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宇 《前沿》2011,(9):118-120
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所依赖的资源具有特殊性,保护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持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要进行保护性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旅游业开发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注重经济效益有机结合,以特色的文化以及造就和哺育民族的生态环境,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这对矛盾的辩证关系,并从实际出发,试探性地提出了平衡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三大措施:严格遵循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建立适宜的开发模式;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价值取向,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虑:既是一项经济活动,也是一项文化活动。前者涉及乡村旅游受益主体、开发客体,后者为时间、空间之维,显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发展乡村旅游能让少数民族尽快脱贫致富;还能唤起人们共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以增强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的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4.
李季康 《今日民族》2008,(12):45-47
在全球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云南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大省的发展战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层次的成熟,旅游资源的商业化运作,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更加注重文化挖掘,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旅游,民族文化的展示成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内核。旅游经济的发展,加大了民族地区的开发力度,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复兴、保护、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将极大地促进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对少数民族在西部开发中的参与性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都将具有现实意义。建设民族工艺村应是当前条件下实现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民族工艺村建设可作三个层次———个体、社区、社会———和两种状态———静态的与动态的保护开发———的模式区分。建设民族工艺村过程中还有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6.
浅析贵州乡村民族旅游开发--郎德、天龙、中洞模式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人为本,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天龙、郎德与中洞三种开发模式的分析阐明,天龙模式的股份公司制有利于乡村民族旅游开发的经济可持续性,郎德模式的社区共管有利于乡村民族旅游资源的保护,而中洞模式的需求主导型开发则在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均存在天然缺陷.并进一步指出,市场运作是乡村民族旅游开发获得经济可持续的有力保障,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设计能促进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移民则是游离于现代文明之外的乡村社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随着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的变迁,少数民族汉化问题已日趋明显地凸显出来。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有其特定的内涵、发展目标和原则。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并使之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是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本文从文化变迁这一角度入手,就转型期传统文化变迁对民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预警、民族旅游文化创新及民族旅游开发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陆秋燕 《桂海论丛》2010,26(3):109-112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因此在旅游开发中必须处理好旅游利益的分配问题。然而目前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公的问题,当地居民的利益分配权被长期忽视。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加强旅游开发中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制建设,营造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氛围,提高传承人的津贴,鼓励成立传统文化保护的民间社团,在旅游开发中逐步提高当地居民的可分配利益。  相似文献   

9.
社会交换理论视野下传统村落精英结构变迁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 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使甚至是最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村落也被纳入到国家管理和文化现代化之中,传统村落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村落呈现出较大的相似性,但在全球文化同质化发展之时,少数民族文化仍保持着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吴昊  郭静伟 《思想战线》2011,(Z1):31-32
民族文化生态村是一种力求全面保护和传承优秀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并努力实现文化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乡村建设的新型模式。这种建设模式为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自觉,从而达到保护、传承与发展好民族文化的目的。云南省弥勒县的一个小山村可邑就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传统手工艺是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结晶.民族传统手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除具有自身特点外还吴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特点.由于现代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变化等原因,传统手工艺等民族文化的生存与传承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必须树立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意识,明确保护和开发的范围,加强立法保护与发展创新,采取生态博物馆式的保护,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民族旅游的开发是近年来旅游学术界和实践中争论较多的问题,主要围绕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而展开。村寨旅游是民族旅游开发中一种主要的形式,本文在比较几种民族村寨开发模式的基础上,以“中缅第一寨”———勐景来的成功开发实践为案例分析,提出一种以保护开发为前提、公司起主导作用、有鲜明特色主题、村民普遍受益的多赢发展模式,即CCTV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是指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聚居,民族文化悠久,地域特色鲜明,具有保护、传承、开发价值的村寨和集镇。云南省民族宗教委正在牵头编制《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在六大工程中首次安排了规划编制设计工程,要求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体,统筹协调各部门,按照"政府组织、专家参与、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  相似文献   

14.
民族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族旅游日益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民族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在开发过程中要立足自身实际,适当超前发展,在政府的引导下,以当地居民为主体,旅游项目要充分体现民族性和现代性,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注重民族旅游的社会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旅游会造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涵化,涵化程度的高低受制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旅游强度,如游客人数、游客素质、游客停留天数和旅游方式;二是民族传统文化自身的承受力.文化承受力与涵化程度成反比,即文化承受力越高涵化程度越低.影响民族传统文化承受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文化自身凝聚力(包括宗教影响力、本民族语言文字活力)和自身经济实力.文化承受力不同,开发和保护措施也应有所差异.本文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对旅游背景下傣族传统文化承受力比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贵州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它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结合贵州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存和旅游开发的具体现状,对其发展提出合理化的措施,实施有效保护,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旅游价值和功能,推动区域旅游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是民族旅游的主要吸引力。我们只有在开发这些民族文化资源的同时对它进行保护,才能保证民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贵州民族旅游业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在此基础上重点就如何应用产业发展的三大原则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结构体系作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传统村落与旅游:乡愁挽留与活化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传统村落大都地处偏远,经济落后,但建筑风貌保存完整,且旅游资源丰富,将旅游作为手段对传统村落进行活化利用式保护,就成为一种自然而现实的选择。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传统村落风貌逐渐消退,特色民居建筑损坏较严重,民间艺术和传统技艺面临着保护与传承上的困难,一些传统民俗文化也面临着原真性与文化商品化的矛盾困境。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要着眼于促进旅游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实践融合,实现文化记忆的传承;利用旅游延续和复兴村落传统产业,实现旅游与产业的融合与协同创新;推动传统村落旅游与社区营造的理念融合,提升传统社区的内部生长力。  相似文献   

19.
王秋虹 《今日海南》2012,(10):30-31
约一万年前,一群骆越人跨海而来。从此,海南岛上有了奔放延续的生命,缔造了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传递与发展是对人类历史文明的生动证明。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发展海南少数民族文化,对于丰富国际旅游岛文化内涵,增强旅游吸引力,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组稿件旨在探讨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创新之路,为其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努力保持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统筹保护、利用和发展的关系,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