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1984年9月"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即"莫干山会议")成为在改革开放史上,理论界知识界为改革大业贡献才智,为中央献计献策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使一批青年经济学者脱颖而出,走上历史舞台,为20世纪80年代的价格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本文通过对这次会议的考察,旨在说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仅仅是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理论的拨乱反正,也是改革开放必要条件。邓小平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长远的根本大计",习近平强调"改革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都在理论上阐明了改革开放与文化、人才和智力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央要有权威,是邓小平同志1988年在听取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重点阐述的思想。任何一个重要思想的提出,都不是偶然的、孤立的。早年邓小平同志还在地方、部门工作时,就开始从总结革命斗争经验教训中注意维护中央的权威了。半个多世纪以来,邓小平同志不论在中央  相似文献   

3.
谢宝富 《唯实》2004,(Z1):44-48
1998年以来,中国中央行政体制改革令人瞩目,其改革的力度及影响皆为此前历次改革所不及。但是,出于稳定的考虑,决策者在设计1998年、2003年改革方案时,都将方案定位于"过渡性"而非"终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的进一涉改革,势在必然。在控制部门总数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合并相关机构经过1998年、2003年机构改革,中国中央政府的组成  相似文献   

4.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之后如何把改革引向城市和企业,成了深化改革的重点议题。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命题,在这个背景下,中央在错综复杂的行政和经济关系中,打破常规,确立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选取重庆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由此,启动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本刊推出这篇文章,将重庆计划单列的台前幕后细细道来,读者会从中更清楚了解中央对重庆的期望,以及重庆对全国改革开放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从1956年开始,中共中央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就曾决定改革过去苏联式的工业管理体制,掀起了一场改革的浪潮。这是向苏联模式提出的首次挑战,它打破了苏联模式唯一正确的神话。这个时期改革的基本思想是调整中央和地方、国家和企业的关系,把一部分管理权下放给地方和企业,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个思路无疑有它的正确性。但是,正当这些改革的方案付诸实施的时候,“大跃进”的狂澜迅猛地席卷了整个中国。以前设计好的改革方案的一些内容及步骤,也不得不被用作“大跃进”的助推器。“大跃进”期间,我国的经济体制确实进行了很大的变动,  相似文献   

6.
资讯     
《廉政瞭望》2014,(3):12-13
<正>副部长公务出行或自雇司机"中央部门的公车改革方案已完成初稿,全国公车改革将在2014年二季度进入实质阶段。"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权威人士日前称,此次方案自上而下推进。对副部级领导考虑两种办法:一是配备专车和专职司机;二是现任的按现行办法不变,新任的参加改革。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36年了。经过36年持续快速的发展,如今的中国已经进入了社会矛盾凸显期。对于社会发展中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人们议论纷纷。有人把中国经济社会现在出现的一些严重问题,归结为邓小平设计的错误。这是对邓小平改革发展理念和思路的误解或误读。这里,我想重点就两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一有一种说法: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观点,反映出他的老年心态,经济上急于求成,过分强调高速度,  相似文献   

8.
万众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标志着中国新一轮改革大幕正式开启。大会闭幕后,从中央到各地纷纷召开会议传达三中全会精神、讨论改革内容和方向等。值得肯定的是有关部门为尽陕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定表明了支持深化改革的决心。可是,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现在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项改革方案的落实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方向。中央各部门作为各领域最高权力机构,制定出的改革方案将会对本领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要坚决防止为“改革”而改革,将“改革”变成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中央要有权威》是邓小平同志1988年9月12日在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汇报时谈话的一部分,首次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公开发表。 198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10个年头。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实惠是举世公认的。但是在继续深化改革的前进途中,也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等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1988年八、九月份,党中央先后召开政治局会议、中央工作会议,并于9  相似文献   

10.
曾勋 《廉政瞭望》2024,(5):34-35
<正>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拉开了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大幕。《方案》给出了改革完成的具体时间,中央层面的改革任务已经在2023年底前完成;地方机构改革由省级党委统一领导,改革方案报党中央备案,力争在2024年年底前完成。归根结底,改革目的是优化地方政府机构设置,提高行政效率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新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次机构改革涉及面广,比如,在中央层面新组建中央港澳办、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中央科技委员会、中央社会工作部等5个中央机构;新成立数据局,重组科技局,撤并乡村振兴局等。  相似文献   

11.
《求是》2014,(20)
<正>最近,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央较早制定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改革方案。《方案》明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思路原则、主要任务和时间安排,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财税改革和财政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税改革和财政制度建设的行动指针。我  相似文献   

12.
申坤 《党史文苑》2012,(2):50-51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央机构精简问题会议上发表了"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的讲话。邓小平认为,机构改革是全面改革的一部分,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关系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实现,关系到行政干部队伍的优化及行政效率的提高。研究邓小平的机构改革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振 《理论学刊》2020,(2):83-9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世界经济结构性难题的中国方案。其历史逻辑是:国际金融危机后,需求侧为着力点的宏观调控面临新挑战,制约经济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向供给侧,实际与潜在经济增长率发生历史性变化,宏观调控因而需以供给侧为重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学理逻辑是:立足需求侧的总量平衡政策难以有效解决经济重大结构性失衡,准确的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配置是实现结构平衡的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经济结构的做法与供给学派存在本质区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逻辑在于:以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办法打通制度梗阻,为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供准确制度激励,同时以完善和保护产权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在赶超型工业化过程中,其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定是不均衡的。1978 年以前,尽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试图实现城乡、地区以及社会阶层之间的均衡发展,消除三大差别,但事与愿违。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实行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提前实现了 "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但这也使得发展动力和空间越来越小,内需难以扩大,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进入 21 世纪以后,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经过近 10 年的发展,在统筹城乡、统筹国际国内、统筹东中西部、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一整套发展思路和政策。  相似文献   

15.
魏向前 《共产党人》2013,(20):35-36,42
按照中央批复我区的机构改革方案,从2009年起,宁夏已经开始了从财政直管县体制改革到"扩权强县"改革的试点探路,并把提高行政效率、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新一轮"扩权强县"改革的目标,从而为未来的"省直管县"改革提供充足的政策储备。一、宁夏"扩权强县"改革的战略意义1.有利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从宁夏的区情来看,宁夏城镇化水平较低,工业发展滞后,农村人口占比例较大,全国百强县宁夏处于空白状态,西部百强县也仅有6个,县域经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时期山东国有经济改革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的重点必须从以"国有资本产业分布调整"为主向"国有企业重点建设"为主转移,把提升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质量作为改革的主攻方向,以"国有企业重点建设"带动"国有资本产业分布调整".根据山东省"十二五"时期发展战略的要求,"国有企业重点建设"的方向是构筑区域经济新优势、发展服务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扩大消费需求等.为此,国有经济改革的思路是:以突破价值链关键环节为重点提升产业分工层级、以优化产权链条为基础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以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和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政治体制的改革是其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邓小平曾说:"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  相似文献   

18.
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前进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和矛盾,使改革和建设难以健康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中央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的机构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经济特区成立以来始终以邓小平机构改革思想为指导,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紧紧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改革,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为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经济特区机构改革必须有特区的特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也是指导我们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进行机构改革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在经济特区行政管…  相似文献   

20.
1 1978年12月,召开了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决定对原来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如何改革?虽然会前国务院在1978年7月至9月召开的多次务虚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