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06年1月12日,中国正式批准了《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批准该公约将进一步明确国家在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方面的责任,促进我国建立和完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推动我国构建完整的反就业歧视机制,培育和提升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和平等观念,将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就业歧视救济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歧视问题在中国现阶段的劳动者市场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歧视形式可谓五花八门,相当比例的劳动者遭受过就业歧视,但寻求救济者则甚微.对就业歧视救济路径的反思揭示出,看似多元的现行救济体制,对于劳动者来说是一种成本高昂但收效甚微的奢侈的“义气之争”,令绝大多数受歧视者望而却步.因此,建构以行政救济为主导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救济制度格局是完善平等就业制度,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一种可行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实务中,就业歧视纠纷的司法裁判标准并不明确。集中表现在对就业歧视的定义、特征和表现形式等基本问题缺乏统一的认识;就业歧视案件的案由不统一;就业歧视的构成要件不明确和举证安排不合理。对我国就业歧视司法裁判标准的构建应在平等原则、权力倾斜配置理论和利益衡平理论的指引下从如下几方面展开思考:主体资格、歧视禁止行为、受保护特征、主观意图、可比较对象、正当化事由。  相似文献   

4.
论消除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国家担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农民工就业歧视是一种制度性歧视,消除农民工就业歧视是国家的国际法义务。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多管齐下,但国家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将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是制定政策框架,还是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无论是对农民工搭建公共就业服务的平台,还是营造平等对待农民工的社会环境,都离不开政府。农民工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要求国家出面加以统筹研究解决。因此,反农民工就业歧视,国家仍要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不少国家在促进男女就业平等、保护女性经济权利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但经济全球化也给女性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带来新的挑战。 一、从立法入手,赋予女性平等的就业权利 目前已有一套国际标准,规定男女应平等获得就业机会,消除职业隔离,禁止性骚扰,同工同酬,受到虐待的妇女能得到赔偿。 一些国家通过立法,保护妇女平等的就业权利。日本 1997年修订《平等就业机会法》、《育儿假和照顾家庭假法》,禁止雇主在征聘、雇用、派任和升级方面歧视妇女,同时废除对18岁以上妇女在加班、节假日工作或夜班方…  相似文献   

6.
2006年1月12日,中国正式批准了《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第111号公约).5年来,中国社会在促进工作中的平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和进步?以第111号公约审视中国反歧视的制度建设,目前,中国在反就业歧视,促进工作中的平等还存在不少问题;促进工作中的平等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黎建飞在《工人日报))2007年3月28日撰文,对就业促进法立法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1.禁止就业歧视,保障平等就业。就社会成员而言,公平的就业机会包括得到职业培训的机会、得到就业的机会以及获得平等的就业条件。就业平等是开放性的全方位的平等。以劳动报酬为例,一个人虽然找到了工作,但在该项工作中得到的劳动报酬却低于同岗位的其他人,则其就业仍然是不平等的或者说是被歧视的。这种不平等更多地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弱者、供给过剩的劳动类别中.如大学生就业中的“零工资”现象、用人单位利用试用期条款实现差别工资等。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就业歧视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凸显了市场调节失灵与政府管制缺陷的两难境地。而作为解决社会经济领域问题的经济法正好体现了国家渗透市场的理念,这恰好是以市场与政府的互动结构作为自身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通常机理。因此,运用经济法的这一机理来解决就业歧视问题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的制度构建设想,为就业歧视问题寻求解决之道,最大限度地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就业歧视现象也日益盛行、形式多样.就业歧视是对法律的公然践踏,不仅侵犯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成为建立和谐社会一个很不和谐的音符.因此,保证公民的平等就业权,消除就业歧视,是推动我国法治化进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性别……不同而受歧视。在我国人才市场与世界接轨的今天,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性别歧视、容貌歧视、年龄歧视等等形形色色的就业不平等现象。有关人士指出,就业歧视的现象不容忽视,尤其是我国入世后进行人才市场的规范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与 WTO的一些基本原则有相抵触之处。  相似文献   

11.
系统考察女性劳动者选择非正规就业的因素,不仅对揭示其非正规就业选择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其权益保护也具有深远影响。本研究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分析女性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因素,并考察影响非正规就业女性选择不同就业身份和职业类型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女性非农就业的主要途径;户籍等个体特征、家庭中子女数量等家庭因素以及所在地区等对女性劳动者非正规就业选择有显著影响,而人力资本不但对女性非正规就业的选择有显著影响,对其就业身份和职业类型的选择也有显著影响。研究建议:应完善非正规就业政策,结合影响女性非正规就业的因素制定措施保障其合法权益,提升女性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进而提高女性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2.
During the first thir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several women joined associations to promote legal reforms. Between 1917 and 1934, the Cuban Parliament passed laws regarding women’s legal status, therefore challenging the traditional relations between state, Church and family inherited from the colonial period. Although the Constitution of 1940 incorporated these measures, Cuban women barely took part in state institutions, but their increasing presence in public affairs marked a turning point in their social status. A few women were appointed as Cuban representatives t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political parties set up female auxiliaries. Moreover, several women’s associations worked for peace, demanded improvements in the healthcare system, took action towards enhancing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and pushed for effective reform of the Civic Code in order to provide equal rights for men and women. African-Cuban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these organizations was limited due to discrimination and they in turn set up their own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13.
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保护对外承包工程外派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外派主要包括自有员工外派、对外劳务合作外派和项目分包外派三类用工模式。通过 对司法裁判案例的分析发现,在招工、用工和维权、定责的环节中,外派劳动者的权益因非法中介的存在、违 规分包转包、司法救济途径不畅、责任主体不明等而受损。针对上述困境,我国应当落实违法招工的法律责任, 加强对违规分包、转包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明确外派劳动者的权利救济路径以及雇主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14.
我国禁止就业歧视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对和禁止就业歧视是促进就业的突出和重要的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大背景下,对就业歧视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禁止就业歧视法律规范存在诸多问题,建议采取制定《反就业歧视》,成立专门解决就业歧视问题的机构,确立工会在反歧视中的职责,加强国家和政府责任等措施禁止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15.
平台用工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具有劳动法讨论意义的是组织型平台,包括基于劳动合同的模式和非基于劳动合同的模式,后者是法律关系定性争论的对象。此种非基于劳动合同的平台用工模式不同于常规劳动关系,在劳动过程中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平台控制与劳务提供者自主,不符合现有从属性标准,不成立劳动关系,在现行法中属于民事非典型合同中的混合合同。此种平台用工在当前"从属性劳动—独立性劳动"构成的"劳动二分法"框架下不能实现有效调整,给予劳务提供者的权益保障不足。问题的成因在于劳务提供者的学理定位是"类雇员",此种平台用工的本质是承揽合同社会化,属于"劳动二分法"下的制度空白地带。因此,应根据此种平台用工中劳务提供者的社会保护必要性,构建介于民法与劳动法之间的"类雇员"规范体系,推动法律对社会劳务给付的调整框架从"劳动二分法"向"劳动三分法"转型。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而消除就业歧视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通过梳理就业歧视 相关文献,结合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的主要类型及表现,分析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及对就业市场的影响。研究发 现,随着社会发展就业歧视类型逐渐多样化,出现户籍、性别、年龄、健康等歧视,也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 人力资源流动不畅、劳动者不公平感加强等危害。研究建议,我国应完善相关就业法规,维护就业者合法权益, 打造公平公正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采用单一的司法实施机制,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就业歧视本质上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而非个体利益冲突。反就业歧视法客观存在着群体化个体利益和群体化社会利益两种法益。反就业歧视法有群体化个体利益实施模式和群体化社会利益实施模式两种,两种模式都突破了传统私法个体利益实现机制和传统公法公共利益实现机制,通过多元综合实施机制来维护群体化个体利益和群体化社会利益。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应构建多元综合实施理论,建立包含行政实施、社会实施、个人实施三种实施机制在内的多元化综合实施体制,维护群体化个体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8.
研究使用北京市"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对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应对举措"专题数据和调研访谈,描述了从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现状,并从工会角度提出面对新就业形态的思考和应对策略。新就业形态带来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也造成了平台从业者权利不平衡、劳动权益保障缺失、工作稳定性下降、传统劳动法律体系不适应、工会应对不足等问题。从工会角度出发,应对新就业形态的主要策略包括反映平台从业者的诉求、及时介入平台劳动争议、努力帮助提升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就业质量、推动劳动法律体系向新就业形态从业者拓展等。  相似文献   

19.
Historically, numbers of women complainants in rape trials have been regarded suspiciously, or prejudiced in that their credibility has been seriously called into question, or undermined, both from within and outside the courtroom. Arguably, public and legal perceptions as to the expected conduct and behaviour of the stereotypical rape victim have been grounded in the belief that genuine women who allege rape should act and portray themselves as unequivocal victims. This suggests that the contemporary construct of the female rape victim and her associated stereotypical image should be considered not solely as a legal derivative but also within a wider cultural contex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historical influences that shaped the cultural construct operating in the U.K., in particular, the societal and legal attitudes of the mid-Victorians towards women and sexual violence, creating an historical mystification around the construct of the female rape victim and the crime of rape itself. Reference is made to a number of cases reported in The Times newspaper between 1850–1885 which underline the requisite portrayal of the rape complainant as an unequivocal victim. It is argued that the relocation of this historical and socially constructed mythological imaginary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law and the trial process has disproportionately contributed to the modern scepticism which surrounds the female complainant.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