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期及时收集民意的呼声提高,全面收集民意的要求增强,准确收集民意的难度加大。广州南华西街道根据新时期民意收集的特点,构建了双向民意收集网络,实现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良性沟通和互动,及时、全面、准确地收集了民意,为各地的民意收集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皮小卉 《前沿》2013,(22):108-110
网络民意表达为政府实施社会管理拓宽了信息收集的渠道,有助于政府更为全面地了解民意,更加有效地开展社会管理活动.然而,由于网络民意具有隐匿性、虚拟性的特点,如何有效地区分真正的民意对政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文中基于网络民意表达视角,分析了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问题,重点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社会管理途径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完善等三个方面探索了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以期对提高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网络民意表达作用的发挥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白毅 《电子政务》2012,(4):113-117
阐述了网络民意与科学发展观的关联性,网络民意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推动力量,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能够引领网络民意的健康发展;从网络民意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特质两个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网络民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完善网络民意表达的策略,以期确保民意能够通过网络更科学地进行表达,进而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随着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中国的高层越来越关注互联网发展、利用和管理的视野和进程。阐述了关于互联网的政策方略:①重视网络民意,并注意甄别和引导民意;②维护主流意识,关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加强网络文化建设;③探索网络管理,谨慎对待网络实名制,在兼顾平衡中有限尝试。  相似文献   

5.
网络民意调查可以提高收集、汇集民意的时效性,降低调查成本。但由于网络和网民的局限性,网络民意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网络民意调查的实际工作中,应尽可能从技术和过程上提高科学性,以可控因素引导和规范不可控因素,从而提高网络民意调查结果的科学性、真实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网络民意能力的必要性,并对领导干部网络技能的提高与应用、网络民意动态发展的科学判断、网络民意的传播管控、网络民意的正确引导等几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网络侵犯行为的社会影响不尽相同,都可从正负两个功能维度考察。观点表达型侵犯行为既可助推不良网络文化的形成,或是被操纵成各种虚假民意,也可成为了解真实民意的重要窗口;情绪宣泄型侵犯行为既可干扰和破坏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也可在一定条件下促进社会的整合;利益诉求型侵犯行为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网络环境的污染或在客观上造成对社会不满情绪的动员,也可成为利益受损者利益表达的重要渠道;网络犯罪型侵犯行为则既可能破坏经济社会发展或造成网民的心理恐慌,也可起到为计算机等学科知识的普及奠定基础和提高政府管理能力的作用。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而言,既要重视网络侵犯行为的社会影响,也要注意对不同类型网络侵犯行为的社会影响加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8.
收集民意是“两代表一委员”的基本职能.当前,“两代表一委员”在收集民意上面临着三大问题:收集民意的自觉性不强,收集民意的频率不高,收集民意的方式不丰富.要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收集民意的基本职能,必须完善“两代表一委员”的产生方式,改进“两代表一委员”的任职方式,丰富“两代表一委员”收集民意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网络不仅有助于民意的表达,并且能促进民主政治建设。最近几年,网络民意的力量越来越强大。面对网络时代的网络民意,政府关键是要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关注网络,利用网络。对此,政府要建设好自己的网络信息平台,主动做到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0.
网络社会化推动了网络民意的表达主体、方式、工具、指向、依据等分化,而分化趋势使得网络民意识别、响应、引导、评价更加困难。因此,政府等主体需避免网络民意走向恶性分化并建立针对网络民意的多元性、复合化、分层次的响应体系。  相似文献   

11.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矛盾激增而难以得到迅速解决。由于传统民意表达渠道的迟滞或受阻,公众迫切需要打破单向性的表达机制,使自己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网络平台的自由开放性为此提供了契机。网民通过论坛、博客、政府网站等多种途径参政议政,较于传统表达渠道,网络民意的表达具有成本低、时效快、自由度高、参与主体多元、参与议题多样等优势,公民积极借助网络参与民主决策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目前,政府对网络民意采取了较积极的态度,开通门户网站和微博,设立意见征集专栏和政务论坛等,但也存在政府回应性不足、网络环境规制不够等问题。因此,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加快行政理念的转变与创新,充分利用网络政务平台积极、主动回应民意;同时,政府要对网络环境进行法律规制,协调网民有序参与政治表达。  相似文献   

12.
黄祥谋 《前沿》2011,(8):29-32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重视民意是我党执政的一贯作风,在网络大发展的今天,把握网络民意是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新课题,为此,党员干部要不断转变管理方式;重视网络监管;重视网络民意引导;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网络。  相似文献   

13.
《公安研究》2013,(12):86-86
徐振光在《理论导刊》2013年第6期撰文认为,公民网络参与促进了人大决策民意来源的多元化,增强了人大制度改革的内在动力,促进了人大的民主性;但网络参与的不均衡性、非理性、开放性、直接性等特点,也对人大制度的运行发展提出了挑战。为此,地方人大要通过积极探索创新信息公开制度、民意收集整合反馈制度、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人大与网民对话制度、人大监督制度等,不断发展壮大人大制度的价值和潜能。  相似文献   

14.
微博的普及使用为公安机关开辟网络前沿阵地带来契机,以公安微博为切入点,公安机关主动关注网络民意导向,积极收集网络社情民意。公安微博的用户数量及分布保证了网络民意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即时传播方式保证了网络民意的实时性和迫切性,双向互动沟通方式保证了网络民意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公安微博是民意主导警务的实践创新,在深化警务公开、完善公共服务、汇集社情民意、宣传及塑造警察形象、引导网络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袁刚 《人民论坛》2010,(4):30-31
网络民意是一种强大的舆论监督力量。其存在有利于促进善政善治,使公共管理活动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公民认同。政府应以更为开放和睿智的姿态,善待网民,吸纳民意。当然,网络民意也须自律,不仅要监督别人,也要规范自己,从而促进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燕君  屈辉 《电子政务》2011,(7):102-105
网络问政作为中国执政生态的新事物,以其方便快捷的方式引起政府高层的重视,成为政府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的重要载体。概述了当前我国网络问政的现状,分析了网络问政存在的不足,并从制度建设和网站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网络问政健康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新形势下"网络问政"的社会影响力、认同度,以及不同人群对于网络问政的看法与意见,从而找到促使"网络问政"工作链条连贯、持续、有效的方法和机制,本文就广东省惠州市网络问政平台运行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研究发现,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网络伪民意冲击民意真实性、党政官员问政能力不足、数字鸿沟的存在对网络问政的效果和可持续性造成不良影响等三个方面;并为此提出了对策建议:政府应在提高自身网络执政能力的同时,建立完善网络问政机制和相关法律体系,加大互联网的普及率,提高公民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进而消除数字鸿沟,多种措施并举,使网络问政制度化和常态化。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需要网络民意的合理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民意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民意表达方式。如何对待网络民意,是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网络民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入手,试图提出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如何规范网络民意合理表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网络民意是信息技术与政治民主共同进步的结果。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网络民意已经成为影响政府决策和政府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网络民意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重点探讨网络民意的整合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更需网络民意的合理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民意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民意表达方式,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是对人民内部矛盾的反映。如何对待网络民意,是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的一个重大课题,网络民意具有时效性强、参与范围广等特点,但在民意代表性、理性程度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需要正确认识和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