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海权观,即海上战争的本质,制海权是航运自由的保证,制海权是国家海洋资源依法开发利用的保证,以及制海权是海洋权益法律维护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海权观是无产阶级海权观的理论基础,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海权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海权观,即海上战争的本质,制海权是航运自由的保证,制海权是国家海洋资源依法开发利用的保证,以及制海权是海洋权益法律维护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海权观是无产阶级海权观的理论基础,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海权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入学习观的根本问题。立足中国文化土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基本态度,也是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所持的基本态度。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从产生看,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民族意识不仅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还源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从内容看,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民族意识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从形式看,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民族意识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中国的民族文化概念和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核心思想的理论表达形式。从实质看,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民族意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的最高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法治观对资本主义法治观的评价与批判是从两个维度展开的:一是对盛行于资产阶级中的对法律的认知、法治的意识及法治理念的评价与批判。这是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的逻辑起点;二是以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理论为武器,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法哲学理论进行的彻底批判。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的形成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本质特证是对保护人的权利和自由的高扬与关注。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的本质特征是:法律制度的天然使命是保护人的权利和自由。然而,法律制度最根本的目标应当是解放人。当完全实现了人的解放之时,就是法律制度完成历史使命之时。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分配观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的社会主义分配观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分配观。马克思主义分配观中国化的进程,始终贯穿着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全局与局部、过程与目标相统一的内在逻辑。深入探讨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分配观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对于破解当今中国社会分配难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等一系列问题作了认真的思索和深入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他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江泽民总书记几次提出要划清几个重要界限,其中第一个界限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今天,我们学习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钥锦涛的马克思主义观——基于学习观视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富雄 《唯实》2011,(4):25-29
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胡锦涛的学习观也不例外。它内含着对“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和回答,不但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指导理念——科学发展观,而且确定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政治保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还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意识形态主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宝贵经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法,还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此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观。  相似文献   

8.
9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形成了要坚持正确的"党的领导观"、"基本国情观"、"马克思主义观"、"传统文化观"、"群众实践观"、"结合观"、"思想路线观"、"当代世界观"、"经验教训观"、"问题意识观"等十大经验。科学总结我党90年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商志晓研究邓小平及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能不对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即邓小平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问题进行系统阐发。一、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要研究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首先应当研究邓小平是如何理...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各个时期党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集中体现。党在各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脉相承的,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般原则。同时党的马克思主义观也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实现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二次革命”、“第二次跨越”,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原则,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学说和唯物史观,更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典型体现。因此,我们今天完全有必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回顾和总结这段改革开放的历史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的关系,深入认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践品格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观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延中 《前线》2022,(6):34-3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民族理论方面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最新发展。中华民族观经历了古代中国“天下观”下的中华民族观、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中华民族观和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华民族观的历史演进。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核心的新中华民族观以共同性为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中华民族观的继承和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和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新变化,把人民视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归宿,把共建共享发展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形成了习近平人民观。习近平人民观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另一方面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习近平人民观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创新与发展不仅体现在新概念、新命题、新观点等新提法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彰显、对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以及对共同富裕的推进。  相似文献   

14.
豆星星  谢勇 《求实》2012,(2):8-11
自由是马克思的核心价值观,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更是马克思一生革命实践不懈追求的目标。马克思法律自由观的基本内涵有:法律是事物法理本质的反映,是自由的实现;法典就是人们自由的圣经,自由的保障依赖于法律;在现实生活中法律确定自由的界限。马克思法律自由观对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与人权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明 《党建》2023,(9):26-29
<正>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范式的确立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完成。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断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出发,形成了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内的重要思想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实践智慧,同时紧密结合新时代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6.
谭德宇 《学习论坛》2006,22(12):64-67
没有正确的农民观,中国的农民问题就解决不好。而能否成功解决这一问题,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农民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农民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农民观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农民观中国化的实践总结和理论结晶,对于科学地指导中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对邓小平和谐思想的研究为线索,简要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和谐观中国化的进程与成果,阐述了邓小平和谐观与马克思恩格斯和谐思想及毛泽东和谐思想的关系,并就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有重要启示的邓小平的活力观、稳定观、代价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隋灵灵 《理论学刊》2023,(5):159-168
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提供了基本遵循。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客观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观、辩证观、实践观和历史观等哲学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中国传统哲学价值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是特里·伊格尔顿批驳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的力作,其中折射出其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本文以此书为主要参考,从理论、实践和价值三个维度深入挖掘和提炼总结了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主义观.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观对当前中国重塑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重建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和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20.
于黎冰 《世纪桥》2014,(7):57-58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事业的发展要符合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要从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层面来理解新闻观,新闻观具有阶级性和党性,反映其特定的经济基础。中国现代传媒的发展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必然要与中国改革和建设事业相结合,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