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主社会主义否定列宁主义的基本论点是:列宁主义的道路是"暴力社会主义"道路,列宁主义的"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胜利"理论,等等。民主社会主义否定列宁主义的实质是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偶像化,变为对资产阶级来说的"无害的神像"的必然表现。警惕当前国内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否定列宁主义,彻底肃清民主社会主义在我国的思想影响,在当前具有特别迫切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批判,它与建构论、新古典自由主义对现实只是从肯定的方面理解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对现实肯定性理解中包含着否定性的理解、批判性的理解,因而这种批判使现实社会指向无限可能的未来。另一方面,它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仅仅具有否定性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纯粹、彻底地社会批判理论,是在肯定基础上的否定。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上的社会革命以"边缘"颠覆"中心"的外在批判、使边缘中心化不同,它消弥的正是"边缘"与"中心"的分别,形成社会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批判根本变革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论经典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智杰先生以今日中国经济学指导思想只能是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由,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能作为指导思想的.但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于社会和谐、关于市场经济、关于社会公平、关于消费品分配原则等思想中,可以看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无论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践上说,要推进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排斥不了、否定不了的.经典马克思主义永远具有当代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义进行纵向否定、逻辑否定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传到俄国后,逐渐与俄国本土的反资本主义、反西方传统结合在了一起,虽然仍保留了原有的话语范式,但却在很大程度上远离了其最初的含义,变成了一种从源头上否定资本主义和从俄国的角度否定西方国家社会制度的理论,从而给俄国后来的发展道路造成了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5.
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毛泽东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的著述,为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作理论准备.1936年11月至1937年4月.毛泽东读西洛可夫等著、李达等译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 (以下简称<教程>)一书第三章第十一节"否定之否定的法则"时,在批注中引用了明朝初年的民间散曲<锁南枝>中的"哥哥身上有妹妹,妹妹身上有哥哥"两句话,以新鲜活泼、耐人寻味的民间笔调独特地说明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辩证法则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后马克思主义是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颇具争议的政治理论、哲学思潮。国内学者对后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及边界、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后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后马克思主义中的重要概念和理论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尽管后马克思主义在国内的研究不足十年,但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在对待后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应避免将其"神圣化"和"虚无化"。  相似文献   

7.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陷入了困境,经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批判、反思和再认识,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终于趋于正常化。经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风风雨雨的二十年,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不断突破束缚,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更加客观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里无谓的概念之争,弄清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正统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学,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英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莫凡 《兵团党校学报》2013,(2):69-72,81
马克思主义社会风险思想的研究现状可以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进行概述。就国内而言,主要有三条路径:用马克思主义审视西方"风险社会"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具体社会风险问题、针对马克思主义社会风险思想本身的浅层探讨;就国外而言,主要有三种研究方式,即部分肯定马克思主义社会风险思想、一定程度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社会风险思想和将马克思主义社会风险思想作为自身理论创造的思想来源之一。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其中的不足与缺陷展开探索,进一步发掘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社会风险思想。  相似文献   

10.
陈曙光 《探索》2012,(6):4-10
要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必须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中国马克思主义世界化"、"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等相关概念的内涵和边界,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前提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求实》2013,(6)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即"为什么化"、"化什么"以及"如何化"。这三个问题的回答都直接指向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因此,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内容与方法要求的逻辑前提。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框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2.
李凯林  李超 《新视野》2012,(4):12-15
在事物的辩证发展中,否定之否定应是比否定地位更高的逻辑环节,它代表着一个发展周期的相对完成,承担着对先前否定环节价值实现的落实和检验。以此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对传统体系的批判不仅是否定,更重要的是在否定之否定意义上的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是这方面努力的力作。以此看科学历史的发展,看人类文明形态的进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都昭示我们要在否定之余,着力于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史上,恩格斯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这不仅因为恩格斯与马克思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经典文本,而且在马克思逝世之后承担着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本并且同各种否定、歪曲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社会思潮作斗争的重要任务。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马克思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历史进程大致包括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初步尝试、俄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一国社会主义"与斯大林模式,以及后斯大林时期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终结四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必须保持与马克思主义的同一性;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必须处理好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必须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5.
马凤强 《实事求是》2007,198(5):8-11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本质是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一统化."意识形态终结论"不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现实与趋势,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我国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以人民为本",其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中的话语表达是"为人民服务",遵循的基本价值原则是集体主义。"以人民为本"、"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是对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价值目标、价值原则在不同层面上的表达,它们是"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整体。以人民为本的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民本主义价值观中合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近代西方人本主义价值观的辩证否定与历史超越。  相似文献   

17.
对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德孝 《学习论坛》2009,25(5):60-6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解放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新时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新的党情国情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关于辩证的否定观、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以及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原理三个方面,为新时期解放思想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学界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入展开,"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新名词,日渐抢占了国内市场,成为学界当前研究的一个新增长点.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后马克思主义"在概念界定、产生背景、代表人物界划和研究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发.文章试图对这诸多问题作一综述和评析,以期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治国理政的科学论断,作为一个全新的政治概念,它不是西方治理思想的产物,而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认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国家来源于社会,国家与社会之间将经历从统一到异化和对立再到统一的否定之否定运动过程,与此相对应,国家职能将从以政治职能为主转变为以社会职能为主。要实现从国家治理走向社会治理,既要站在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理想高度,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论的原则。现阶段要重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制度现代化和国家法治化,破除"官本位"意识,提高治理者水平。  相似文献   

20.
近一百年来,历史和实践已雄辩证明我们国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功走向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非凡卓越成就,党和国家的发展史是宝贵历史资源,也是当代中国现实合法性来源。我们要珍惜、维护来之不易的经验和成就,警惕、反对国内外各种错误评判和思潮。总结梳理历史虚无主义近三十年花样式反动分裂颠覆性言论,无非就是围绕"两个否定"说事做文章: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认社会主义,以碎片化研究扩散红黑颠倒、混淆是非的言论,目的就是以历史为切口,否当今之现实,全盘否定党的指导思想和所走道路,进而取缔共产党执政地位。因此要从思想认识根源上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真面目,其背后实质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较量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