外化规律。因此,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首先分析与掌握内外化规律。内化与外化的表现形式思想…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认同,是否能将其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直接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视域下,从心理学的角度科学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心理的形成、影响因素和优化策略,能有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要经过内化、外化、反馈调控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轨迹。内化阶段重点要抓好四个基本环节: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把教育者的思想转化为受教育者自己的思想、激发受教育者的驱动因素、形成个体思想品德;外化阶段要经历实践活动、引导知行、反复强化、外化成果四个轨迹;反馈调控阶段要重视反馈调控的作用、正确运用反馈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航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着力于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解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化、精神信仰和行为外化问题,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6.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内化教育内容是关键。然而,每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尊重和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差异性,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接受思想教育内容,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外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7.
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从内化到外化的运动过程,是在外部环境决定性的影响制约下,通过知、情、信、意等诸心理要素的依次递进,实现入耳、入脑、入心,完成内化,并进而外化为社会行为的辩证运动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挖掘利用各种条件,积极营造社会氛围,认真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红色旅游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它实现了革命传统教育与现代休闲方式的有机结合。红色旅游具有十分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游客从意识到实践的活动过程,按照知、情、信、意、行的内在程序循环往复,构成了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进行;游客通过接受、内化、外化等达到教育功能的实现。红色旅游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法和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是教育者主动地享受教育者传输理论、观点的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能动地对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吸纳的接受活动的联结与统一。在这两种活动中 ,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只能作为引发受教育者觉悟的前提和条件 ,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否得到最终的落实 ,关键还是要看受教育者的接受情况。这里所说的“接受”是一个学术语或概念 ,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特殊的接收活动 ,它是受教育者出于自身的内在需求 ,而对教育者所传递的思想文化信息加以反映和择取、整合和内化以及外化和践行的连续的完整的认识过程”。[1 ] (P67)…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洪铁  张丽华 《探索》2004,(3):89-9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包括内化规律、外化规律和反馈检验规律。这三条规律又都有自身的子规律。内化规律包括内在需要驱动律、主体素质支配律和教育方法影响律 ;外化规律包括主观精神参与律、外在环境制约律和内化外化反复律 ;反馈检验规律包括交互整合律和协调控制并存律。  相似文献   

1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对于增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引导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为国家培养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自身矛盾转化的重要阶段,主要解决受教育者的认知矛盾。情感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全过程,情感在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选择、整合、接受的过程中发挥着评价、调节和强化的作用。受教育者在情感上接受与否,会使受教育者在心里自发形成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这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所以,就方法来论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动态育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于受教育者的内化问题。笔者在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内化存在的困境,探求问题背后的原因,力求通过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4.
外化是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重要范畴,决定了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为了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根据学界已有论述,科学概括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外化的相关理论。当前,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不尽人意,切实反映出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外化过程中存在着实际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探寻有效路径对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发出的各种信息的选择和内化过程。这既是一个施教过程,也是一个受教过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在于遵循大学生心理过程的规律,从施教方面作出努力,为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和内化创造条件,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榜样教育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通过榜样教育法来发挥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需要深入了解榜样教育法的基本内涵,分析其应用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现实依据。从而积极探索榜样教育法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最终实现榜样教育法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教育者为主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受教育者即大学生的接受问题。本文提出借鉴接受学的理论,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结构模式;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三条基本规律:需求驱动,反复递进,多因协同;引申出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榜样教育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通过榜样教育法来发挥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需要深入了解榜样教育法的基本内涵,分析其应用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现实依据。从而积极探索榜样教育法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最终实现榜样教育法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则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双重任务和重要使命。高校首先要在学生的认知、体验和认同三个环节上下工夫,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大学生心灵的罗盘;其次要从榜样示范、实践活动、融入生活和制度保障等维度着手,努力使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创造性共生的过程,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历险的和创造的、享受的与艺术的,能够让大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智慧的互渗互动中将理论内化,最终使之积淀成为大学生的品格素养,达到理性、感性、意志全面发展的自觉自由的活力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