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调查显示,94.5%的人认为微博正在方方面面改变和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有人把这种由微博以及“微传播”“微信息”“微交流”等概念共同推动的信息传播和社会领域的潮流称为“微革命”。的确,微博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在重构着舆论传播新格局,也无可避免地引发了“微”道德的探讨与争鸣,微博唤道德,时代呼唤“微道德”,人们更期盼通过全民”微道德”,掀起中国人拯救道德的热潮!因此,本刊在微时代推出本策划。  相似文献   

2.
微博、微信、手机APP等的出现标志着微时代的到来,微时代改变的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速度,更重要的是组织和个体观念的转变。公益组织应积极适应微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借助微时代的信息工具为大众服务,以大众需求为核心,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提升服务的针对性,更为细致、具体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3.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3,(15):10-13
如果说网络问政是一辆高速奔驰的汽车,那么它就是前后驱动:思想引领和技术支撑。微博和微信两种新的网络技术的产生,让汽车载着整个社会不经意间已经驶入“微时代”。如果说2010年是微博元年的话,2011年则因为政务微博作为一支新生力量,成为网络问政的重要平台和渠道,被媒体称之为“政务微博元年”。2012年,政务微博大行其道;2013年微博仍然强劲,但已然面临微信的挑战。无论是晋中市公安局,还是肇庆市公安局。他们试水微信,并非要取代微博等其他网络问政平台。而是多一条联系外界的途径,进而改变沟通方式。技术进步倒逼观念更新。在网络问政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观念更新必将推进社会制度改革,这也是我们本期策划的题中之意。本期关键词:问政“微时代”  相似文献   

4.
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领域,带来与之相关联的技术发展与创新、网络平台与应用,比如微博、微信等。从微博到微信,网络上这股方兴未艾的“微旋风”,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交方式,也深刻影响着社会舆情和党群生态。  相似文献   

5.
过去,公众与很多新闻事件和新闻当事人之间是有距离的,远离新闻现场,与新闻当事人隔着很远的距离,无法从第一现场得到消息,而只能依赖媒体记者的报道——通过报纸或广播电视这些“媒介”了解到事实和真相。而新媒体的崛起则打破了这种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很多事件上,公众无须依赖“媒体”这个“中介”而可以直接接收各种信息,公众与新闻事件间越来越没有了距离感。很多事件,都是源于微博的策动,话题和线索从微博发起,起于微博,兴于微博,以微博为主战场,新闻当事人和主角都通过微博发布信息,网民也通过微博围观了解事件的进程。这样的自媒体传播格局,似乎使传统媒体的存在变得多余。微博就是第一现场,公众在围观中可以直接看到当事人的诉说和事件的进程,而无须多此一举地再借助传统媒体的报道。典型如近来微博的一系列反腐事件,传统媒体的报道多跟着微博走,人们在微博上可以看到比传统媒体直接和丰富得多的信息。公众与新闻现场和当事人没有了距离感,是新媒体赋予公众的一大福利,但对公众的媒介素养也是很大的考验。起码考验着公众在无距离地面对一个让自己义愤填膺的信息时,如何克制激情和冲动而作出理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现代信息技术的革新进步,在逐步改变传统社会治理方式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公安工作发展进程,微博、微信等新兴互联网工具平台在公安社会管理领域被广泛应用。当前,公安机关“微警务”的整体发展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理念、投入、建设、应用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公安机关应促进“微警务”在已有实践上的进一步完善,搭建“微平台”,实施“微治理”,关注“微轨迹”,落实“微举措”,影响改变公安机关现有工作模式,带动公安工作实践层面发生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7.
于新恒 《现代领导》2001,(12):16-17
20世纪70年代初,人类社会发明了第一台微电脑,标志着一个以“信息集成”为基础,在信息智能主导下进行网络化生产时代的诞生。嗣后20余年的数字化信息革命,更使人类社会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由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信息时代的到来,开启了人类社会的新生活。它不仅使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经营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而且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尤其是领导者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形成了新时代的领导信息观。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清远市委宣传部尝试宣传工作创新,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成立集舆情监控平台、网站展示平台、微博微信发布平台、“微访谈”平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媒体中心,从“微”世界中的“微”元素裂变出现实社会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出现后,媒体从一个高门槛的专业机构操作,逐渐变成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自主地发布信息、传播信息。以QQ空间、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工具蓬勃发展,使媒体变得越来越个性化、个人化,每个人发言的自由空间也越来越大。近年来,更是形成了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媒介时代,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这种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使得新闻自由度显著提  相似文献   

10.
阶层协调是社会和谐的轴心。中国的阶层分布怎么样?社会少不了分层,阶层是执政党的第一政治资源。阶层之间的矛盾在执政党面前,是考验执政能力,检验执政理念,优化执政方式的难得机遇,也是可贵的执政资源。一般说来,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布以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为佳,可我们的情况怎么样?有观点认为,“中国现阶段的中间阶层的规模大约只占就业人口的15%”,  相似文献   

11.
陆坤 《今日上海》2011,(8):28-29
“微时代”悄然而至,以微博等工具为传播媒介,微电影、微小说、微剧本等纷纷粉墨登场,以海啸般的速度席卷网络,用短小精炼且切中要害的表达不断冲击人们的眼球。  相似文献   

12.
如何做好高校信息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杰 《新东方》2007,(11):43-45
信息自古以来就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各个阶层的人所看重。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信息对当代人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更加深刻,信息的价值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充分体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说信息价值连城一点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13.
张建军  黄伟清 《群众》2012,(7):66-67
互联网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渠道,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舆论场。微博更是一个集信息、观点和民意为一身的舆论平台,成为百姓参政议政的重要工具。能否善于运用互联网平台,已成为考验各地区、各部门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微媒体正在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政府应借助微媒体,积极维护自身良好社会形象,引导网络舆情,增扩与公众的联络途径,推行依托微媒体的建言、监督机制,加强与民众的互动,营造融洽、良好的互动氛围。  相似文献   

15.
程文凤 《传承》2013,(3):110-112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作为新兴的信息平台,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交流和沟通方式。在这个“微时代”里,“微侵权”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对微博著作权保护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4月10日,南京市政协"@议政金陵"官方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正式上线。开通的当天,新浪微博已有超千位粉丝,南京市政协迎来了"网上议政"的崭新微博时代。微聚群言,博纳众长。为提高政协工作的开放度、透明度,  相似文献   

17.
“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时代”是一个蕴涵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1]本文紧紧围绕“微时代”这一特定的社会背景,深入分析“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存在的困境和不足,及“微时代”给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启示,探索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创新教育平台等举措,试图构建利用“微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包莉秋 《求索》2013,(7):226-228
以"微博"、"微信"等为表现形式的无"微"不至的微时代文化,以其传播的开放性、即时传播的交互性及资讯发布的片断化与不完整性等文化特质,在给人们带来技术、信息便利,实现信息共享与交互,提升信息的传播与加工速度的同时,也伴生着由信息安全、信息泛滥所带来的道德、审美、情感、意志的迁移与异化。鉴于前者,有必要对微时代的文化特质及其传播机制予以客观、冷静的思量;鉴于后者,更有必要对微时代的资讯加工及文化传播回归以求真、向善、唯美的范畴,实现文以载道、以文化民,让微时代的正能量真正充斥于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和每一位参与者的脑海心际,让置身于微时代的每一个体受到"微辐射"的同时,也在系列冲突中进行自我调适,以保证个人精神世界的不断丰富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这不仅是一个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走向问题,更是一个事关人类精神家园的归宿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电子政务》2015,(1):59
2014年12月25日,新华网发布《2014年全国政务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全国各级政务新媒体活跃度继续提升,内容更加趋向于多元化,风格更加亲民,互动更加明显;包括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APP在内的政务新媒体,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发布权威信息、加强政民互动、引导网络舆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告对2014年全国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和政务APP的运营成长情况进行了统计:1政务微博。2014年,"微博国家队"在各大微博平台中均成为传播最为活跃的第一梯队成员,截至2014年11月底,中国政务微博  相似文献   

20.
浮世绘     
《民主与法制》2013,(13):5-5
新媒体构建救援“微平台” 雅安地震发生后,新媒体在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膈。截至4月22日零时,以“四川雅安地震”为话题的微博已达7000多万条,各大门户网站、论坛等均发起实时播报,并开通网上寻人与捐款专区。由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构建的“微救援”平行,使救援史为高效和透明,体现了民间力量的发育和公民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