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和谐世界与全球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锦涛首次提出的“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主张既是对邓小平和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国新时期全球战略的总结。“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新的全球战略的主要标志,体现了中国的全球治理观,以这一战略指导的中国外交是一种“和谐外交”。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论与国际上流行的全球治理理论有许多共同之处,在和谐外交的根本目标、国际规制、行为主体、重点领域、主要策略等方面,既共享了国际社会普遍的理想价值,反映了人类在全球化时代的共同愿望,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高金萍 《前线》2022,(3):25-28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形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中国的国家形象基本重合。塑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共产党形象,有助于增强国内民众对党的政治认同,为中国发展构建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和提升中国的综合实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要解决“传什么”“谁来传”“传播效果好不好”的问题,争取国际公众对中国共产党的准确认知和认同,中国外宣媒体努力实现传播思维转型、传播内容转向、“自我—他者”关系转换,致力于塑造良好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世界下的周边安全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起着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影响,是影响中国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如何营造周边的和谐关系是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第一步,是必不可少的首要步骤。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充满着智慧的哲学思辩,这也指导着千年来我国对周边国家的战略思想,这种战略思想无不体现着和谐的理念。和谐世界是新一代领导人对当前国际环境审时度势提出的,实质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中和”理念的一种革故鼎新。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标准。《广韵》释曰:“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3,(5):21-21
2005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他在峰会发言中提出,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同年7月,胡锦涛出访俄罗斯,“和谐世界”被写入《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和谐世界”第一次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标志着这一全新理念逐渐进入国际社会的视野。9月,胡锦涛在联合国总部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5.
合作是中国对外关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合作思想不仅与和平发展战略一脉相承,而且又与和谐世界理念具有本质上的共性和逻辑上的联系。我国的合作目标是,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塑造具有世界影响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其策略是,立足亚太,依托发展中国家,运筹三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主席倡导的包容性增长预设了一个基本前提:包容是有层次的,它以民族国家为基础,以世界和谐为目标。虽然这个概念在国内和国际层面上都包含社会公平的基本理念,但它在这两个层面的社会诉求存在差异。国内层面,主要侧重于机会平等、全民参与和成果共享;国际层面,主要侧重于尊重差异、共赢共存和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7.
和谐世界理念是在中国发展的国内环境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提出的.它是国内和谐社会战略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反映。中国“和谐世界”的全球战略,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瞩目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刘昌明  赵敏 《理论学刊》2023,(2):132-141
作为我国在新时代参与全球治理的指导方针,“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具有重大的创新性:从“谁来治理”的主体维度、“如何治理”的制度维度和“为谁治理”的价值维度超越了美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价值、理念和方法;其形成和演进立足于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新方位、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战略,从功能上继承和发展了“韬光养晦、和谐世界”的历史作用。其生成和演进受到体系、单元和个人三个层次、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表现为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新机遇新挑战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体系因素塑造了外部条件,国家战略文化、国家利益排序建构了国内条件,国家决策者的政治领导力则通过对体系和国家要素发挥中介性影响而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处理好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与对外开放战略的关系”和“统筹国内社会和谐与对外开放”为工作着力点,开创了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社区理念是“政府主导,强化组织;统一指导,民主自治;以人为本,社会参与”,其在充分满足居民需求,促进国家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提供了具有借鉴价值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以和谐促进人权”,是关于人权发展的科学理念。中国积极倡导的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思想和主张,蕴涵了以和谐促进人权的科学理念。中国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促进中国人权发展,并愿意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建设和谐世界来促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一、以和谐促进人权:关于人权发展的科学理念“以和谐促进人权”,就是要以和谐理念提升和统领人权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消除阻碍人权发展的种种不和谐因素,逐步实现人权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资源环境的适应与协调,实现人权自身系统中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各项权利间的优良组织、协调发展和共…  相似文献   

12.
国家形象塑造工作在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家形象塑造工作需要不断研究和发展,而新中国成立前后,新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工作因当时国内国际复杂形势,面临着各种挑战,对于当今国家形象塑造工作有特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形象及政府与公众的沟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阮雯 《探索》2002,(1):51-54
良好的政府形象是一种可贵的资源,它对于改善政府与公众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施政环境,实现行政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地方行政的公众性,建立与公众的良好沟通是塑造地方政府形象的关键所在。构建沟通机制,疏通沟通渠道,需要放权给社会,培养沟通意识;依托法律,构建沟通机制;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沟通形式;发挥媒体伸用,塑造沟通形象;抓住亮点,寻找沟通载体。  相似文献   

14.
对政府在钓鱼岛争端中应对方式的质疑,提出了中国在和平崛起发展道路上如何构建国家形象塑造的社会认同问题。国家形象的物质本源性使其更是对国内民众的社会化过程。社会文化话语冲突、现代性和网络时代给国家形象塑造的社会认同带来的挑战,需要建立新的"以人为本"的国家安全观、促进社会参与并重视构建青年的国家形象塑造的社会认同应对。  相似文献   

15.
中国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与欧洲提出的“全球治理”,是当今世界两个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全球性话语体系.“和谐世界”讲求“和而不同”,在承认并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平等对话、相互协商,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而“全球治理”则要求以人权为武器来解决全球及有关国家的国内问题,带有“西方中心主义”色彩.两大话语体系虽然有本质的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二者应当取长补短、求同化异、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现行国际体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和谐世界理念包括国际秩序观、经济发展观、综合安全观、多样文明观、自然环保观。和谐世界理念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国际延伸,是打造中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和谐世界的构建应着眼于三个方面,即以中国传统和合思想作为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基础,增强世界主要力量对和谐世界理念的认同以及依靠全人类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跨世纪中国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诸多方面相互交往过程中给其他国家及其公众留下的一种综合印象.它是国家综合实力中的“软实力”.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国家形象作为一种可信度的标志,对于国家实施国际战略,并最终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国际社会中形成的国家形象,并不总是能完全反映国家自身的真实内容.这不仅因为“被认知国”自身某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有可能使国际社会的“认知者”产生以偏概全的认识,还因为“被认知国”在国际社会传播其形象过程中受传  相似文献   

18.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国际战略主导方向、创新国际战略理念、提升综合国力、转变化解分歧的思维方式、逐步融入国际体系,同时也影响着国际社会对世界发展趋势的判断、国家交往理念的调整、国际格局转换和国际面貌的改善、国际社会处理分歧的思维方式以及国际秩序的建设与改造,促进国际社会不断趋向和平、民主、公正、和谐.  相似文献   

19.
在软实力竞争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如何有效开展公共外交,是目前政界和学界所普遍关注一个的问题.我们在为化解“中国威胁论”、塑造国家形象而大力开展的公共外交中,需要更加重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地方政府开展和参与公共外交,一是要树立公共外交意识;二是要注意挖掘地区资源,塑造地区国际形象;三是要建立相应的统筹协调机制;四是要培育地方社会组织,淡化政府身份.  相似文献   

20.
十七大报告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和谐世界"主张,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发展观和方法论,科学地回答了"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现实问题。"和谐世界"理论,既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与现代执政理念的结合,也是国内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延伸,集中反映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内政外交理念,对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