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662年一个风雨之夜,迪耶普的死刑执行人皮埃尔·朱恩在路口救下一个不幸坠马的法军上尉夏尔·桑松。与他同行的情人科隆却没能活下来。养伤期间,桑松和朱恩的女儿马格丽特产生了感情。因为父亲是刽子手,马格丽特宁愿作他的情妇,也不肯拖累他沾上血污。桑松还是辞...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1993年,一部叫《北京人在纽约》的电视剧火爆一时,将出国热真切地展示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虽然此前,已悄悄兴起了出国潮,但那还是一些红男绿女的专利,他们或者有钱有权、或者有名望有学历。出国热真正从轻波微澜演变成沧海巨浪,是从1993年开始的。  相似文献   

3.
27岁的陈晓明是江苏盐城一个富裕家庭的独生子。2005年,他参加江苏团省委“西部计划”来到古老、神秘的月亮山,开始了支教生活。在月亮山区,他不仅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苗语,还与一位苗族姑娘深深相爱。他放弃都市繁华的物质生活选择留在月亮山,只因为那里的孩子需要他。  相似文献   

4.
1980年春,中科院物理所室主任陈春先来到了美国硅谷。那里生机勃勃的创业景象使他极为震撼,一种从未有过的冲动令他激动不已,一个大胆的念头同时跳入脑海。陈春先回国了。当年12月23日,他率领中科院15名科技人员在中关村一家仓库的一角办起了一个民营科技实体──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他的这一举动拉开了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创业的序幕,也因为这一举动,10多年后,陈春先被舆论誉为“中关村第一人”。20年过去了,陈春先当年创业的那家仓库已无从查找。作为地理位置的“中关村”已扩展到从首都体育馆到北京体育大学的宽阔地带,中关村科…  相似文献   

5.
《人大建设》2001,(1):48-48
徐道豪,1964年出生于河南省获嘉县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1982年,年仅18岁的徐道豪告别双亲,怀里揣着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的六七千块钱,带领30多个同乡建筑工人奔赴新疆阿尔泰,计划用这钱开始他的淘金之梦。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一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句话通过小说和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而广为人知它再鲜明不过地揭示出了已经漂洋过海和即将漂洋过海的人们那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态。当主人公王启明在纽约的大街上骂天骂他骂美国时所有的人都感到解气.却又有一丝无奈,然后依然争先恐后地涌向那变换着天堂与地狱幻影的远方。这一切仅仅是几年前的事情。“我想,如果是在今天王启明就不用在纽约骂大街了。他可以回来搞一个网络公司。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硕士生张正说。当时许多人是将《北…  相似文献   

7.
上尉和大哥     
上尉的故事: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可上尉并没有立即卧倒,他发现离他4~5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那儿。他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敌机飞走后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抬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了个大坑。大哥的故事:古时候,有两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兄弟俩都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换左手。忽然,大哥停…  相似文献   

8.
炎夏的一天早晨,笔者走进锡尼绒毛厂。进入分流车间,走出编织厂房,感觉那分梳机器的轰鸣声和着编织横机的昨呼声,犹如一曲和谐的乐章在那里演奏……有人指给我,那就是白云尹。是的,这就是他,旗十三届人大代表,锡尼绒毛厂老板,一位年轻的私营企业家。然而我们看不到一位老板的任何迹象,看到的只是一位朴实的汉子,勤恳的工人!1979年家境贫寒的白云尹高中毕业,怀着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回到格点差村。勤劳朴实而又喜好鼓捣机械的他被村里看中,给集体开起了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村里不再养车,见多识广的他看上了开车这行当…  相似文献   

9.
“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所为的。”提起毛主席当年的这句话,张书智无限感慨,在这句话的指引下,他在黄土地上耕耘了19年,从一名高中毕业生成长为农业科技战线上的一员骁将,被当地农民誉为“信息王”、“活财神”。他荣获的各种荣誉证书、奖杯、奖牌...  相似文献   

10.
“我以什么回报党和人民 ?”邓新绿常常这样问自己。 他怎能不时时念念不忘对党和人民的回报呢 ?因为他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 当年的邓新绿,只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儿子,有一年天旱欠收,全家一年的收获都被地主抢走,母亲也被逼自杀。天地很大但有什么属于他邓新绿呢 ? 是新中国,使他邓新绿靠人民助学金,顺利地读完了中学、大学,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 是党和人民的培养,使他得以作为访问学者到德国研修世界科学前沿的等离子科学技术成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高级专家; 他无限热爱党,并于 1961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1.
赵玫 《天津人大》2011,(5):42-43
再度向导游提出了关于“左岸”。 导游说这是第一次有游客向他提到了“左岸”。 他说你想去的地方在圣杰曼大道上,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左岸最著名的咖啡馆。只是,这要你们自己去,因为在这个晚上将有更多的人去观看“红磨坊”的巴黎艳舞。  相似文献   

12.
邱烜 《当代广西》2011,(16):38-38
有一个企业家。他出差时偶然路过一个乡村,看到那里的学校条件很差,教室里的窗户空空荡荡,北风一吹,学生都被冻得无心上课。他还得知村里孩子上学的时候要经过一条河,因为没有桥,学生只好趟水而过,为此经常发生溺水事故。  相似文献   

13.
云岭铁军     
这是1992年8月31日,这一天,一个中国武警部队团级建制的基层主官下达了他一生中最为残酷而又最为果断的一个命令———命令他的100多名悲痛欲绝、群情激愤、齐唰唰跪在他面前强烈要求为牺牲战友报仇的士兵们“起立!集合!跑步离开现场!”这位名叫杜筑华的副...  相似文献   

14.
利沃夫惨剧     
7月27日中午时分,从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传出一条惊人消息:一架正在作飞行表演的战斗机突然一头栽入人群中!消息使人们惊呆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这是怎么回事?这事是怎么发生的呢?祸从天降这天一大早,利沃夫市的居民便从四面八方涌向市郊的斯克尼洛夫机场。人群熙熙攘攘,大家有说有笑,一个个兴致勃勃地前来观看久仰的飞行特技表演。这是乌克兰军方为庆祝空军第十四军成立60周年而隆重推出的。十四军是一支王牌部队,在1942年成立后的短短几年间,共打掉了1300多架德国飞机,为卫国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几周来的广告宣传已把…  相似文献   

15.
老爸回来了!他被当年的英属马来西亚殖民政府驱逐出境近半个世纪之后,终于从福建老家安溪回来了。回到居塞自从独立后的马来西亚政府允许他回来的那一天,我和弟妹们就盼望着老爸回到他的第二故乡马来西亚。而老爸答应又答应,失约再失约,三催四请,说来又不来,他宁愿住在福建老家过粗茶淡饭的日子。这一回,在家人的千呼万唤之下,86岁的老爸真的回来了!老爸此番回大马,是为了编著家谱和修茸祖屋,还要为祖父扫墓。我首先陪他南下居銮,那是他刻骨铭心的地方,他在那里度过了一生中最宝贵的岁月,在那里施展才华、艰苦创业,在那里养…  相似文献   

16.
姚彦芳 《新东方》2006,(8):63-64
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在他的《吉檀迦利》中有首诗描述了这样一个彼岸世界:“在那里,心是无畏的,头也抬的高昂,在那里,知识是自由的……”这首诗的意境和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所追求的意境不谋而合,因为它们同样都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声音。  相似文献   

17.
1948年底,料峭寒冬,淮海战役的胜利已成定局。蒋介石在逃离南京前夕下了一道命令,杀害了长期在宁、沪以及江西、贵州等地从事对敌隐蔽斗争的中共党员卢志英同志.卢志英,原名卢志江,又名卢涛、卢育生、周至坤。1905年生于山东省昌邑县望他埠村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时曾读私塾,后就读县里的高级小学。1923年,他跟随旧军阀到东北去当兵,后考入绥宁镇守使署军官讲习所受训,提前毕业,于1924年被分配到东北陆军第三混成旅二营二连当司务长。卢志英目睹军阀混战,兵匪所至,横征暴敛,给人民造成深重灾难,深感旧军阀只能残害人民,无法实…  相似文献   

18.
坐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位梦华的办公室里,记者被眼前这位科学家的经历所震撼。自1982年10月去南极,18年来,位梦华的生命深深镂刻着极地的印迹。1992年6月,他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位梦华拿出一张与爱人在北极的合影给我看“这是我第六次去北极考察,是和爱人一同去的,在那里呆了8个月。”他指着照片上的背景告诉我,这是北极巴罗爱斯基摩人古老的捕鲸站,两根弯弯的鲸骨高高地竖在那里,成为一种神圣的标志。牵挂北…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1月14日,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头目谢尔盖·孔德拉舍夫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上详细透露了冷战时期他与被克格勃收买的英国情报机构高层官员乔治·布莱克秘密接头,并从他那里收取各种机密情报的过程。孔德拉舍夫于50年代被派往伦敦,其身份是前苏联驻英大使馆文化处随员。但他的真正使命则是负责与克格勃安插在英国情报机构内部的间谍布莱克单线联系,定时从他那里收取情报。1961年,布莱克东窗事发,被判41年徒刑。后在克格勃的“帮助”下逃到了莫斯科。现年76岁的孔德拉舍夫早已隐退,但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把自己知道的…  相似文献   

20.
科右前旗葛根庙住持老布增希日布扎拉森,虽说年已古稀,但他还是那么神采奕奕,精神百倍。尤其对未来的事业充满着憧俱。老布僧1927年6月2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艾任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9岁那年,以转世灵童的身份,被请到白庙,当上了喇嘛。坎坷不平漫长的20年“文革”风暴,给正常的寺庙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老布僧与其他‘“牛鬼蛇神”一样,难逃噩运,他被迫来到扎资特旗阿力得水吐苏木胡勒斯台大队第三生产队接受劳动改造。一呆就是ZO年。因为安分守己,虚心接受教育,当时被人们称为好老头。他不甘寂寞,在有限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