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涛 《时事报告》2014,(7):19-2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涉及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影响企业生存发展,关系国家经济前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金融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重申“金融体制改革要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本期“热点解读”栏目,围绕金融体制改革重点,结合读者日常工作、生活,选取了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存款保险制度、民营银行试点三个角度,邀请权威专家学者解析改革亮点。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需要进一步聚焦到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上来,而这不仅要靠经济体制改革本身,还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与此同时,我们要注意改革的目标和路径之间的差异,选取好改革的切入口和关键点,审慎、渐进、坚定地推进整体改革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成龙 《岭南学刊》2012,(3):13-15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表面看来似乎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而实际上它却关涉着深层的政治问题。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已远远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因此,着眼于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深化市场取向改革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具体来讲,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新论     
《民主与法制》2010,(24):22-23
经济改革不能孤军前行 客观来看,如果我们把国家行政权力的改革统称为政治体制改革,那么,我们这些年来在公权力的行使方面,是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公权力的透明化,公权力的人民监督,公权力的责任方面,有行政诉讼法、有国家赔偿法。应该说,公权力改革方面是有所进展的。但比起经济体制改革,它就有些逊色。或者说,经济体制改革比较明显,但是在行政机构的公权力改革方面还显得不足。  相似文献   

5.
《人大建设》2009,(11):54-54
韩保江、窦勇近期在《嘹望》杂志撰文认为,过去的30年,中国的改革主要发生在经济领域,社会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因此,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跟进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否则将举步维艰,甚至出现倒退。  相似文献   

6.
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新加坡记者提问时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而要推动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又必然地要求“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人大建设》2006,(6):55-55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在近期的《中国新闻周刊》上撰文说,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绝不是某些人理解或主张的政权更迭。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要有政府和公民的广泛参与才会逐渐取得成效。政洽体制改革也不同于历史上的政治运动,而是应按照宪法精神和框架稳步、有序地进行。历史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携手并进,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8.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过去较长时间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定位在企业方面,今后应按十六大精神,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9.
谢力群 《今日浙江》2013,(24):14-15
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具体改革举措有300多项。省发改委承担着许多改革牵头任务,要充分发挥省经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中之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和水 《岭南学刊》2006,3(5):67-70
从人性的视角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是建立、完善与人性相适配的具体制度的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人的主体性、经济性和道德性的解放和发展。深入解读经济体制改革的人性意蕴,有助于完善经济体制改革,使各项改革政策更具人性化,以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司法体制改革,还是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如果法都不动,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是无法往前走的。”  相似文献   

12.
论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文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南龙 《湖湘论坛》2001,14(5):69-71
在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作进一步前瞻性的考察时,学界往往较多地将注意力放在政治体制改革之上,而很少注意到政治文化的泛化性影响。本文试在回溯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形成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文化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后,揭示政治文化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揭示我国渐进式体制改革的文化渊源。 一、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政治文化转型及三者的关系 从50年代初开始,我国在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体制时,主要模仿苏联建立起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同时,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和建立…  相似文献   

13.
张国栋 《创造》2008,(12):53-53
如果说,安徽小岗村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那么四川步云乡推动了中国基层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正如她自己所说的,“这只是改革的第一步。我们要在民主的实践中学会民主,党的民主才能带动整个国家的民主。”  相似文献   

14.
蔡兵 《岭南学刊》2014,(4):9-12
小平同志对改革有一系列的精辟论述和见解,其中强调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要相互配套的思想,对我们今后搞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尤其具有重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根据小平同志的配套改革思想、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而要想完成好这些市场化改革的任务,又必须切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行了30多年,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这次国有企业改革是在深水区推进的全面改革,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改革的复杂性前所未有,改革的难度前所未有。我们只有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把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结合起来,系统、整体、协同地推进改革,才能顺利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民富国强、启动内需战略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并把大力推进改革作为实现宏伟目标的重大举措。行政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结合部,在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未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整体趋势如何,行政体制改革如何为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保障,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唐昊 《传承》2011,(3):85-85
近期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会议上提出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引起广泛热议。其实早在五年前,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就已经提到,"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也就是说,中央政府在五年前即已高度重视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如今不过是因为相关问题始终未能解决而旧话重提。  相似文献   

18.
一、树立科学改革观,正确面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机关后勤也进行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基本实现了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三化”要求。但是,在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羁绊着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对此我们必须正确面对,正确认识,不断解决。  相似文献   

19.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的重大改革。1980年代以来,我国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能够推进国企改革,更好地实现国有经济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江西政报》2007,(15):1-1
7月25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经济体制改革暨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就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省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行动员和部署。这次会议,将对我省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国企改革和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