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口是构成劳动力的基础,生育政策调整下生育水平变动引发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动,从而对劳 动力市场尤其是劳动力供给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在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和演变、劳动力供给的状况与 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视角探讨全面二孩政策与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关系。总体来看,全面二孩 政策对政策实施后前十五年女性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影响十分有限,而从长远来看,对我国未来的劳动力规模 有一定的补充。另外,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发展背景下我国未来劳动力需求主要是质量和结构而非规模。因此, 进一步减弱了生育政策调整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后果。  相似文献   

2.
正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仅仅20天后的5月31日,中共中共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是中央面对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所做出的积极应对。三孩生育政策的出台,不仅影响着广大育龄人口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更影响着承担人类繁衍过程中怀孕、生产具体任务的广大育龄女性的生命历程。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刊发了两篇相关的研究论文,作为一种积极的探讨。李芬博士的论文从生育与性别比较的双重视角,重点考察了生育政策调整过程中年轻父母所面临的工作家庭冲突。通过对全国12城市育龄人群的调查发现,城市年轻母亲的工作家庭冲突要高于父亲。双向冲突上,父亲的“工作-家庭冲突”较高,而母亲的“家庭-工作冲突”较高。而且,工作家庭冲突对年轻父母的工作、家庭、身  相似文献   

3.
人口问题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面临的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中国超前的人口转变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进入新时代,人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升为我国人口发 展的主要矛盾。因此,要进一步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 对人口老龄化,从多学科、多层次、多维度研究完善人口政策体系,探索人口发展道路,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是我国进一步优生优育的重大 举措。本研究通过考察“三孩政策”的历史背景与现实依据,认为进一步优生优育的重大举措符合我国现阶段 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是对中华传统生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落实进一步优生优育的重大举措, 当务之急是完善“三孩政策”的保障机制,在全社会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良好生育文化。  相似文献   

5.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是中国生育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研究该政策的实施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设置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生育水平可能的变化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规模的影响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生育政策是否调整,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都将呈现出2030年前缓慢下降、2030年后快速下降的趋势。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2030年后劳动力的供给规模,对减缓劳动力快速下滑的势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总趋势无法扭转。因此,未来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应当更多地从人口结构、养老保障、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等其他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这一政策是继"单独"二胎政策之后,在人口政策方面又一重大调整。在全面开放二孩这一政策变化形势下,女性生育意愿及影响生育意愿空间发生了变化。目前研究发现女性生育意愿水平较低且比较稳定,理想生育子女数目和意愿生育数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对性别的偏好不断减弱。经济因素不再是影响女性生育意愿的首要因素,女性的权益受保护程度排在首位,成为影响女性生育意愿的第一因素,其次为经济、家庭和社会等因素,在生育问题上女性的权益保护问题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生育成本是阻碍公民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在“三孩”政策出台之后,其影响将更加明显。研究认为, 作为降低生育成本的主要措施,我国当前的生育保险制度在公平性、法治化、待遇水平和责任分担机制等方面 均有不足。为了促进国家人口政策目标的实现,有必要对生育保险制度进行“普惠化”改革。同时,由于具有 坚实的物质基础、法律基础和政策基础,这一改革路径也具有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建议,应当以“社会共同责任、 普遍性、奖励性”三大原则为指导,对生育保险制度在主体、缴费和待遇标准等方面进行适度改革。  相似文献   

8.
从独生子女政策、二孩政策再到三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引发了社会各领域的“蝴蝶效应”。本研究在生育与性别比较的双重视角下,重点考察了生育政策调整过程中年轻父母所面临的工作家庭冲突及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从多维度剖析了其影响作用机制。同时,基于我国的现状,对三孩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反思,并就家庭友好政策及其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启发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山 《工友》2011,(4):28-28
任何国家制定的法律都是与其国情结合在一起的,法律与国家的现实状况密不可分。俄罗斯、北欧等国家有宽松的生育政策,因为人家多年来人口都是负增长,政府当然鼓励生育,且多生育还有奖。  相似文献   

10.
2021 年,中国正式实施三孩政策,并提出要完善三孩政策配套措施。由于我国女性就业率居世 界前列,三孩政策下企业用工成本上升与女职工生育保护之间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基于全国工作场所产假及 哺乳期女职工权益保护问卷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资料,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工作场所生育保护相关法律制 度的基础上,对深度访谈和调查问卷加以呈现和分析,并对完善我国产假和哺乳制度及其配套设计提出政策建 议:在全社会植入生育保护的理念;全面评估和改善我国的生育假期制度;发挥政府、雇主和工会三方机制作用, 落实工作场所生育保护;适应女职工哺乳需求,创新工作场所哺乳保护。  相似文献   

11.
生育政策调整会影响女性生育率和劳动力市场参与率,进而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影响。本研究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年数据,分析不同子女年龄对女性劳动力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对女性的劳动力市场参与有一定的阻碍效应,这种阻碍效应会在儿童进入正式学龄阶段后逐渐消失;其中,0—3岁子女对女性劳动力市场参与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对农村女性的负向影响大于城镇女性。因此,为了进一步促成我国生育政策调整目标的实现,需要完善我国女性生育支持行动策略,在推动0—3岁儿童照料支持体系建设的同时,更要关注城乡社会托育服务体系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退休政策通过影响劳动力的投入和养老负担对社会产出和就业人口、退休人口的福利水平产生影响,因此要对退休政策进行调整须进行较为充分的经济论证。研究对单人经济的退休年龄分析显示:存在一个基于个人一生效用最大化的“最佳”退休年龄,可合理平衡一生总产出和退休后的休闲。同理,一个多人经济社会也存在一个平均的“最佳”退休年龄。研究的结论如下:现有的退休年龄政策背景下,中国将面临日益沉重的养老负担,说明中国的退休年龄政策亟须调整;延迟退休年龄至少在长期对就业无负面影响,且可增加GDP:将暂时多余的社保基金用于金融投资无助于社会养老负担的缓解,养老金空账运行并无问题。为完善中国的退休政策,研究提出适时延长退休年龄、提高养老金标准和降低养老保险费率、对职工上缴的养老保险实施记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劳动与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与思考的核心问题,人的幸福是二者统一性的现实体现, 人类社会共同体的构建必然经由劳动而得以完成。马克思从劳动本体论出发,通过对劳动的定义和异化劳动的 批判,阐明了劳动哲学之质,并借由劳动与人自由的权利、自我的确证与发展的需要,表达了劳动幸福的价值 旨归。在此理论前提下,以劳动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逻辑起点与人类社会共同体历史构建的基本依据,通 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将人与人之自我同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统一性关系历史地构建起来,从而实现全部人对幸福的原初追求,使人类社会成为幸福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之一,其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刻影响。本研究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合改革开放后以往人口普查数据和分年度人口数据,分析了我国劳动力结构的演变规律及可能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40余年来,我国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开始面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抚养负担加重、劳动力地区分布不均等问题,由此引致了消费需求、储蓄率、投资需求等降低的不利影响。但同时,劳动力结构变化也带来一定发展机遇,包括倒逼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素质普遍提升、劳动工资水平持续提高等。研究认为,在"十四五"及未来更长的时期里,应抓住劳动力结构变化带来的机遇,主动迎接挑战,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战略意义。本研究运用修正的“渐进—多源流理论”分析了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研究发现:劳动教育的不良指标、负面的政策反馈、焦点问题和事件构成问题源流;执政理念和价值选择、民意表达构成了政治源流;领导核心的推动作用、专家学者的政策建议、地方探索和经验、网络媒体的助推形成政策源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讲话打开了政策之窗。研究认为,在有限理性视野中,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的制定是一个渐进调适的过程,中国语境下本土化因素对各源流产生重要影响,各源流渐进性明显,要关注网络对各源流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强化政策执行、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背景下,女性的生育意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影响女性生育二孩意愿的因素和女性权益的保护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应用马尔科夫模型分析预测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和选择影响生育意愿因素之间的转移概率。通过概率推测出女性身体健康为影响生育意愿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经济因素,与以往研究相比,经济因素不再是面对生育问题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新时代的生育观点已经发生改变,身体健康状况和女性的权益保护备受关注。根据模型的分析结果提出:女性权益适度保护;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二胎配套措施;大力推动诚信服务业的发展,营造环境友好型工作氛围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育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回眸历史,中国百年劳动教育的发 展经历了萌芽起步、探索推进、稳步发展、创新飞跃四个阶段,分别呈现出为政治动员服务、为生产建设和阶 级斗争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素养教育服务的价值侧重。总结百年历史演变,劳动教育在发展完善过程中, 始终将党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将时代的迫切需要作为发展方向、将多样的教育形式作为重点要求,这为 劳动教育的继续开展提供了借鉴。展望未来,在剖析劳动教育发展的复杂形势和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应明确劳 动教育的地位、确立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坚持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本质底色、构建多方共育的教育格局, 从而发挥劳动教育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培根、筑基、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