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检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的政治改革问题。纪检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可以从反腐败、政党转型、政治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纪检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成为政治改革的试验场,为中国政治发展提供动力机制。在现行制度空间和资源约束条件下,权威主导是推进纪检体制改革的最优选择,权威主导模式契合了转型中国的政治发展特征和中国政治权力的运行特点,自上而下地为纪检体制改革提供顶层设计、执行策略和行动示范。推进我国纪检体制改革应走反思性改革和伴生性改革相结合的道路,以问题为导向,告别单向性改革,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改革方法,立足于政党转型和政治发展对纪检体制改革进程进行统一协调。  相似文献   

2.
要情播报     
中国将从实际出发推进汇率制度改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6日在北京会见美国商会代表团时说,中国将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温家宝阐明了中国政府的基本立场:第一,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我们一贯的方针,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这项改革。第二,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考虑宏观经济环境,考虑企业承受能力,考虑金融改革的进度,考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同时,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汇率改革也要考虑对周边国家、地区以至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第…  相似文献   

3.
李莲  武晟  李凯 《桂海论丛》2021,37(1):37-42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思想武器,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更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在空间维度上,要在彰显中国特色的基础上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时间维度上,要在把握时代脉搏的过程中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主体维度上,要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实践中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4.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民族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与之相应,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也经过了初步探索、稳步推进和日趋成熟三个阶段。新的历史时期,以文本学的研究方法深入经典理论的思想逻辑,积极拓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的不同学科空间,当有助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新书架     
《上海人大月刊》2013,(7):53-53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本书编写组/编著新华出版社出版李克强同志在年前强调,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近日,李克强同志在上海、江苏等地考察再此强调,通过扩大改革开放来释放发展红利;用改革的最大红利来惠及最广大的人民。"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热议的话题。本书围绕"改革是最大红利"这个主题,通过凝聚改革共识、推进全面发展、改革惠及民生、改革红利专家谈四大版块,论述了要用健康心态凝聚改革共识、要有勇气和智慧推进发  相似文献   

6.
文化     
《民主与法制》2020,(2):25-25
新时代政法改革是构建开放型政法工作新格局的迫切需要从司法改革到政法改革,是法治领域改革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标志着法治领域改革迈人新阶段。新时代政法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平安中国的必由之路,是构建开放型政法工作新格局的迫切需要。这场改革是由党中央统一部署推进的重大改革工程,是政法领域的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革命。  相似文献   

7.
葛兆强 《长白学刊》2013,(2):101-108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但是,近期的改革力度明显放缓,一些领域的改革进入了疲劳期。未来时期,中国金融改革的重心应定位于制度改革,而制度改革的推进有利于金融发展中诸多问题的解决。正确地处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国际化,正确引导影子银行的发展是近期推进中国金融发展需要注意的四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概括了中国替代型改革战略的六种替代模式,提出并分析了替代型改革战略推进渐进式改革模式的四种机制,同时指出了替代型改革战略对推进渐进式改革模式的局限性。提出“后改革时代”中国所面临的最主要的改革任务是消化掉“体制硬核”问题,进行改革战略的转换,实行不同于“替代型改革战略”的、能够适合改革攻坚任务的新的改革战略。  相似文献   

9.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推进美丽甘肃建设的重要举措。基于近年来甘肃省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进一步优化的总体思路,即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个决策纬度,提出了推进国土空间开发的对策选择,主要是: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政府、企业、个体"三大主体等。  相似文献   

10.
<正>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的改革一路走来,已经历经35年。改革高歌猛进、国家日益繁荣、人民富足安康、社会和谐安定。中国的经济发展世人瞩目,中国的社会进步前所未有,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改革是中国发展的一把金钥匙。推进国家发展,改革  相似文献   

11.
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本质上是一次全面的结构性转型,其具体表征为通过国土空间治理改革,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由碎片向一体、由单一向多元、由失衡向调和以及由无序向有度的四重转向.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需要依托法治实现对改革成果的固化、对分散立法的整合、对空间权益的协调以及对治理效能的保障.国土空间法治现代化应以良法善治为...  相似文献   

12.
《政协天地》2012,(4):1-1
中国30余年的改革历史已经证明,不改革的中国是危险的、没有出路的。改革从来都是对固有利益的突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将改革全面向前推进。就此而言,“继续改革”已成为目前中国自上而下的全体共识。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视野看,政府依法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国际视野看,政府依法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现实视野看,政府依法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解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一、从摸着石头过河型改革到社会矛盾倒逼型改革随着现代化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中国改革发生了一系列明显变化,社会矛盾倒逼型改革实际已经来临。从改革总的进程来看,中国选择的是渐进型改革模式。与激进型改革模式不同,渐进型改革  相似文献   

15.
<正>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供给方,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主体,2019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更是明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以货运为切入点,结合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实际,研究推进铁路货运供给侧性改革的意义、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一、推进铁路货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一)从国家层面看,推进铁路货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立足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行动细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6.
司法立法模式在中国法治进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泽 《求索》2011,(12):149-151
司法立法模式在中国法治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是司法制度改革中司法与立法交叉、衔接的重要环节。这种模式在中国法治实践中一定范围地存在着,但它的价值尚未在理论界获得合理的认同,面临着很多困境。但是,中国的社会发展、法治建设都为司法立法模式的存在、实践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法治秩序的建构过程中应超越困境,推进中国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7.
刘佳 《青年探索》2017,(5):54-62
全面深化改革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践路径,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是时代的语境、市场的语境和政党的语境。在改革语境下,响应青年自身的发展诉求、促进政党青年组织的转型升级是执政党推进国家社会整体改革工程的内容之一。1978年以来,中共将青年发展问题同国家社会发展的大战略紧密联系起来,以共青团为中介,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领域拓展青年发展的作为空间,中国青年群体也真正实现了主体性发展。近期出台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为新时期青年发展和共青团改革指明了方向,它不仅是一份政治宣言,更是执政党面向未来开展青年群众工作的指导书。共青团组织要主动承担起推动青年发展的历史重任,用共青团的逻辑促进青年发展,使共青团改革的自我转型行动同促进青年发展的社会动员行动结合起来,增进青年发展福祉,让共青团改革的目标在青年发展事业中落地。  相似文献   

18.
殡葬改革是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是一场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和第三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精神,联系山西的殡葬改革工作实际,笔者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作了一些粗浅的思考。一、认清有利形势,提高思想认识,推进殡葬改革中华民族选择土地为自己生命最后归宿已有数千年历史,"人土为安"是中国人。恰守的殡葬观念,平地隆起丘土一直是人们祖祖辈辈安葬先人的既定模式。解放后,坚持唯物主义的新中国领导人把推行火葬、改革土葬列人推进社会进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1956年4月,毛泽…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改革已进行了30多年,如果把中国与苏俄改革作比较,就会注意到,苏联改革是南戈尔巴乔夫这样的少壮派改革领袖推进的,中国则是南“文革”后复出的邓小平这样一批革命时代元老派主导并推进的。这两个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改革命运,很大程度上是南各自的领导人对改革的不同路径选择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梁军 《人民论坛》2023,(20):40-44
以编制改革深入推进机构改革的内在逻辑表现为:清晰厘定职责是机构改革的前提和基础,科学设定机构是构建治理体系的载体和支撑,精确核定编制为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公共人力资源保障。人民性、系统性、战略性、科学性是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编制改革的新特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以编制改革深入推进机构改革,应推进编制改革规范化制度化,推动编制内涵式改革发展,彰显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落实编制改革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