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浅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问题徐燕长期以来,理论界一直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不是商品。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劳动力市场"这一概念,这无疑给经济...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显得十分重要。尤其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不仅是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它也将为我们解决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新的契机和出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现象正是劳动力市场发育的起步和探索。那么,如何看待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健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市场化与经济发展罗隆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劳动力这一能动的生产要素在地区间流动,无疑对于长期处于封闭的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因此发展劳动力市场与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自从《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发展劳动力市场之后,劳动力是不是商品的问题应当说有了定论。然而,至今未形成全社会共识,有些人还存在疑虑和异议。因此,对涉及劳动力商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一“抓住事物的根本”①的研究,以澄清模糊观点,统一思想认识,对于积极主动地发展劳动力市场,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商品的客观必然性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采取何种形式,进一步说,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同物质产品进入消费时是…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报告及三中全会迈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中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加快乡镇企业和其非农产业的发展,为交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为今后农村劳动力传移、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指明了方向。正确的认识、研究和解决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当前一项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本文就福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作初步探讨。一、在业人口产业结构变动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正处在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浪潮中,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济体制。从17年改革的实践来看,劳动力市场问题不仅制约了企业改革的进程,也是我国整个市场体系中的“短板”。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劳动力市场的充分发育和发展,对于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加速实现二元结构的转换,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以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节约活劳动等方面,都有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如何加快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做一些探讨。一、劳动力市场与其它生产要素市场共性与特性。(一)劳动力市场与其它生产要素市场的共性所…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建立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劳动力市场包括哪些内容?它的运行条件有哪些?在这一系列问题上,人们仍有不同的观点.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理论问题综述舒亚清一、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商品?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商品”一直是个敏感问题,过去理论界对此讳莫如深,近来讨论渐趋活跃,主要有三种观点。1、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不是商品。传统理论和实践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市场的建立给我国劳动关系带来了巨大变化,但在这一巨变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就是劳动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只有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推动我国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健康发展。 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带来了我国劳动关系的巨大变化 劳动力市场的建立,特别是《劳动法》的实施给我国劳动关系带来了巨大变化,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 一是种类多样化。我国《宪法》确认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经济成分  相似文献   

10.
吕福明在7月31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撰文介绍: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坊说,当前,我国劳动力转移已出现重大拐点。拐点之一,就是从二元经济结构转向一元经济结构,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开始枯竭,变成劳动力市场比较均衡的配置。在这个转折点之前,一分钱工资不涨,也能源源不断供给劳动力。但是到这一点以后,如果不加强、不提高激励手段,不提高工资、提高福利,不改善工作条件,不减少死亡和伤害,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存在条件和社会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还会存在劳动力市场?它和资本主义劳动力市场有什么本质区别?这是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一、典型形态的社会主义不存在劳动力市场 众所周知,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劳动力市场了。然而,现实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预见相反,是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预见错了?不是。要正确判断二者都合乎事实,必须分别讨论二方面的问题:第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预见的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劳动力市场的社会主义的历史特征是什么?由什么条件决定?第二,现实社会主义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劳动力市场的历史特征是什么?由什么条件决定?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劳动力是否具有商品的属性,是否应当建立劳动力市场,这是经济学界争论比较多的一个理论问题,也是关系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一个实践问题。我们从本市党校系统关于这个问题的学术讨论会的论文中,选编了本篇和另外两篇不同观点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回答的是生产关系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劳动力是否进入市场回答的是劳动力资源是用计划调节还是用市场调节的问题劳动力是不是商品,是区别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劳动力是商品,劳动者以雇佣劳动者的身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这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劳动力不是商品,劳动者以共同主人的身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而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刘宝合,毕京福山东的劳动力市场建设是随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起步的,尤其是进入90年代,市场建设的步伐加快。从总体上看,山东的劳动力市场建设逐步规范,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初步显示,促进了各项...  相似文献   

15.
我国80年代曾经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是商品问题进行过讨论,那次讨论对于正确地认识这一问题起了开拓性作用,但是不能不承认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是一“悬案”。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已经确立,各地劳动力市场已在开始建立,这就为从理论上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条件。应该是鼓起勇气如实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仍然是商品的时候了。一、承认劳动力是商品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何达到二者均衡以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和谐稳定是我们一直探索的方向。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具有特殊性,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以及内部劳动力市场过于安全和外部劳动力市场过于灵活的现状,为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我们应坚持统筹兼顾,多管齐下的方针。把打破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状态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所有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增强劳动技能作为工作重点,同时改变体制内劳动力市场的僵化状态,加强对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保护引导。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农村劳动力分配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毛泽东农村劳动力分配的战略原则,探究了这一思想的宗旨,解析了毛泽东对”农村劳动力不足”和”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的解决方式,提出了这一思想对当前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的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市场缺陷为国家调控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内在依据。随着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分配不公、就业歧视等劳动力市场缺陷在我国表现得愈益严重,加强我国劳动力市场调控势在必行。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调控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为此,必须采取加强劳动力市场供求调控、健全工资调控体系、完善失业调控体系、实行更加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等对策,切实加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调控。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  劳动部李伯勇部长最近在全国劳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迫切需要。它关系到劳动工作的各个方面,是劳动体制改革的主线,是建立...  相似文献   

20.
桂华 《理论与当代》2008,(11):35-39
经济学家在分析劳动力市场上两性的差异时,会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入手。一般认为,劳动力市场供给方面,两性收入差异主要是生产率差异引起的。影响生产率高低的相关因素有个人受教育程度、对工作的偏好、工作经历等等。需求方面,两性收入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市场上存在性别歧视行为。本文将对现有的研究劳动力市场上性别歧视的经济理论进行梳理,并介绍各国在消除劳动力市场上性别收入差异的政策,旨在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辰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