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时俱进三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时俱进是一个以时代特征为基础的动态概念 ,是马克思主义的崭新的发展观。从外延视角看 ,它是多层次的工具理性范畴 ;从内涵视角看 ,它是多角度的价值理性要求 ;从发展视角看 ,它是认知规律的体现 ,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全面准确地理解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 ,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把握它 ,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2.
师吉金 《探索》2011,(1):175-17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是历史过程,也是理论成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从思想高度上看,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出现了失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进行学术争鸣,要全面准确理解争鸣对象的观点;对于学术界有争议而不能达成共识的观点,应该慎重对待;不能曲解甚至改变别人的阐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学术发展,达到学术争鸣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础平台。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当前亟需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进行再思考再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要主动跟上新时代,更加坚定地培养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着力培养学生具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点面结合系统思维,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为载体行动起来,争取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实现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上一期,我写了篇问责的文章。这一期,我觉得应该接着谈谈免责。问责与免责,从形式上看,似乎不相融。实际上却是相反相成,相得益彰。免责不是削弱问责。冲击问责,而是对问责制的适度补充。问责可以加强责任心,免责可以充分激励创新精神。讲两面性,符合辩证思维.有利于创造严肃活泼的局面,既不敢懈怠,又心情舒畅。有条件地适度免责,是更科学地实施问责制。  相似文献   

5.
陈敏  鲁力 《理论学刊》2015,(1):118-124
儒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个体层面看,儒家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于它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从社会层面看,儒家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于它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坚定"三个自信"。实现儒家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需要端正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6.
模糊思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思维是人的必要的思想品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点决定了模糊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价值存在.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适时地运用模糊思维方式,有利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激发教育的感召力;有利于唤醒学生的潜能,诱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唤起美的感受,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有利于缩小师生的心理距离,提升教育的渗透力.总之,有益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7.
路向峰 《唯实》2011,(6):38-4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应仅仅理解为形式上的通俗化,而是要在现实生活的观照中探寻其当代进路。从哲学自身产生和发展的逻辑看,哲学源于生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看,马克思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理解人类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路径看,回归生活是检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弘扬和利用红色文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隐性教育方式,是从理论内容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实践载体,从理论受众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独特现实路径,也有利于从根本上实现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回到马克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险明 《新视野》2003,2(3):54-56
从文化根源上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危害最大的就是小农经济文化心态对马克思主义的“诠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以及它们之间关系被扭曲的两个基本表现形态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从文化层面上看,这两种似乎对立的表现形态实际上都是小农经济文化心态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关系所作的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的诠释。从方法论上看,要从理论上破除小农经济文化心态对马克思主义的“诠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内在逻辑,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必须“回到马克思”,正确、全面地认识“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走向当代”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非常重视历史教育,认为历史教育可以振奋民族精神,“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可以帮助青年认清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培养人民的理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全党全国人民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能够为党的基本路线提供佐证,坚定人民对中国前途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这位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不仅是理论本身创立的先驱,而且也是对人们进行理论教育的典范。他认为理论教育的正确开展必须要在理念上遵循三个基本方面,即,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坚持理论教育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和造就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从当初只为少数思想家掌握的科学理论,从开始只是人类思想园地中的一个学派,发展成为当今传遍全球、震撼世界的思想理论体系,成为亿万人民行动的奋斗纲领,这其中都凝结着恩格斯这位杰出思想家的不朽功勋。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贯彻恩格斯的理论教育思想必将会给予理论教育最高价值的实现以一条科学化、规范化与合理化的思维进路。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相融合。从内容上看,要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要求,并在群众现有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基础上适当拔高。从形式上看,要采用传统的传承形式和创新的形式。从情感上看,需要改造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提升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相融合。从内容上看,要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要求,并在群众现有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基础上适当拔高。从形式上看,要采用传统的传承形式和创新的形式。从情感上看,需要改造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提升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4.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相融合。从内容上看,要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要求,并在群众现有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基础上适当拔高。从形式上看,要采用传统的传承形式和创新的形式。从情感上看,需要改造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提升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均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深刻理解从“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到“新的飞跃”的话语转变必须厘清两次“新的飞跃”之间的密切关联。两次“新的飞跃”之间一脉相承,是守正创新与境界跃迁的逻辑关系:从历史逻辑看,两者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上下篇章;从理论逻辑看,两者均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生成逻辑看,两者均是在“两个结合”中应运而生、发展完善的创新成果;从现实逻辑看,两者均是“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下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从实践逻辑看,两者均指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主题的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课题。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一重要内涵在今天并没有得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普遍认可,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7.
从思想品德的养成规律看,受教育者的主体内生的接受动力更大;从接受教育的个体的丰富性看,尊重差异的接受效果更好;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看,自愿能动的接受效率更高;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看,主客观统一是价值教育的诉求。从实践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中促进思想道德的觉醒与进步;从主体方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在人生价值追求中促进道德认知结构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从中介作用上看,在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建设中对培育对象内源性动力的激发能促进心理态度发展为主动自愿的赞同。  相似文献   

18.
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科学基础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的前提。从传播内容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它的科学基础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从传播活动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应该借鉴和运用传播学理论,政党政治传播理论也是其重要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三个维度把握习近平同志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近平同志关于党史教育的重要论述视野宏大、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成为新时代全党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根本遵循。从其形成条件看,该重要论述是在我们党深厚历史底蕴的历史基础、科学政党思想的理论基础和鲜明问题导向的现实基础之上不断孕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其丰富内涵看,该重要论述从“讲政治”“举旗帜”“守初心”“谋发展”“鼓干劲”的角度阐释了新时代党史教育的强大功能;从其思想特点看,该重要论述在把握党史教育根本要求中贯穿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实践思维。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具有很强的国际政治意义.从理论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前途与命运;从实践上看,高举这一旗帜捍卫了世界科学社会主义阵地;从国际上看,高举这一旗帜有利于推动国际社会持久和平与建设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