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公安机关如何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通过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创造稳定有序、法治文明、公平公正、警民和谐的社会环境,是"三基"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关键要从人民警察内部下功夫。公安机关应当从注重宣传  相似文献   

2.
警方视野下的和谐警民关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专门工作同群众战线相结合方针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警察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主导者,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必须从公安机关自身抓起,从每一名民警做起。要把握和谐警民关系的科学内涵,把做党的忠诚卫士和人民群众贴心人的要求落实到公安工作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把"三懂四会"的要求贯彻到日常警务活动中;建设"警民共同体",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警察形象建设、和谐警营建设。以高素质保证公安工作的高质量,以好形象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相似文献   

3.
关于建设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新时期做好公安工作的必然要求,对于强化公安职能作用、提升公安工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安机关必须正视当前影响警民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准确把握和谐警民关系的基本内涵,进一步树立“民本化”的警务意识,充分履行好保一方平安的职能,全力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切实加强警察公共关系,积极创建和谐警营,努力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不仅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警民冲突的种种表现,应当引起我们重视。当前,只有加强公安机关的思想政治建设,提升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公安机关的群众工作和舆论引导工作,规范各种非警务活动,才能够有效避免警民冲突,改善与密切警民关系,从而推动公安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浅谈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当前影响警民关系和谐的因素有来自社会的因素,也有公安机关自身的因素。公安机关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主要途径:要加强思想理念教育,塑造公安队伍良好形象,提升公安民警素质能力,规范公安机关执法行为,加强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6.
治安和谐作为社会和谐的稳定基石,作为警民关系和谐的保障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治安和谐是人民群众的期盼,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治安和谐是社会稳定的需要,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治安和谐是公安机关的使命所在,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构建治安和谐实现警民关系和谐,必须在积极推进敏锐治安、切实强化主动治安、坚持务求实效治安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人民群众认可、社会安定有序的和谐治安,并以和谐治安促进和谐警民关系的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余晗 《公安教育》2008,(1):23-25,36
公安机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保障者和促进者,作为公安机关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最为关键的是要促进警民关系的和谐。警民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以良好警风促进警民和谐相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立警察与社会各界的新型公共关系,促进警察与社会各阶层群众的良性互动,找准公安队伍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和结合点,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的良好社会形象,这是摆在各级公安机关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家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公安机关强调建设和谐警民关系。从公安机关角度看,警民冲突是影响和谐的突出表现。因此,文章从警民冲突的特点、原因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总结梳理,以求找到缓解警民关系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9.
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孟建柱同志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上指出:“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孟部长的讲话为新形势下公安机关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指明了方向。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当前公安工作发展中遇到的一个较为现实和紧迫的课题,也是各级公安机关必须全力攻克的难题。公安工作离不开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警民关系如果不和谐,公安工作就会寸步难行,公安工作做得再多也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10.
浅谈新形势下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对于强化公安机关职能作用,提升公安工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公安机关应从探讨和谐警民关系的概念特点入手,重点对当前警民关系不和谐的主要表现和原因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新形势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警民关系是警察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与公民之间形成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警民关系和谐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党群关系,而且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警民关系建设。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在构建和谐警民关  相似文献   

12.
<正>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这三项建设是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的深化和延伸,对于全面推进基层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提升公安机关工作能力,应对当前复杂的公安工作形势,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当前对"三项建设"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吴航 《公安研究》2011,(1):69-72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新时期公安工作的根本目标,也是做好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在诸多措施中,提升执法公信力是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基础。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执法规范化建设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意义,采取措施,以提升执法公信力加强和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公安机关必须正视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不和谐因素,积极应对,锐意创新。具体要求是:破案打击到位,提高公安机关执行力;执法规范到位,提高公安机关公信力;警力下沉到位,提高公安机关亲和力。  相似文献   

15.
警务改革视野下促进警民关系和谐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抓好"三项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公安"软实力"的有效措施,也是新时期警务改革的重点。公安机关应在明确和谐警民关系内涵的基础上,分析警民关系的现状和影响警民关系和谐的深层原因,探寻促进警民关系和谐的有效途径,找到发挥和谐警民关系长效和实效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警民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警民关系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和重要基础。新时期我国警民关系总体较为和谐,但也存在警方公信力下降、民众对公安工作参与度和支持度不高、警民冲突时有发生、部分群众阻挠民警正当执法等问题。构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和谐警民关系理念;强化公安机关核心职能建设,提升公信力;完善社会合作动员机制,打造“警民共同体”,在警民合作中改善警民关系;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利用第三方引导社会舆论,树立警方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7.
陈强 《公安学刊》2009,(5):76-79
警民关系是当今中国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警民关系的好坏直接反映党群关系的现状,直接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和进程。但在当前,警民关系中还存在不少不和谐的因素,枸建和谐警民关系依然面临不少考验:基层基础工作薄弱影响警民关系,执法理念的偏差损害警民关系。服务观念和手段滞后于群众需求,等等。公安机关作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主体,必须勇于面对社会转型期的警民关系现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抓住保障平安、规范执法和群众工作这几个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用新思路唱响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主旋律,用与时俱进的精神开拓和谐警民关系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公安机关组织文化,对于塑造警察良好形象、推动警民关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视角出发,研究和谐警民关系对公安机关组织文化建设提出的要求,探讨和谐警民关系与公安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总结梳理公安机关组织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具体原因,提出完善新形势下公安机关组织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孙永波 《公安研究》2009,(8):5-9,30
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党的群众路线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是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要通过做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好人、亲人、能人发挥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谢平 《公安教育》2010,(9):36-39
<正>西方有这样一句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应以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此经典法谚蕴涵了深刻的程序正义价值。"人不畏我严而畏我廉,人不畏我能而畏我公"。公安机关廉洁公正执法是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基础。笔者以为,当前在创新社会管理伟业中创制公民见证公安机关执法,是公安机关公正廉洁执法与和谐警民关系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