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和老年人失能率均高于城市。目前农村失能老人主要由配偶及子女提供照护服务,其照护能力和质量均有待提升。由于农村老年人及其家庭存在入不敷出的情况,老年人具有较强的照护依赖,失能照护工作难度大、任务重,消耗了照护者大量经济、时间、精力等角色资源,由此产生角色紧张,导致失能老人照护者在经济、健康、职业、社交方面承担了较重的照护负担。因此,建议建立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的经济补贴机制,尽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覆盖农村居民,统筹推进喘息服务与照护技能培训,完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发展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和志愿服务,减轻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负担。  相似文献   

2.
王静 《北京观察》2016,(5):32-33
正针对目前社会照护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北京市有必要将低收入失能失智老年人作为重点关注人群,加大对低收入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社会化养老照料服务,将解决他们的照料问题作为养老突破的重点。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深入发展,老龄人口不断扩张,我国老龄化呈现了发展速度快、高龄化、失能化和空巢化的特点,如何使每位老人都有尊严地安享晚年成为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下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不仅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增长速度快,而且空巢独居、高龄失能、贫困失独等特殊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正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道社会难题。一、传统养老模式的现实困境1.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健康稳定的家庭架构是人类福  相似文献   

4.
解决好失能老人的日常照料和护理问题,不仅牵涉到失能老人和他们的家庭,同时也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是一个亟待重视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杭州市在发展养老服务业中,高度重视做好失能老人的照护.形成了许多好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正西城区是首都北京核心城区,是全国首善之区,是率先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先行区。截至2017年底,西城区户籍老年人口39.1万,占全区户籍人口的27.1%。其中,中重度失能老年人7295人,占老年人口的1.9%。区域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最为旺盛。西城区委、区政府精准聚焦失能老年人的刚性需求,重点突出居家养老在区域养老格局中的核心地位,着力破解中心城区失能老人的居家服务瓶颈。2016年,  相似文献   

6.
地方传真     
正建标准化专区集中养护失能五保老人江苏省沭阳县建立集中养护专区,为失能五保老人提供专门的照护服务。由于护理床位、照护资源不足等原因,一般乡镇敬老院难以充分满足失智失能五保老人的刚性照护需求。为此,沐阳县将位于城区、条件较好的章集街道社会养老服务中心作为集中养护点,进行标准化改造,使之具备接收和照护失能老人的条件和能力。截至目前,该中心在作好健康五保老人供养服务的同时,已接收了分别来自10个乡镇敬老院的28名失智失能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在当前中国,面对3300万失能人口,家庭无论在资源和服务能力上都不足以承担长期照护的责任,"社会化养老"已成为社会共识,国内无论学界还是政策实践领域,都认为政府应该承担长期照护的部分筹资责任。正因如此,针对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从过去笼统的"养老"概念中脱离出来,作为一项独立制度受到关注。但国内对  相似文献   

8.
正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65岁以上人口达到1.58亿人,占总人口的11.4%。从人口结构看,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迈入老年,将陆续进入需要支持和照护的阶段,尽快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满足老年人及其家庭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已成为社会共识。从我国现有养老服务体系看,截至2016年年底养老服务床位数已达到730.2万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口31.6张。但另一方面,养老床位空置问题又成为广为讨论的话题,亟需解决。同时,针对90%居家养老老年人的服务体  相似文献   

9.
匡亚林  李灿 《重庆行政》2015,(1):109-11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和医疗水平的进步,国民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化问题不期而至,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术界也加强了对老年人养老问题的重视,其中重点关注了空巢老人和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失能老人家庭也在逐渐增多,目前重庆市大约有失能老人30多万。作为重庆市第二大城市的万州,60岁以上老龄人口23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3%,远高于老龄人口均匀比例,失能人口比例也位居重庆市前列。如何创新社会管理,关注和重视空巢老人与失能老人,帮他们安度晚年,已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南通是著名的长寿之乡。统计数据显示,南通市现有老年人口193万人,老龄化程度近26%,老年人口年增长速度达3%,80岁以上高龄老人已超过32万人,且空巢老人逐步增多。数量大、高龄化、增速快、空巢多的老龄化特点,使得养老保障压力日益增大,养老服务需求迅速膨胀,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日常照料和护理需求尤为突出。为深入了解失能老人的日常照料和护理情况,市政协组  相似文献   

11.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大连市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失能老人比重持续增加,亟待建立系统性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体系。要借鉴国内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有益经验,建立分级照护体系,发展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多元资金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人才培育与培训机制,提升社区和养老机构的为老服务能力,完善监督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正养老长期照护政策是指国家与社会为身心失能老年人提供满足身体、心理等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的社会政策。德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长期照护保险,为老年人提供有效和可持续的身心照护服务。一、养老长期照护目标、原则与对象德国养老长期照护政策目标是为需要长期护理的失能者或者疾病者提供资金支持或者护理服务。其政策主体为长期照护保险,包括公共长期照护保险和私人长期照护保险。德国采取"照护保险因循医疗保  相似文献   

13.
数字     
<正>2400多万截至2014年底,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24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万人,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部分老人养老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长期照护问题将会成为"十三五"时期养老服务业发展中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失能老人照护政策作为一项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公共政策,对于促进失能老人的幸福生活与晚年安康、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协调的长期照护制度乃至健全我国养老政策的顶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国家层面政策经历由萌芽到飞速发展的演变历程,梳理和比较地方探索多元照护模式的实施方案和总结借鉴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经验发现,在老龄化急速加快的宏观背景下,现阶段失能老人照护政策面临着政策定位不精准、配套整合性政策滞后、护理保障水平差异大、覆盖群体与责任主体不健全、政策帮扶对象信息不健全等诸多现实挑战。鉴于此,下一步失能老人照护政策的改革重点应着重从构建完整的失能政策体系、促进服务供需平衡、完善照护人才机制、构建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健全家庭照护支持体系等方面出发,推动失能老人长期照护制度的建立和失能老人照护服务体系的完善,以增进失能老人的福祉。  相似文献   

15.
熊吉峰 《求索》2014,(4):31-34
以湖北潜江为俐,研究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对照护者生计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绐照护者生计行为造成的影响中,照护者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老人失能等级、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力较大;而失能老人的其他子女资源与社区资源等保护照护者生计行为的作用力不大。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少子化和人均寿命的增加,我国的老龄化、高龄化程度加剧,导致与年龄密切相关的失能、失智人口急速增加,长期照护负担加重。另一方面,随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空巢化,传统的家庭照护难以为继。老年长期照护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建立我国老年长期照护保障体系已被提上国家重要议事日程,本文就我国老年长期照护保障的模式选择和制度设计作一简要分析。一、长期照护的界定长期照护与国际上的"Long-  相似文献   

17.
谢松保 《世纪行》2012,(11):27-27
(一)广覆盖。其一,老年人福利从城乡“三无”老人向全体老年人拓展。以“三无”老人、低收入家庭失能半失能老人、空巢高龄老人等老年群体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社会老人。尽可能将他们都纳入社会养老服务保障范围。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机构养老的骨干作用.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确保全省养老床位年增长10%以上。其二,儿童福利从机构供养孤儿弃婴向全体孤儿弃婴拓展。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午,年逾七旬的独居老人走进了长者饭堂,这里不仅解决了她的吃饭难题,也让她逐渐融入邻里大家庭。88岁的老人在一次骨折术后坠入了重度失能的世界——骶尾部压疮,不断渗液,照护、开支都可能成为压倒这个家庭的稻草。但长期护理保险让老人得到了专业照护,仅4个月他便从卧床坐上了轮椅。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建设面向全体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是满足广大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的制度化安排,更是促进老年人全面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马力 《世纪行》2014,(3):17-17,19
<正>众所周知,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亿。未来10多年中,我国老龄人口年均增长将超过1000万。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亿之多。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独生子女家庭、失独家庭、单亲家庭等现象有所增多,高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也在不断增多,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无法满足养老需求,而且功能正在逐渐弱化。此外,各种性质的机构养老也显现出了一些缺陷和不足。在养老社会压  相似文献   

20.
关于加快发展居家养老模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占总人口的16%以上; 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约占总人口的25%。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和家庭结构小型化的变迁,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严重挑战,养老问题已经由家庭问题演变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根据各地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虽然目前居家养老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可以预见,这种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必将成为今后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主要、最基础的城市老人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