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旅游与生态道德教育——兼论滇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未来周鸿赵丽昆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这种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环境相和谐,并且使后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主要是文化遗产)的机会与当代人相平等。①并且,当代人要为后代...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于八十年代。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之表述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于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基本含义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的发展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主导科学的良性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在发展与环境的矛盾中付出惨痛代价后的智慧选择。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随后这一定义得到全球广泛的接受和响应。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状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在哲学意义上它的基本思想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满足人类的需要;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不应牺牲后代人的需要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使经济发展能够持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5.
徐春艳 《前沿》2004,46(10):78-80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它的提出对法学理论和法制建设有重大影响。传统法律价值侧重于人与人的社会秩序的维护 ,体现当代人的公平和自由 ,忽视法律资源配置的效率 ;而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基本法律价值应重视生态秩序的维护 ,保护后代人的利益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提升效率价值在整个法律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艳  ;李小朋 《传承》2014,(12):126-128
现阶段,随着公众对社会保障产品及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政府在我国社会保障领域应该担任何种角色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借鉴西方福利国家的改革经验并结合自身国情,我国政府应该继续扮演主导性的角色,同时适度引入市场机制,引导企业、非政府组织、公众积极参与,构建一种多元福利供给框架下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更加注重公平的社会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7.
备课卡片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标准 最近,梁言顺在《宏观经济研究》上著文指出,现在学术界有一种倾向,即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作泛化理解和使用,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概念做明确界定。我们说,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的发展需要,也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既影响当前需要,又影响未来需要的要素就是自然资源和环境,其他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技术的等诸要素都是间接的或为其服务的;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就是要求自然资源和环境能够永续利用。在发展的前…  相似文献   

8.
陆杰华 《北京观察》2015,(11):17-19
科学设计居住证制度,一方面既要使其发挥保障流动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权益,解决当前流动人口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适当降低居住证承载的福利水平,避免其成为第二个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9.
张婧 《前沿》2014,(17):155-156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与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日益增多,农民工在大城市的社会保障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绝大部分农民工没有权益享受城市社会保障的优待,并且生存现状不容乐观。而大城市拥有众多相对公平的机会与包容并蓄,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本文通过对当前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城市生态复合系统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子系统。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指这三个子系统协调发展、平衡发展,从而共同促使城市生态复合系统的发展,使城市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所需要的资源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追求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相互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一种发展。因此,只有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化进程中强化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为邦 《中国减灾》1996,6(4):10-14
在城市化进程中强化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陈为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九十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逐渐形成共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样一种观念,即可持续发展观念将成为跨世纪发展的基本观念之一。我国“九五...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公平性、持续性及共同性是其基本原则。人类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环境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健全和完善环境法律制度,建立环保法律体系,保障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草业陈谷所谓“可持续发展”,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解释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包括了公平性、持续性、和谐性、需求性、高效性和升质性等六个原则,但在农业的诸多子行业中,草业是人们知...  相似文献   

15.
更新观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条件薛克媛一可持续发展"是80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含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这一概念的核心是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科...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的效率与公平原则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对于“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其基本取向是左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值得注意的是 ,公共政策的基本取向就在于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所以说 ,公共政策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对“可持续发展”有着莫大的影响。其中 ,效率是一个社会发展性参数 ,一个社会发展的状态、规模、速度大体上都可用效率来衡量 ;公平则是一个社会的稳定性参数 ,影响到社会的基本性稳定 ,它也是政府存在的合法性的基础。就效率指标而言 ,它立足于增产 ;就公平指标而言 ,它能促进社会的协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共政策就必须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谋求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对可持续发展而言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杨晓仙  叶民英 《湖湘论坛》2009,22(6):122-125
土地承包期延长后,由于土地承包起点不公平和对土地调整的限制,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无地农民。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就丧失了与土地相关联的一系列权益。无地农民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缺乏保障倍增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为妥善解决无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完善维护无地农民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障权益的政策制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应优先研究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深入分析无地农民的现状与成因及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从农村实际出发,不断完善无地农民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障权益的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化在“两难”窘境中的持续发展——略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问题李盈可持续发展,英文名为SustainableDeve-Lop-ment,意为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这是当今各...  相似文献   

19.
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发展目的上,必须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发展的内容上,必须不断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的主体上,必须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发展的路径上,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把当代人的利益和后代人的利益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与人类文明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逐步提出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模式。其本质特征 ,一是强调人类在追求生存与发展权利时 ,保持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二是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之时 ,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平等 ,也就是要走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道路。这就要求人们重新研究与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即必须从人类征服与控制自然以造福人类的传统模式向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造福人类的现代思维模式转变 ;从单纯追求经济高速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