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先秦儒家倡导的"乐教"是较为健全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其教育主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教育目的等从根本上讲都是一种快乐教育,这对当代不断发展的教育理念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还要从内心热爱教育事业,乐于从教并善于从教,在快乐轻松的教育实施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与职业满足,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乐教"与"乐学"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利益多元化倾向加剧,大量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出现。对此,要加强大学生职业伦理教育的教育力度。然而,受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冲击,大学生职业伦理教育广泛存在伦理意识培养弱化,教育内容与文化语境割裂等问题。鉴于此,"文化自觉"可以成为深入理解大学生职业伦理教育的本质,构建有效教育路径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人本导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生价值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要求。要求从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角度入手,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合理规划职业发展阶段目标,切实增强其就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有效实施求职面试指导、职业道德教育和敬业爱岗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的职业发展。学校可从职业发展教育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根本任务等方面论述其必要性,从国家政策引领与高等教育改革、高校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职业发展教育具体实施等层面探讨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政治生态环境是政治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政治生态环境是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内在推动力,另一方面,女性公务员职业顺畅发展能促进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而政治生态环境不良,将导致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制度虚置化与失灵,使女性公务员从政意识淡薄。为此,要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必须筑牢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文化基础,完善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制度,加强对"一把手"的党性意识教育与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5.
陈杉 《世纪桥》2014,(6):53-54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在某种程度上出现错位,人才培养模式与法律实践存在脱节,较难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法治实践的客观要求。为培养落地法律人才,我们要从建立有特色的法学课程体系、建设多元化的法学教育实践平台、加强本科生导师制建设、建立与实务部门合作培养的机制等方面,构建"落地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已成为教育变革的一个重大契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变革和实践创新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重新审视与解读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构成,分析当前辅导员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对策,有利于提升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教育引导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研究能力等核心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层党课是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定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但经调研发现,部分地区基层党课存在"党味"不够、趣味不足等问题,导致学员获得感不强。为此,基层党课要善抓"硬核关键",创新授课内容、形式和方法。党课设置要"因类施教",让内容"合口味"。党课设置要经过充分调查研究,针对不同年龄段、职业、工作时间的党员,提供不同形式的党课。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一些人思想堕落、道德败坏,缺乏职业道德,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及社会丑恶现象的出现,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也使党和政府的威信、形象遭到破坏。为了杜绝上述现象的出现,就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以人为本",创新教育方法。职业道德教育是把"以人为本"思想与各行各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重要途径,是把共同理想同各行各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同个人的职业理想和岗位职责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受教育者职业观念、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坐后排"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成为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因素。课题组经实证研究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坐后排"现象较为普遍,该现象的成因在于学校教学管理有偏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导性发挥不够、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性不强。应对这一现象,学校管理部门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给予支持与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增强职业素养,大学生要加强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中央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度出发,提出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地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这对新时期思想理论宣传工作有着重大和深远的意义.思想理论宣传工作者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为理论创新服务,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高职人才的培养,既要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遵循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按此要求,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不仅要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更要围绕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在教学模式包括教学路径、内容、方法以及考评等方面,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堂理论教学、日常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2.
正以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为目标,以跨专业的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为载体,把科学精神、人文素质、职业精神、职业素养有机融入受教育者意识、知识、技能、道德、行为培养之中,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认识与实践、科学与人文、理性与情感、健康体魄与健全人格、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职业素养的高度和谐统一,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即可称之为"绿色人才"。培养绿色人才,是各林业职业院校弘扬生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把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职业发展后劲以及永葆高职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思想政治保证。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践中,以促进正确的职业认知为前提,以培育深厚的职业情感为基础,以培养进取的职业精神为依托,以养成勇于担当的职业责任感为保障,以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为动力,逐渐养成学生"立业为国,执业为公,恪尽职守,服务为人"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职业守则的20字要求可以划分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三个层次。高校辅导员职业守则内化的过程是一个从规约到自律的转化过程,其中辅导员较强的专业素质是必备条件,深厚的文化修养是重要条件。高校辅导员职业守则重在立德,以德修身、完善职业人格是辅导员职业守则内化的源头性工程。当前需要通过积极的教育与管理实践,将职业守则内化为辅导员的道德自律与理想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从而有效实现辅导员职业人格的完善与提升。  相似文献   

15.
"全人教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观念,其将社会价值与人的价值并重,在追求健全人格的基础上,希望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有素养的和谐发展的"全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全人教育理念具有极高的契合度,二者共同指向人终身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因此有必要构建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体系。本文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4项主体活动+12项辅助教育=16项预期目的"模块设计为例,着重阐述该模块设计的推动模式,并分析其在促进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以促进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地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活动,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内在要求,是新闻战线具体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切实加强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决策。全省新闻战线要认真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迅速行动起来,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公布自律公约,使这项活动逐步有序地开展,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一、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切实提高对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信仰是一种狭义的教育信仰,是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践活动及其在个体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教育行为的根本准则。与教育信仰一样,它具有三维立体结构:教师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确认、情感体验和行为追求。教育信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经师"走向"人师"的力量源泉,从职业上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精神动力,从"有限"走向"无限"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引领是新时代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文章提出"立德铸魂,引领美好人生"的思政工作引领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这一理念,从构建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创新多方平台、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制度保障等四个方面来发挥思政工作引领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成长关系着"三全育人"的实效。运用结构功能主义的AGIL框架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发现"职业禀赋""职业权威""教育规范"和"职业文化"分别履行了社会支持系统适应、目标达成、资源整合、模式维护的功能。在当前社会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职业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存在危机,需聚拢社会支持资源、重塑职业权威、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力、塑造职业文化以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20.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互依存,法学教育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经之路,法律职业只对那些具有法学教育背景的人开放。但是在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分离与脱节已成体制化。统一司法考试为适应对高素质法律职业者培养的需要、实现法学教育体制重构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