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智能+"理念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引入,实现了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和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互联网+"这一理念已在政务、社工、社会组织监管等领域得以推广,"智能+"在政府工作领域得以实现。以社会组织监管为研究对象,探求"智能+社会组织监管"运作机制及其特征,体现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的"灵活性"与"开放性"、过程监督的"全方位"与"透明性"、评估工作的"便捷性"与"科学性"。要使其特征对社会组织监管产生积极影响,必须重视法律与政策、管理责权、技术支持与平台构建这三大板块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智慧政务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实质是将信息高效处置机制引入公共部门政务流程中,进而实现政务透明化、科学化与智能化。我国已有193个城市启动了智慧政务建设。实践证明,智慧政务是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技术基础,有助于推进社会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有助于推进公共部门协同化治理。加强智慧政务建设需要大力发展云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统筹政务发展规划;创新管理模式;构建政务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智慧政务法制建设;建设专业化的政务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3.
基层"互联网+"形式主义具体表现为:政务APP、政务微信群泛滥,一些基层干部沦为"手机奴仆";工作群异化,出现"微指挥""微落实""微满足"现象;政务公众号沦为"僵尸号",偶尔才"冒个泡"。"互联网+"形式主义种种,不仅破坏基层政治生态,而且消解政府公信力。基层干部要有"触网入云"的创新自觉,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让"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国家区域化电子政务统筹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建设的矛盾状态和真空状态日渐突显,政务信息化与"五个统筹"的矛盾日渐突出,区域间及区域内的失衡最为明显。本研究集整体与个体分析、宏观与微观视角于一体的方法论为手段,采用归纳法、比较研究等分析方法,分析了区域化电子政务统筹发展的战略意义,以区域化电子政务统筹发展约束机制为导向,构建了"统筹区域间电子政务协调发展基础框架和辅助框架"以及"统筹区域内电子政务稳健发展模式"两种机制,并探讨了所构建机制的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5.
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政务智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进一步界定了电子政务的内涵与外延,结合电子政务的应用分类和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史,阐述了政务智能是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方向和政务智能的实质内容;同时指出了业界关于政务智能的一些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6.
本文进一步界定了电子政务的内涵与外延,结合电子政务的应用分类和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史,阐述了政务智能是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方向和政务智能的实质内容;同时指出了业界关于政务智能的一些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发展观、公共行政管理理论为分析工具,结合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对建设电子政务必然性、曲折性以及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广州市番禺区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经验,探索了动态运用政务与技术资源解决电子政务"条块分割"问题的重大策略.  相似文献   

8.
"政务上链"就是在电子政务中合理使用区块链技术优势赋能国家治理,推动政府公共部门加强数据共享、扩大政务公开、提升政务诚信,实现协同治理、透明治理和诚信治理,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政务上链"在借力区块链技术优势推动政务服务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突出表现在区块链去中心化特质的加密无政府主义冲动,开放治理面临的区块链技术主义陷阱,信与不信之间的政务诚信难题。在"政务上链"的应用场景中,关键问题是如何在发挥数字技术促进国家治理效能提升的同时有效防范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依法加强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监管,实现依法治理,围绕"政务上链"推进参与式治理,并且基于"政务上链"提升政务诚信,实现诚信治理。  相似文献   

9.
关于电子政务领域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立明 《电子政务》2007,(10):66-72
探讨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领域的几个重要问题:"电子"与"政务"、投入不高与绩效不足、服务与监管、门户网站与后台流程、"一把手工程"与"政府CIO"、典型案例与推广应用,"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目前电子政务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进一步界定了电子政务的内涵与外延,结合电子政务的应用分类和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史,阐述了政务智能是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方向和政务智能的实质内容;同时指出了业界关于政务智能的一些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1.
政务智能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从政务智能的发展历史入手,总结了政务智能的概念、内涵及其核心内容;通过对政务智能本身发展特点及对商务智能的分析,提出了集成化的政务智能体系架构和政务智能技术架构,并对政务智能的核心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这些技术包括: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知识管理,政务信息门户等.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政务流程再造?实现由“传统政务”到“电子政务”的转变涉及改革问题:一方面是管理,一方面是服务,这两个目的不能达成,真正的电子政务就实现不了。可以说行政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子政府行为的改变。因此,政府在现有体制条件下还要考虑到行政机构体制改革后政务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务是当代公共部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公共管理的集中表现.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普遍推行的电子政务实现了信息技术应用与行政流程再造二者的一体化:电子政务为再造行政流程、实现政府资源整合、形成跨部门的网络化协同办公和改善政府服务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动力;行政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应用,为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营造了政务环境.然而,我国信息技术应用与行政流程再造"两张皮"的政务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因此,根据实践验证的逻辑和理论发展的逻辑研究分析我国基于电子政务应用的行政流程再造的问题和提出具体对策,将有助于调整和正确把握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推动电子政务的深度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无接触经济以"无人"和"社会距离优先"为特征,旨在阻断疫情传播,并借助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政务"和无接触治理模式构建。尽管无接触经济的时代转向助推了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和社会的精细化治理,但是也存在社会信任缺失、监管难度加大以及对技术过度依赖等各种潜在风险。为此,党和国家要多措并举,以社会治理现代化助推无接触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有效化解意识形态多元、参与无序和内容异化等风险。  相似文献   

15.
电子政务成本与效益分析是电子政务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通过对网络经济背景下电子政务成本与效益各自的构成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政务成本与效益的变化规律进行比较,最后根据这些规律为政府在电子政务投资时提出了相应的行为策略.  相似文献   

16.
电子政务成本与效益分析是电子政务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通过对网络经济背景下电子政务成本与效益各自的构成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政务成本与效益的变化规律进行比较,最后根据这些规律为政府在电子政务投资时提出了相应的行为策略.  相似文献   

17.
论电子治理下的政府管理转变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电子治理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观念.政府电子治理的发展过程是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政府管理进行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政府电子治理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电子政务.电子政务作为未来行政管理的基础平台和实现无纸化政府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必然会对政府管理职能及行政制度进行有开拓性的转变和创新,通过发展电子政务推进政府改革和管理创新,是我国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中央国家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现状,认为近年来以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和应用为突破口,不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电子政务建设正处于从全面普及向日益深化应用发展的阶段。总结了政务应用的发展成效: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不断提升、应用的集成效果日益显现、新技术与政务应用的融合逐步深化;政府网站不断优化升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分析了中国电子政务在发展方式、统筹协调、协同发展等方面面临的挑战。论述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方向,将按照"推进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中央国家机关电子政务提出的要求,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建设、共享和开放。  相似文献   

19.
论电子治理下的政府管理转变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电子治理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观念.政府电子治理的发展过程是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政府管理进行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政府电子治理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电子政务.电子政务作为未来行政管理的基础平台和实现无纸化政府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必然会对政府管理职能及行政制度进行有开拓性的转变和创新,通过发展电子政务推进政府改革和管理创新,是我国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电子政务》2008,(5):134-134
2008年3月9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自主研发的”政务服务及监察通用软件“,顺利通过了由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自治区科技厅等单位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团的鉴定。这是全国首个实现自治区、市、县三级联网的集政务信息化管理与电子监察于一体的大型电子政务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