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必须对大量的价值现象作出思考,价值问题普遍存在。和谐社会中价值问题的核心是人的价值问题即人与其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得与失、义与利,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发展价值与稳定价值是和谐社会中重要的价值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构建社会主叉和谐社会,兢要克分认识和全面把握传统文化的价值,并时其进行创新与发扬.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和谐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价值核心,更是和谐社会里人的存在指向。马克思认为,“和谐人”以和谐社会关系为本质,以和谐实践为根本特征,只存在于和谐人共同体中,它既是共产主义社会里“现实的人”,又是共产主义社会的运行主体和价值目标。马克思的“和谐人”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和谐文化是指倡导和谐价值取向、以和谐理念贯穿其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任何文化,其核心都是一定的价值观导引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和谐文化作为和谐社会之魂,它的核心是和谐价值观,其基本价值取向体现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科技价值与人文价值、自然价值与人的价值、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效率与公平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个体的内心和谐,内心和谐追求人的心灵的圆满与统一,它是一种良好心态、调节能力和人生境界,建设社会民众的内心和谐需要各种社会物质条件和文化精神资源的供应和支撑。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因此,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和谐状态。从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伦理学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基础、精神纽带、力量源泉和行为指南,是其价值意义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社会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能够指导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和谐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通过对社会客体的改造和优化,以便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更需要对社会主体--人的改造和优化,以便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主观条件.和谐人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是集个体和谐、人际和谐与类和谐的统一体.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主体的要求,和谐人具备自身的一些特性.本文从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三个视角分析和谐人的特性,一方面体现了人之发展的时代取向,同时也从社会主体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充分认识和全面把握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创新与发扬。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目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使人们达到身心和谐、人际和谐,进而促进社会和谐乃至世界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宣传和谐社会的内涵和本质,人们能了解和谐社会中存在矛盾的普遍性,有利于理顺情绪与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通过个人价值的实现促进社会价值的实现,能证明其有用性和价值性.  相似文献   

10.
许小主 《世纪桥》2008,(2):155-156
随着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化中存在着与城市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城市文化伦理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城市的人性化价值取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树立城市生态文化观;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规范城市生态消费文化行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韩华 《学习论坛》2009,25(3):62-64
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追求和谐与崇尚和美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和共同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继承和弘扬传统和谐文化,古为今用.我们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入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使和谐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奠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具有审美特质。在社会思想史上,人们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都充满了和谐美的审美价值。马克思所提出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重要思想为和谐社会奠定了审美基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审美理想。这一审美理想同时也是对资本主义异化社会与传统社会发展模式的一种审美批判。  相似文献   

13.
张丽民 《实践》2006,(2):15-15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两个同等重要、共同向前推进的历史进程,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互结合的双重目标。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同时,社会和谐发展又可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  相似文献   

14.
邹安乐 《探索》2006,2(6):10-12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认真研究价值理念的人本性、价值导向的科学性、价值实践的发展性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价值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有来有往     
平凡 《新长征》2006,(10):33-33
孙玉杰在2006年第8期《学习论坛》杂志上撰文指出,和谐文化作为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化解矛盾不是目的,目的是促进科学发展,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的理念是一致的,是和谐文化在社会发展观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要求。作为基层检察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积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将和谐执法理念贯穿于检察工作全过程,落实于执法办案各环节,发挥检察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最佳效能,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一、坚持和谐执法就是要坚持和谐的司法价值和目的1.执法要体现“和谐”的司法价值。“公正与效率”是现代司法的灵魂和生命,是人们不懈追求的司法基本价值。司法除了应具有“公正和效率”这二层价值之外,更应具有“和谐”价值。公正是人们依据自身的价值观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从主观角度对司法进行的评价。效率则是指以一定的司法资源投入换取尽可能多的案件的处理,是衡量诉讼制度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准,体现了司法的社会经济价值。法律是对社会关系的调整规则,司法是对社会关系的调整过程,其最终的价值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内心正义的体验,符合社会的效率要求,同时要维护社会关系的正常运转,修复受损的正常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7.
和谐精神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的,以"和而不同"为核心,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基本取向,以推进和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为着眼点的价值理念、社会理想、人生追求、精神境界和行为方式。和谐精神是和谐文化的核心精神,具有价值引领、经济发展、社会整合、人才培育等功能,能够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价值共识、社会氛围、人才支撑,是和谐社会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代和谐精神,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的,以"和而不同"为核心,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以推进人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为基本着眼点的价值理念、社会理想、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中国当代和谐精神具有价值引领、经济发展、社会整合、人才培养等功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价值共识、物质基础、社会氛围和人才支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张江山 《求实》2006,26(8):31-33
价值领导是现代领导的重要趋势。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是和谐社会价值领导的基本取向。构建适应和谐社会的价值领导的实现范式对于推动和谐社会构建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身的和谐的社会,而人与自身的和谐是其它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人自身的和谐,即和谐人的培养和建设应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心环节。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为社会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可见,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时代背景下培养和谐的人才,是目前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