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注重哪些内容的教育的问题,目前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家长的关注。根据家长指导工作要达到的目的和目前家庭教育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加以考虑,我的看法是:家庭教育更应重视品德教育,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培养和教育。家庭对人的影响是终生的,对人的...  相似文献   

2.
正著名心理专家郝滨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就先来看一看如今我们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付出和要求吧:绝大部分家长都会在孩子的择校问题上想尽办法,为孩子找好学校;绝大部分家长周六周日也不放过自己的孩子,在校外帮孩子报一大堆学习课程,如奥数、英语、思维训练或艺体技能类的培训。总之,家长们  相似文献   

3.
《小康》2021,(9)
正在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陈玮看来,民政部门要开展婚前婚姻家庭方面的辅导培训,并将其纳入领证前的必修环节,如同开车需要驾照一样,成家也需要"执证上岗"。家庭教育是人生第一课,是所有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帮助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推广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着力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是全社会的职责,也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一环。家长问卷数据调查显示:70%的家长迫切需要专业的家长指导培训,29%和34.56%的家长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为对象的调查显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以及许多相关部门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的家长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效,但在教育对象的覆盖面、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内容的侧重、教育焦点的关注等方面存在不足。建议增加社区家长教育功能,对家长进行分层教育,教育内容更侧重帮助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和行为习惯比学习知识更重要,教育焦点应更关注婚姻家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家庭对教育投资的比重在逐步地增加,家长也开始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有利平台,不断去挖掘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资源。然而很多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因没有科学的理论方法做指导,普遍存在着“破坏性教育”的现象。这种“破坏性教育”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的目的,反而给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诸多的弊端。有效地利用好家庭教育这内在的宝贵资源,避免“破坏性教育”的发生,是家庭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实证研究,对“破坏性教育”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中,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根基和土壤,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搞好家庭教育,也需要讲些辩证法。一、紧与松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对孩子呵护越多,孩子似乎越不领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孩子并不喜欢,家长落得个好心没好报。其实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希望能自立和高飞。如果拴得太紧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但是拴得太松又怕偏离了预定轨道,如何处理紧与松的关系也值得认真琢磨。紧中有松,松中有紧,紧松结合,把握适度,与时俱进。在实际生活中,提高孩子学习成绩要抓紧,纠正孩子不…  相似文献   

7.
《公安研究》2013,(2):31-31
黄小芮在《科技创业月刊》2012年第10期撰文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和终生的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基础,家庭环境影响着一个人成长和发展;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家庭教育优势在于其具有延续性和终生性的特点,家是培养孩子最好的环境,父母教育的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即重视智力教育,轻视甚至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很多学校迫于当前应试教育中的升学压力,往往只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有的学校以分数将学生分为重点班与普通班,上课、作业、考核和讲评几乎成了学校生活的全部内容。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很舍得投资,但常常以孩子在学校的考试成绩作为对其评价的唯一尺度,物质刺激和责怪训斥便是家长对孩子学习满意程度常用的两种态度。这种做法的结果,往往欲速而不达,而且更深的影响,是造成学生个性发展的失衡,以致他们很难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早期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深远,有些甚至会影响其个性特征的形成与人格的发展与完善。为了让孩子在大学阶段里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早期家庭教育就要特别重视培养和提高孩子对自己情绪与行为的认识与管理能力,坚持与孩子在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保持良性的互动沟通。教育者还要在早期家教中努力为孩子创设和营造和谐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其形成顺应环境的性格特征与健全完善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0.
《松州》2010,(1)
<正>"谐"字从言皆声,大家都有话语权。及于学校,老师和学生都有话语权;及于家庭,家长和孩子都有话语权。及于全面发展,智育有话语权,德育、体育、美育、劳动也有话语权。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素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从根本上说是“立德树人”。家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德育功能比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更大、影响更深。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德育又常常被家长们忽略了。如何更好地承担起“立德树人”重担,是每一位对子女未来抱有美好期望的家长不能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重点提示 在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的最初阶段,家长们越早认识并接受下面几点,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越有利:1.孤独症现阶段还没有能够治愈的有效方法.2.不是每一个孤独症的孩子都是爱因斯坦,但也并不是每一个孤独症的孩子都毫无希望.3.永远把孩子当作正常孩子一样对待,教育具有可塑性,特殊教育可以培养出特殊的人,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朝正常的方向发展,请选择更有耐心的正常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3.
正当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需求逐渐增高,那些枯燥的方法论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们了。随着知识结构和生活状态的改变,随着时代发展对教育环境和理念的影响,很多高知阶层的年轻父母,都有对孩子更高的要求。这和传统意义上的"望子成龙"还不太一样。他们希望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有品质保障的,不是要成龙成凤,而是要保证过程中的健康有序,而不简单是把孩子养大而已,他们需要更多与时代脉搏相匹配、与他们知识结构相对应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一般认为,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学历期望总是很高。为了更清晰地把握这一现象,本文在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目前家长对孩子学历期望值很高这一现状,并且通过区别分析得出:家庭居住地和父母的文化程度影响着父母对孩子的学历期望;最后,分析了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高学历期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开阔视野     
<正>《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教你看年龄教育孩子全国妇联等7部门联合发布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对0-18岁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庭教育要点作了系统阐述。0 ̄3岁爸爸别缺席嗷嗷待哺的幼儿,也有自己的情绪,会闹脾气,也会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大纲》提  相似文献   

16.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触且影响时间最长的环境。孩子知识的获得、思想品德的塑造,都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努力目标的今天,家庭教育已成为一门科学,是每个家长必学的科学。目前,家庭道德教育仍处于尴尬境地,家长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比较普遍,家庭教育观念亟待更新。家长重智轻德,孩子问题多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一些大书店、购书网站畅销书排行榜上,教育类书排在榜首,其中,以帮助年轻的富爸爸、忙妈妈们迅速高效地培养“成功孩子”的书最为好销。许多家长操之过急,为孩子较早地接受各种各样的…  相似文献   

17.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是祖国的希望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怎样才能使孩子从小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出完美的人格 ,将来成为有所作为的人。我体会孩子的行为习惯除了在幼儿园接受老师的系统教育外 ,还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一、家长应树立良好的威信。古人云 :“养不教 ,父之过” ,父母对孩子必须从小严格要求 ,树立起良好的威信 ,但不能动辄大打出手 ,伤害孩子的灵性和人格 ,而应科学地掌握孩子的心理 ,多做正面的说服教育 ,多给以鼓励启发 ,使其逐渐明白是非曲直。这样 ,管教起来…  相似文献   

18.
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力和作用,是在自我评价上的一种积极态度。自信心是孩子学习、生活成功的精神支柱。孩子有没有自信心和父母的教育密切相关。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自信心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一、对构建“家校合一”工作平台的认识家校合一,就是整合家庭、学校、社区资源,发挥妇联、教育部门优势,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多年来的家庭教育工作实践,为我们构建家校合一的工作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阵地优势:家庭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和第一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基础性、长期性的特点,对人的一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家长的人格形象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课堂…  相似文献   

20.
何勇 《人民公安》2013,(14):6-8
2012年初,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专家特别致电中国《科学新生活》杂志,对所有中国家长作出这样的呼吁: "儿童伤害是中国1-14岁儿童的首要死亡原因。在中国,儿童伤害的预防教育已在不断提高,但在教育上,可以多注重行为的指导和安全工具的使用指导,这样可以帮助大众、家长、工程技术人员等在认知的基础上,更知道我该怎样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