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升级和质量的提高,正延伸和拓展一种新型社会——网络社会。这种新型社会与现实社会最大、最首要的区别,在于它的虚拟性质。网络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网络,网络的实质在于为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环境和空间。正是在这个虚拟的空间,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条战线。  相似文献   

2.
蓬勃发展的网络虚拟社会对党的建设提出了崭新课题。党的建设必须顺势而为与网络共舞,方能兴网络之利,除网络之弊。一要树立党管网络新观念,努力使网络虚拟社会成为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重要阵地;二要完善执政方式,努力使网络虚拟社会成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加速器;三要提高网络素养,努力使网络虚拟社会成为党员干部转变作风的助推器;四要加强设施建设,努力使网络虚拟社会成为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3.
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和兴起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政治生态,其中网络虚拟社会中思想的多元和舆论多元化,给党的阶级和社会基础的稳定带来巨大的挑战。研究并借力网络虚拟社会完善党的执政、改进党的领导成为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网络运用的广泛普及,一种与现实社会并在的人类社会存在的新形式--虚拟网络社会正在网络空间中逐步形成。通过转变观念,推进网络管理法制化,健全网络安全技术管理手段,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生态环境,构建健全的网络道德体系,强化各级政府的服务意识等途径实现对虚拟网络社会的有效管理,也是遏制网络治理性危机,走向网络善治的最佳维度。  相似文献   

5.
"网络"与"现实"相互融合、相互嵌入的社会环境造成了虚拟社会治理的现实困境,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网络失范现象严重、意识形态斗争激烈、政府公信力面临危机、信息安全缺乏保障。从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分析入手,探索网络热点与群体行动的联动机制,正视流动空间与地方空间的冲突,形成虚拟社会治理的逻辑。依据中国虚拟社会管理的现实要求,汲取国内外关于虚拟社会管理的有益成果,虚拟社会善治是发展的必然选择。新时期,应该通过转变传统意识与理念、法律与道德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多元主体协同善治等路径方式来维护虚拟社会的公共秩序,实现虚拟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网络伦理构建何以合理可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虚拟社会伦理生活不同于现实实存社会伦理生活。因此,对由网络虚拟生活所引发的诸如自主自由与责任淡化、价值多元与道德冲突、非人性化与道德冷漠等基本伦理问题的解决以及网络伦理的合理构建,也就不能只停留于对个体德性的要求,而应从网络虚拟社会自身特点与内在矛盾,以及网络生活的基本伦理问题的生成、运行和实现机制入手,以制度同意为着眼点,方可使网络伦理构建具有现实的合理性和实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的发展及应用,网络正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网络淫秽色情和暴力信息、网络诈骗和网络赌博、网络揭露个人隐私、网络沉迷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努力推进网络精神生产、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完善网络管理的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人们的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是加强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维度。  相似文献   

8.
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助推下,现实中的群体性事件在虚拟社会得以重演,已构成当下政府面临的一种新形势新挑战。因此,如何防范应对已成为构建和谐网络虚拟社会的重要议题。政府应加强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监控和引导,完善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建设,强化官员问责制度,对于那些恶意发布虚假信息或恶意中伤报复的网络行为人,更要采取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惩处。  相似文献   

9.
网络虚拟社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覆盖面影响着整个社会,高校党建工作如何在网络虚拟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和导向作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正确认识网络社会,探索网络虚拟社会对高校党建工作模式、工作对象、工作手段、工作队伍、工作环境的影响,是新时期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传播的迅速发展,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虚拟社会正逐步介入人类生活空间,这种"数字化生存"方式,正在改变人类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人生价值观、人际交往方式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影响,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教育与引导,使网络虚拟社会也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和兴起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政治生态,其中网络虚拟社会中思想的多元和舆论多元化,给党的阶级和社会基础的稳定带来巨大的挑战。研究并借力网络虚拟社会完善党的执政、改进党的领导成为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党政干部论坛》2011,(9):28-29
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3月19日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讲活中强涮: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信息网络管理,把加强虚拟社会管理提上了与现实社会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可谓高屋建瓴。2011年大事要事多,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宣传思想工作的任务很重,正确引导网上舆论走势,科学化解网络舆论握力,努力维护网络舆论生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当前,正是我国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机遇期,而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已迫在眉睫。因为它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是现实社会的"投影"和"映射",且日益渗透到现实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因此,认清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性,积极探寻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的新策略,不但有利于推进网络虚拟社会走向善治,而且也是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须臾不可缺少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邱德明 《世纪桥》2013,(14):30-31
在社会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汹涌浪潮中催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虚拟社会。网络虚拟社会以其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点带给人类社会实践形式以深刻的变革,网络虚拟实践作为信息时代人类一种新型的实践形式正在日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型传播方式迅猛发展,"互联网+"背景下各类数据海量涌现与大数据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舆情事件的频发多发,网上网下的交相互动,政府的施政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对虚拟社会的治理也成为了政府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飞速增长,虚拟网络社会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虚拟网络社会开拓了政治发展的新渠道和新空间,推进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另一方面,虚拟网络社会也给我国的政治稳定、政府治理、意识形态、政治文化以及国家安全等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在特定范围内给我们的政治秩序带来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网络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与生产的重要工具,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人们一种独特的生存状态。而网络社会从来都是现实社会的虚拟表达。近年来流行的“网络道德张扬”这一现象及其理论范畴,就是现实社会中各种道德张扬现象的具体反映。本文拟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网络道德张扬的具体主体入手来较为深入地探讨这一现象的成因及其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网络虚拟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网络传播的迅速发展,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虚拟社会正逐步介入人类生活空间,这种“数字化生存”方式,正在改变人类的社会生活。笔者认为,要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忽视网络虚拟和谐社会的建构,网络传播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必须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和谐问题加以认真研究,以探索网络传播对现实和谐社会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网络的普遍应用与海量、高速、便捷的信息传递渠道已经把我们每个人深深融入网络之中,网络虚拟社会成为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现实社会的一部分。虚拟社会的建设和管理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做到“兴网之利,除网之弊”,才能使虚拟社会有效助力于现实社会。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立足现实社会,正确引导虚拟社会,提高执政能力,为国家的政治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和谐、文明、健康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无政府主义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文昭 《探索》2005,(1):48-51
互联网发展中兴起了新式无政府主义思潮它活动于网络之中,秉承传统无政府主义的基本理念,强调虚拟空间的独立性,反对政府对网络的管制,挑战权威,崇尚在自发基础上建立虚拟的无政府主义社区互联网的非中心建构以及一些新式网络技术是无政府主义的技术基础互联网初期的放任发展和先驱们的乌托邦理想,以及历史和现实中无政府主义的影响,是网络无政府主义的社会渊源。网络无政府主义对社会尤其是虚拟社会的秩序,有一定的冲击力和破坏性随着社会生活向互联网的转移,对网络的管理和控制正在日益强化在治理网络无政府主义的同时,也要警惕网络专制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