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茶国文 《创造》2007,(7):60-64
浙江经济发展的成就,近年来越来越引人瞩目,吸引了人们对“浙江现象”和“浙江发展模式”的探讨。浙江模式成为一种浙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资源,作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信誉资产,对于其他地方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与文化模式对妇女就业的影响范若兰70年代以来,新加坡、香港、台湾和韩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迅速跨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行列,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必然引起深刻的社会变化,其中亦包括妇女地位的巨大变化。本文主要探讨“四小龙”...  相似文献   

3.
《今日浙江》2008,(23):I0004-I0004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于1987年6月。1998年至2007年连续10年获得义乌市“经济发展贡献奖”、“综合实力奖”。总行及各支行多次被省,地,市等各级主管部门评为“AAA级纳税信誉企业”,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极大推动了浙江经济的快速增长,已日益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正是房地产对浙江经济贡献度越来越大,导致了浙江经济对房地产业产生了依赖症,甚至到了房地产业“伤风”,浙江经济必“感冒”的境地。  相似文献   

5.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中心,以闽东南地区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的台湾海峡西部的海域与陆地。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首次纳入两岸问题,特别提及“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这表明中央政府已将台湾纳入整个中国的区域发展规划,并将促进“环海峡经济区”的形成,也充分显示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位置。  相似文献   

6.
按照学术界的观点,所谓“浙江模式”是指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对浙江经济发展模式的概括。一般地说来,”浙江模式”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经济市场化程度高、民营经济发达,专业市场量大面广,块状经济密集,县域经济强等等。“浙江模式”的发展方式和运行机制具有许多优势和特点,是促进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7.
徐东海 《群众》2013,(7):84-85
浙江是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最高、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衢州、丽水、舟山等地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近年来,浙江持续实施“发挥优势,山海联动,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赶超”战略,促进全省均衡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覆,以各种形式参与各个层次的区域合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30年,我国沿海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征日益明显,目前已经形成了在全国乃至亚太都具有较大影响的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的台湾、福建、浙江南部地区、广东东部地区以及腹地江西中东部地区,其人口和“长三角”相当,经济总量超过“长三角”,有条件形成一个经济区,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经济新的增长极。顺应国际经济潮流,加快两岸区域经济合作,促进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构建海峡经济区,是两岸经济区域分工走向不断深化并取得最优资源配置和相对竞争优势的最佳出路,也是台湾经济避免被“边缘化”和产业“空洞化”的理性选择。本文着重研究了海峡经济区的基本内涵、功能定位,并探讨了海峡经济区的发展模式以及发展所要经历的几个阶段,这对于海峡经济区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曹强 《观察与思考》2008,(21):22-24
统筹城乡发展的热浪在全国一浪高过一浪。去年6月,“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花落重庆和成都。浙江怎么办?等、靠、要从来非浙江人所为。浙江认为,国家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将试验区落户中部地区,自有其战略意图。但浙江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在城乡统筹上有所探索的省份,必须主动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0.
2月20日上午,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来到“浙江论坛”上为我省领导干部作专题报告。“浙江论坛”2010年首场专题报告会把主题定位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1.
关乎未来的蓝图,又将再添厚重一笔——“十二五”,惠及全省5000万人民的小康社会将全面建成。这是浙江向更好生活发出的盛情邀约!这是浙江向富民强省迈出的坚实步伐!“十二五”。浙江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省、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十二五”。浙江将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十二五”,浙江将实现产业升级、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创业创新环境和保障改善民生“五个新突破”;“十二五”,浙江将科学发展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2.
兰建平 《今日浙江》2013,(20):16-17
总结浙江经济发展的种种“跨越”,最重要的路径是“两种体制、一种活力”,走出了一条国有经济和非公经济共同发展的阳光大路。  相似文献   

13.
李松 《今日浙江》2021,(3):46-47
“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一直被认为是民生之重,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2020年以来,浙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不利因素影响,持续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生猪增产保供工作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4.
刘亭 《今日浙江》2008,(13):39-40
未来5年,是浙江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也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此间政府所要承担起的职责,正如年初我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明的,是“把主要着力点放在改善发展环境和增进民生福祉”。因此,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力支撑的“大手笔”,位列本届政府“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之一的“实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也就应运而生了,并被赋予更多的期望和使命。  相似文献   

15.
刘刚 《今日浙江》2008,(19):24-25
在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中,“率先发展”的浙江要继续“走在前列”。必须从全国大局思考、谋划,加快“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新能源创造浙江机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慧 《今日浙江》2009,(15):22-23
浙江蕴藏丰富的新能源资源 能源一直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瓶颈”。浙江既是典型的一个能源“穷”省,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省。2008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5117万吨标煤,其中一次能源自产率仅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5%,大部分的能源依靠外省输入。  相似文献   

17.
周鸿飞 《今日浙江》2008,(23):26-27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蓬勃发展,迅速从国内经济落后省份,跻身经济大省,成就了令世人瞩目的“浙江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浙江较早地放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活力,形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改革开放初期,浙江就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集体、个体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形成了“多轮驱动、多业并举、多路并进”的良好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8.
下岗、再就业问题,干部分流问题,实际是端什么“饭碗”的问题。不同地区谋“饭碗”难度各异。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门口有讨“饭”吃、要岗位的人,让人感到“饭碗”问题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沿海发达地区,因为经济发展快,“饭碗”不是问题。没有“饭碗”自己造,干部职工自立意识强,自谋职业成风,已不再有人找政府要饭碗了。今天在这个企业下岗,明天可到别的企业上岗;今天被单位炒了鱿鱼,明天可谋一份新“差事”。看来,“饭碗”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经济发展。有些人认为,只有国有企业的饭碗才算饭碗,只有吃财政“…  相似文献   

19.
浙江绍兴:以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促经济发展绍兴市人事局绍兴是国务院1982年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又是国务院批准确定的沿海开放地区之一。几年来,我们以邓小平人事人才思想为指导,按照“大人才、大市场、大服务”思路,当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开...  相似文献   

20.
一个是地处东北边陲的商品粮生产大省,一个是地处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黑龙江、浙江两省相距数千里之遥.却被粮食这根“红线”牵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