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柏欣 《揭阳论丛》2006,(3):38-42
我国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不利于在当前形势下保护被征地农民利益。要完善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关键是要严格控制土地征收范围;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赋予被征地农民知情权、参与权和起诉权;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国家征收征用补偿制度的宪法依据和理论基础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建水 《学习论坛》2006,22(5):75-77
将“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写入宪法,为我国征收征用补偿立法提供了宪法依据。保障人权和公共负担平等说是国家征收征用补偿制度的理论渊源,“公共利益、法定程序和公平补偿”是国家征收征用行为必须遵守的三个法定条件,借鉴外国有偿征收的法律规定,确立我国征收征用补偿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补偿的标准是当前我国征收征用补偿立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略论完善土地征收制度——以被征地农民权益保障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完善和创新现行土地征收制度,不仅是解决当前征地实践中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章通过梳理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从界定公共利益、建立公平的征收补偿机制、健全和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建立被征地农民妥善的安置方式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近期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因征地侵犯农民权益而引发的农民信访、上访事件频频发生,“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改革和完善现行土地征用制度,成为决策界和学术界普遍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现将学术界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弊端1.征用目的界定不清朱林兴认为,现行征地制度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熏为的是公共利益的需要的规定,明显地存在欠缺之处。关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范围不明确,容易混淆公益性征地与商业性征地的界限,让人钻政策空子。姚长飞也认为,现行法律、法规并没有明…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存在很多严重缺陷,这些缺陷包括公共利益标准模糊、国家权威过重、补偿标准非市场化、补偿范围过窄等等,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体现“权利本位”的基本理念,设置民事前置程序、知情权制度、买回权制度、强制征收请求权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重新建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土地征收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修宪与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 0 4年 3月 14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加强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并将土地征用区分为土地征收与土地征用两种情况 ,从而对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笔者认为在新的土地征收制度中应落实宪法精神 ,改革现行土地征用程序、征用补偿的范围和标准 ,以切实保证集体和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改革现行征地制度 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对建设用地实行征地制度.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现行征地制度已难以承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土地经营活动,必须加以改革和完善一是必须明确土地供应主体;二是必须厘清土地征用目的;三是必须规范土地征用程序;四是必须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五是必须明确政府在土地经营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农民土地权益是“三农”问题中最令人关注的问题,征地补偿标准问题是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核心问题.本文运用土地发展权价格理论,以闽侯县上街镇土地为例,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测算,认为基于土地发展权价格的征地补偿标准的执行,必须严格控制土地征用范围;通过搞活农地流转,实现土地发展权的延续;创新失地农民安置模式,实现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的土地征收存在很多问题并导致了大量良田被圈占,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助长了腐败现象的发生发展;积累了许多直接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社会矛盾等后果。要使均衡原则得到充分贯彻,实现我国土地征收法的立法意图,必须把这个问题放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把农民真正变成农村土地集体的终极所有者,确保征地行为中公共利益的确认权不被滥用,完善各种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土地征收"即基于公共利益需要,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划归国有,并对其进行一定补偿的行政行为。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中存在征收目的、范围界定不够明确,征收补偿标准设计存有缺陷,征收程序不尽合理等突出问题,可以通过科学界定农村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构建相对公平合理的补偿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征收的相关程序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十六大以来农民土地财产权益保障改革的进程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末,新思维下的中国农村改革尽管在清理"共产风"和保障农民财产权益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保障却仍然受困于税费过重、农地使用权频繁变动、农地财产征用中补偿偏低、社保等公共产品缺失而严重影响土地财产性收入等问题。中共十六大以来,在国家修宪重新确定保护私有财产的大环境下,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保障亮点涌现:沉重税费有了根本性解决、农业生产补贴与保护有了新进展、农地征用补偿有了适度提高、农地延长的30年承包权向"长久不变"乃至财产"物权"靠拢、社会公共产品的提供开始向城乡一体化迈进。目前,农民土地财产权益问题仍是社会矛盾的焦点。未来深化改革,需要:为"一小二私"的"农户经济"创富正名,为农地农户经营者解除精神枷锁;给农地确权并明确政府与农民间清晰而排他的权益边界;加快社会公共产品城乡一体化,完成传统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型,夯实农民自主自由创业创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公共利益就是以法律授予征收权的政府或其他组织为代表,在尊重人的生命和维护人的尊严的基础上,依照严格的法定程序和法定范围划定的、直接受益主体不特定的利益系统。  相似文献   

13.
论当前农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造成当前农村一系列问题的制度原因。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就要按照"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思想,坚决废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借鉴"金股"制度,对农村土地实行国家与个体农民共同所有的股份制改造,在保证国家终极所有权的基础上赋予农民真正的土地自主权。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历史上,多次税费改革最终都没有解决好乱收费、滥收费这一顽症,始终徘徊在"黄宗羲定律"的怪圈中.农村税费改革是农村改革的核心和关键,确保改革突破"黄宗羲定律"怪圈,首先要完善财税体制,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特产税,也要改变农村税费"孤军深入"的困境,形成农村税费改革与其它相关改革良性互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国城乡之间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社会发展方面都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为此,必须全面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下决心改革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赋予农民国民待遇,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执掌者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发生一定的成本支出是必须的,但如果通过权利“缺位”与“越位”进行寻租,偏离为社会服务的轨道,异化为集追求公共利益和自身利益为一身的混合体,则必然导致平庸、无效率和腐败,从而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因此,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外在约束,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审批责任追究制度、违规惩戒制度就成为防范道德风险的一项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7.
住宅业产生的巨大经济社会作用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针对城乡数以万计低收入居民 ,建立与完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是其重要内容。为此 ,应制定住宅小康社会保障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 ,实现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创新 ,以土地换取农民保障 ;积极筹措住房社会保障基金 ,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 ;健全住房社会保障法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呈加速发展趋势,但还存在不少问题。陕西省高陵县从本地实际出发,通过探索土地流转的多种有效途径,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高陵模式"。当前,应借鉴"高陵模式",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政府要注重政策创新,规范管理土地流转活动;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模式;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田二主”是由我国古代的永佃权制度演化而来的一种土地所有权制度,具有经营模式的灵活多样性、利益均衡性、土地权属结构调整的市场化等特征。在我国实行“一田二主”制度,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利于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实现社会基本公平,有利于农业的企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有利于农村民主制度和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的基层政府,直接面对农村广大人民群众,如何围绕服务“三农”去实现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这关系到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以及“以工哺农”发展新时期的到来,农业与农村工作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乡镇政府职能必须由侧重经济建设,向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