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美"和"、求"和"、为"和"的主流式态.和谐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是中国文化的特征性表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尚中贵和"的价值取向,"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等构成了中国和谐文化的丰富内涵.对传统"和"思想的认知与认同,是中国文化实现超越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基于对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一种追求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存智慧."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与西方现代生态伦理思想有着很多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3.
道家"法自然"思想以"天人合一"为思想基础,以"无为"为核心内容.道家"法自然"思想不仅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的法文化,而且对我国当代的法治建设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在对人性的理解上,它主张性善论;在与他人关系的处理上,它强调克己、追求和谐;在对自然的态度上,它强调天人合一。当下中国,在急剧的社会转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中既有社会现实层面上的道德失范、人际关系紧张、生态问题突出,也有社会走向层面上的自我迷失。德性文化不仅对于社会现实层面上的问题有着显著的现实价值,而且还有助于确认民族主体性,为社会转型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5.
晋商建筑样式设计彰显出如下审美特征:在建筑结构布局上依山势、顺地理,展现出简朴中蕴藏自然的特性;在建筑艺术追求上精雕镂、细刻画,呈现出精湛的技艺和典雅的风格;在建筑文化中融合了道德精神,体现出崇礼仪、尚伦理的人文内涵。晋商建筑设计所体现出的崇尚自然、舒展性灵、追求精神的审美特征,对今天的建筑艺术研究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求实》2013,(11)
当下中国社会在文化自觉层面上存在着一些思维方法上的误区,这主要表现为理性思维的缺失以及形而上学等错误的哲学思维方法的运用,这直接导致了文化自我认同危机的出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倡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哲学思维方法是文化自觉得以实现的最基本的方法论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当前,在构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和运用中国“和”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一中国“和”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关于和的思想,概括地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保合太和的宇宙观。《易经》上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席物,万国咸宁。”…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历经2000多年而不衰,在嬗变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其主要思想突出地表现在“内圣外王”的理想追求和“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上并渗透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伦理经济、生活等方面,积淀于民族意识和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对于我们当今搞好三个文明建设,建立和谐社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小葵 《学习论坛》2006,(11):78-80
受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文化精神的影响,古代中国社会形成了浓厚的以追求"无讼"为特征的"和谐"诉讼文化,这种诉讼文化的遗风余韵至今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无论我们对其有着怎样的评价,它都是我们在建设法治国家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0.
真正的文化自信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只有挖掘出传统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内容,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由此真正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宏观、系统、辩证的思维方式,即"天人合一"的宇宙系统观。从这个角度梳理中华传统文化,可以从中提炼出在当代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并有可能争取世界各民族共同接受的三个理念,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人与社会的关系:"和而不同";人与自我的关系:"内求自省"。  相似文献   

11.
杨浩 《世纪桥》2015,(12):87-88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极高的地位,对后世中国文化的精神世界和民族性格起着重要作用。现代化的进行、西学东渐的深入使得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收到了严峻的挑战,人生意义的缺失、信仰的缺失等问题也随之突显。回到传统文化中去汲取养分,似乎早已成为当代学界的共识,而重新反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天人合一"思想,将传统与现代结合,也就更具有学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 ,同时也与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割裂的渊源关系。邓小平理论不尚抽象、玄虚之谈 ,是一种具有务实品格的“实践”理论 ,这一学术品格 ,与中国传统文化积极用世的价值取向有着直接的承传关系 ;邓小平理论反对片面性和极端化 ,熟稔于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这一思维方式 ,是对“执两用中”传统思想方法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非常重视顺应民意 ,重视致富于民 ,重视发展教育 ,重视选贤任能 ,重视祖国统一 ,……这无疑是对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去粗取精、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3.
“天人合一”的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表面看来,儒道两家是互斥,实则在最高境界上是彼此相通的。“天人合一”就是儒道两家共同追求的至境。它所蕴含的非对象性的本体澄明之境,消解了以主体自我中心化为轴心的主客二元分离的框架,从而避免了戡天役物的价值取向和知识论传统。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在很大程度上乃是工业化及其所蕴含的“天人对立”文化理念的产物。因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摆脱环境困境,加强环境保护,将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诞生于西方语境下的文化软实力,是基于对西方文化的内在发展逻辑的一种理性认知。然而,相对于西方文化而言有着异质性的东方文化,在文化发展层面也凸显与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内在逻辑。多维度解构东方语境下的文化内涵,在时间维度上寻译,在空间维度上探索,在逻辑坐标上致思,"三位一体"不断推进我国文化现代化、国际化和科学化,乃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逻辑路径。  相似文献   

15.
陈先贵  胡冬宁 《世纪桥》2010,(15):120-120,124
思维模式是文化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中西方在思维模式上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英语和汉语在语篇结构上的不同,这可能会对我国的英语学习者构成一定的障碍,本文分析了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在语篇上的表现,进而指出语篇教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文化对日本庭园的影响 日本庭园特别是古典庭园,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极为深刻。我国盛唐时期的建筑和园林艺术,也与绘画、文学、诗歌、服饰等一样。在当时的日本有着明显的反映。一千多年来,日本庭园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渗透到造园的每一个细部中去,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集体主义在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中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经过不断强化,逐渐成为人们的价值取向,进而在头脑中成为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即中国传统集体主义思维模式。对中国传统集体主义思维模式进行研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廊桥作为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成就,彰显着和谐的内涵与和谐文化的精神.文章在对福建省屏南县廊桥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廊桥所蕴含的和谐特征进行探索,指出廊桥不仅是一种建筑空间,同时还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空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建筑技术与美学艺术的交相辉映、文化与民生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的法律和法律理论是建立在个人主义、工具主义理性、被支配的个人自由等现代性特有的理论基础上的,但是在20世纪后期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冲击。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多元思维风格的鼓励和对世界的关爱等思想,之于中国法学理论研究和法治建设来说,有着理论和实践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文化史上,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文化发展处于最辉煌和鼎盛时期。邓小平在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上有着时代性和历史性的贡献。邓小平的构建中国先进文化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动力问题。其中的主要观点,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