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邪教组织犯罪严重危害个人、家庭、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因此,必须加强对邪教组织犯罪的预防和惩治工作:完善立法,为打击和防范邪教活动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标本兼治,以防为主,综合治理; 做好帮教挽救工作,团结教育绝大多数被蒙蔽而参加邪教活动的成员;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加强侦控工作,严厉打击邪教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2.
樊彦芳  ;刘仁文 《求索》2014,(11):126-130
邪教是邪恶的说教,是邪恶势力形成的犯罪组织。在我国司法语境下,邪教与邪教组织是可以通用的概念,邪教犯罪是对邪教组织引起的犯罪案件的一种指称归类。邪教犯罪现象不易根除,它是信仰型犯罪,涉及人的精神状况和价值取向,是精神方面的病理现象;它是有组织犯罪,具有反社会的本质属性。当前我国邪教犯罪,具有组织形式多样、涉案地域广、主体结构复杂、侵害法益广泛等特征,应当准确划定邪教行为的犯罪圈,解决犯罪主体适格问题,并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下,编织一套以宪法及相关法为中心,囊括社团登记、宗教管理、出版管理等行政法律法规以及金融、税收等民商、经济法律法规在内的严密法网,将邪教犯罪消除于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3.
邪教犯罪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也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预防与打击各种社会犯罪中的首要任务之一。本文梳理我国打击邪教犯罪方面的立法规定,针对我国邪教问题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指出迅速制定出台《反邪教法》,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规范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邪教问题影响恶劣,我国严厉打击邪教组织,以维护社会安定。然而,对邪教信众的处置却是个难题。邪教信众大多是受邪教骨干分子的蛊惑,参与到邪教活动中的,对邪教行为深信不疑。许多邪教组织即便已经被破获,但其信众仍然顽固不化。对待大多邪教信众,不能一味打击处理,要通过对邪教信众基本心态的全面分析,进而对症下药,寻求最佳、最有利的挽救邪教信众的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5.
邪教犯罪不是一般的有组织犯罪,而是对社会危害特别严重的有组织犯罪.邪教犯罪的危害与一般的有组织犯罪不同,它至少侵害了四种刑法法益对其成员实行精神控制,非法限制他人的宗教信仰自由权;进行恐怖暴力活动,破坏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制造故杀、自杀、自焚、自残事件,直接或间接地剥夺他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疯狂的敛聚财物,侵犯他人的财产权.打击邪教犯罪,必须正确理解邪教犯罪的犯罪构成和有关的司法解释,正确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关系,这样才能发挥刑法打击罪犯,保护社会利益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邪教组织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邪教组织,是指那些以宗教为名,行邪道说教、妖言惑众之实,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危害社会稳定和他人身心健康的组织。自80年代以来,邪教活动在我国发展蔓延很快,参与人数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特别是危害农村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发展,成为侵蚀瓦解基层政权、与我争夺群众的一股邪恶势力。要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刑法》的规定,对邪教的活动进行严厉查禁、取缔和打击。  相似文献   

7.
1999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我国邪教组织进行了如下界定:邪教组织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话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法轮功”是典型的邪教组织。通过对“法轮功”邪教群体特征的解剖并进行相关的法律分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法轮功”的邪恶本质,教育解脱大多数,依法严厉打击首要分子;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防微杜渐,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增强社会对邪教的免疫力,提高鉴别力,从而有效预防邪教组织的产生和影响的漫延。  相似文献   

8.
邪教的出现,邪教组织的形成,对人类社会构成了极大威胁。它们肆无忌惮地践踏人类文明,严重侵犯和破坏人类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公敌。邪教组织犯罪业已成为一种新的国际犯罪,它不仅应受国内刑法调整,更应引起国际刑法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进而为国际刑法所规范和调整。  相似文献   

9.
努力办好《公安研究》杂志 —新年献辞本刊编辑部(1一5) 特一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关于取缔法轮大法研究会的决定(4一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通告(4一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的决定(6一5)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防范和打击邪教组织的决定(草案)》的说明(6一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6一7)依法惩处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活动 —访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同志(6一9)“法轮功”就是邪教人民日报特约…  相似文献   

10.
一“法轮功”的本质是邪教。邪教是社会的毒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曾深受邪教之害。美国的“人民圣殿教”、法国的“太阳圣殿教”、乌干达的“恢复上帝十戒运动”等,对人类都造成过极大危害,坚决打击邪教组织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法轮功”的邪教本质昭然若揭,但是,国际反华势力却对李洪志及其“法轮功”如获至宝,这充分暴露了国际反华势力的丑恶嘴  相似文献   

11.
邪教的"邪"指其反政府、反社会、反科学、反人类的反动本质;邪教的"教"指被其篡改、歪曲了的宗教。新时期邪教在我国滋生蔓延趋势是由于人们的社会认同出现了危机、市民社会发育不成熟、地方政府治理力不够和国际因素的影响。治理邪教违法犯罪需要公安部门根据邪教违法犯罪的新情况、新特点,厘定"领导作用与职能作用"的关系以提高应对复杂局势的能力,厘定"防范与打击"的关系以提高预防和处置能力,厘定"违法与犯罪"的关系以提高公正文明执法能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盗窃犯罪呈现增长态势。盗窃案件难以禁绝,有组织团伙化犯罪倾向突出,暴力对抗性加大,盗窃手段多样化,打击难、预防难、社会治理难。改革开放后,我国由重典治盗转向区别对待,由专注盗窃案值转向关注盗窃手段和性质,由重点打击转向关注民意。治理盗窃犯罪应摒弃严打和重刑的恐吓思路,采取多种途径治理盗窃犯罪,提高预防和打击能力,及时查处盗窃犯罪。  相似文献   

13.
洗钱是现代社会越来越普及的一种经济类型犯罪 ,也是跨国有组织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洗钱犯罪对社会影响巨大。由于受地域等因素的制约 ,洗钱理论的认识存在局限性。为了有效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 ,需要构建抑制系统和预防系统 ,意大利在该方面的措施非常成功 ,为我国打击洗钱犯罪提供了可鉴性参考。  相似文献   

14.
邪教是世界性的公害。要从根本上铲除邪教组织的毒瘤,除了强化宣传,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和用法律手段给予坚决打击外,还必须通过加强民间组织管理,从组织上、生存空间上予以全面的防范。 一、把好登记关,绝不允许非法邪教组织取得合法的从事非法活动的机会 近几年,民间组织已成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又一法人组织,在社会经济的诸多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许多民间组织办理必要的祛人资格登记的同时,有个别的如“法轮功”一类的邪教组织也千方百计以民间组织的名义企图进行合法登记。因此,不给邪…  相似文献   

15.
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是一场长期而复杂的政治斗争。“法轮功”邪教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社会问题,从社会学视角对其进行组织分析,对于认清其产生的社会根源、牢固树立思想阵地意识、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重视社会团体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黑社会性质犯罪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预防和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探讨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现象,并对其成因作出具体分析,将有助于我国制定打击、预防和控制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17.
5月30日,法国国民议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布·皮卡尔法案”,即《反邪教法》。无论是左派还足右派的政党议员,除极个别人外,都对此投了赞成票。该法案以“危害他人”界定邪教组织,授权司法当局采取措施取缔邪教组织,对以邪教害人的人,可判处3年徒刑、罚款250万法郎。法国因而成为世界上专门立法打击邪教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特作如下决定: 一、坚决依法取缔邪教组织,严厉惩治邪教组织的各种犯罪活动。邪教组织冒  相似文献   

19.
张俊霞 《公安研究》2000,(1):34-36,20
该文从八个方面分析了邪教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原因;特别是通过对中外邪教的对比分析,初步总结出中国目前邪教的三个主要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我们打击和防治邪教的滋生和蔓延;最后提出了四个方面打击防治邪教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当前邪教组织活动蔓延作了思考。首先论述了邪教组织的特点:政治性、欺骗性、煽动性和组织性;接着分析了邪教组织活动蔓延的原因:境外邪教组织的渗透,境内教首扛旗挑头,群众盲目信仰邪教,对邪教组织打击不力和少数基层干部对国家的宗教政策认识模糊;最后提出了遏制邪教组织活动蔓延的对策:加强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发动群众抵制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政法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本文写于今年的5月,对当前揭批李洪志的法轮功非法组织的非法活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