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代人际交往困惑的道德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了困惑: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何解决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予盾。道德价值表现为利他性和利己性两个方面。既具有调整群己关系的作用,又能调整个人自身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关系。道德在引导人们走出交往困惑上,有其现实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最近频频出现的道德失范事件,又一次引发了人们的追问:应当如何拯救我们社会已经显得疲惫脆弱的道德?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对这个问题的追问已经持续了几千年。春秋末期,礼崩乐坏,那个时候的人们就开始追问这个问题。以后,  相似文献   

3.
当前人们在谈论加强德育和道德建设时,不少人提出抵制和反对道德相对主义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很有意义的话题:因为道德相对主义否认道德有客观的、普遍有效的标准,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主观化、情感选择主观化、情感化,全然由个人所处境况和兴趣爱好所决定:这种道德论对于我们引导青少年和干部群众明辩道德是非、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遵行社会主义道德和公民道德原则规范,吸收人类历史上有价值的道德资源,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极为不利的。  相似文献   

4.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观点,是社会对人的行为所进行的一种包含褒贬意义的道德评价以及人们对这种评价所产生的自我感受。荣辱观包括荣誉和耻辱两部分。荣誉,指人们在履行社会义务之后,社会对其进行道德上的褒奖和赞扬,以及人们自身对这种褒奖和赞扬产生的一种个人道德情感上的满足与自豪感。  相似文献   

5.
王小波 《求索》2013,(2):99-102
左宗棠是一位行动家、实干家。并不热衰于抽象的理论建构,但他的思想中确实包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在理解其伦理思想之核心——“义利观”——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到他在以下三种意义上实现了义和利的统一:一是“义利并举”,即既崇尚道义,又重视功利;二是在义和利发生冲突之际主张道义为先.于是把功利最终统一在道义之中:三是道义本身就等同于国家的公利。可见,人们需要对左宗棠有关义利统一的思想作出具体的分析。此外,对左宗棠的道德评价之所以有严重的分歧乃至对立.是因为人们用来进行评价的道德标准本身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反思中国人的现代化历程,从文化内涵来看是由两条线索构成的:一是对传统儒家道德文化的批判和超越;二是从现代性精神内涵中获得。而当代中国道德危机的根源恰恰蕴涵在这两条线索之中。  相似文献   

7.
曾家华 《当代广西》2012,(17):50-50
中宣部近日出版的《辩证看务实办》一书,配得上“好书”称号。一本好书的基本标准:一是有用,符合人们所需;二是说出人们心里想说的话,想透彻人们心里想的事;三是坚持公理,富有道德力量;四是通俗易懂,娓娓道来,让人们读起来神清气顺。《辩证看务实办》不仅是老百姓的好书,也是领导干部的好书。  相似文献   

8.
理性看待道德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爸是李刚”、“郭美美”、“小悦悦”等负面新闻频频见诸报端,这些事件影响恶劣,侵蚀道德良知底线,引发了人们对道德现状的讨论和争议。人们对道德失范现象的担忧甚至愤恨,从另一方面看,正是出于对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高度关注,是一种新的文化自觉的表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反映和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因此,理性评估当前社会的道德现状,找到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不仅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受到挑战,人们的道德生活、道德教育也受到挑战。德育受市场经济运作方式的挑战是全方位的,其中在德育内容方面,我们仍必须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同时需要拓宽现代德育内容,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道德主体。具体说来,应进行如下两大方面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谢宜辰  李建华 《求索》2007,(10):67-69
道德是社会交往的产物,当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的物质手段发生了变化,同时带来的将是道德关系的变化。与电子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了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网络道德也就应运而生。与传统道德比较,网络道德的一个突出特点或发展趋势,在于从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的明显变化。网络社会的到来,道德他律面临困境,传统社会中那种他律管理方式在网络社会中往往作用不大,网络在检验着人们道德意识的强弱和道德水平的高低,网络需要人们由他律道德上升为自律道德。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道德规范大多只具有实体内容但缺乏程序设计,也就是说,只提供了行为的应当要求,而没有提供如何达到这一应当要求的途径或方法,因此,难以避免人们的道德行为出现试错、重复试错和道德模糊现象.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本文论证了程序道德的价值问题,并指出了道德规范体系程序设计之于实体道德的实现的意义.本文认为一种道德规范体系必须具备实体道德和程序道德两种序列,且取得内在的统一性,才能称得上是完整的,才是能够在现实行为中被遵循和履行的.  相似文献   

12.
道德自律是精神文明的最高实现形式。道德自律即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生活规律的认识和对道德规范的认同,自己为自己立法,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自觉地指导和约束自己。道德包括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形态,也包括与这种观念相对应的伦理行为规范。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导刊》2010,(4):44-44
春寒料峭中,湖北的一对普通兄弟以至真至诚温暖了华夏大地,被人们尊称为“信义兄弟”。近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这对兄弟及其家庭“诚信兄弟”和“道德模范家庭”称号。无论是民间的美誉,还是政府授予的称号,都在表明一点:兄弟二人应成为全社会道德的楷模。  相似文献   

14.
今年央视春晚,小品《扶不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扶不扶”,也是近年来社会上民众最为关注和热议的话题。热点话题之所以形成,是因为一件件有关“扶不起”“拉不起”“伤不起”的案例。让人们在心中纠结着,也考量着人们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15.
《新周刊》:“中华民族道德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吗? 谈方:老百姓这样讲,不过分,至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问题到了最严重的时刻。人们对血淋淋的“小悦悦”视而不见,我脑中突然冒出,这不就是《动物世界))里讲的,动物被吃之后,同类若无其事地走过一样吗?我们研究战争史,历史上对待战俘,我看也很少会有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来,温家宝总理在多个场合说:“我最近常读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他实际上讲过两只看不见的手,一只是讲市场,一只是讲道德。”  相似文献   

17.
陈迎明 《求索》2007,(8):138-139
从权利的层面看,道德自由是主体基于一定的道德必然规律从而在道德生活中有遵守或反对现行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自由。权利意义上的道德自由之所以能够确证,主要在于现行道德原则和规范与道德必然规律之间的不契合,从而导致了人们根据道德理性遵守或反对现行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胡勤 《求索》2010,(5):98-99
"道德"是不是一种"资本",学者们对此各执一端;尽管人们对道德是否是一种资本持不同意见,但人们对当前我国的道德现状的担忧及对重新框定道德的冲动却是一致的,这表明了学者们的学术敏感性与强烈的责任意识。论争之于我们的启示是伦理研究在关注生活实践的同时,也应关注理论的元研究,并尽量避免道德中心主义的理论倾向。  相似文献   

19.
一、今天的国民教育缺失了什么? 社会转型期,人们在关注社会经济与政治发展问题的同时,正在越来越关注国民素质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人们既不得不承认又困惑于以下现象:“信仰失落、道德滑坡、伦理失范、行为失检”是如此普遍,不少高等学府刑案频发,一些政府高官纷纷落马,有的人连道德的底线亦已放弃。  相似文献   

20.
虽然现在经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道德底线崩溃现象的报道,人们普遍感到中国社会道德一片迷茫,不过,情况未必那么悲观。媒体报道的特点是往往会比较突出某一些现象,当然用意是好的,会引起关注,但是如果把媒体上比较凸显的一些例子夸大,好像中国社会人人都已经没有道德,大概没有那么严重。我认为,中国基本的道德基础还是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