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殷墟     
殷墟,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阳西北,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古称“北蒙”,又名“殷墟”,甲骨卜辞中又称之为“大邑商”、“商邑”,为中国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46年)的都城所在地,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以都城建设、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殷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和辉煌。在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1899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迄今我们所能见到的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绝大多数属于卜辞,与卜辞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些其他的刻辞。如纪事刻辞、干支表、习刻,都属于卜辞范围外的殷墟甲骨文字。这些非卜辞的甲骨文字,为数虽不及卜辞之多,但我们在研究卜辞时,也要给以同样的重视,对非卜辞的史料价值,决不应低估。  相似文献   

3.
殷墟探幽     
殷墟,位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安阳市,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古称“北蒙”,又名“殷墟”,甲骨卜辞中又称之为“大邑商”、“商邑”,为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所在地,共传8代12王,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是最早在史册上有文字记载的都城。以都城建设、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殷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和辉煌,在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殷墟濒临洹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雨水丰沛,气候宜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举族迁徙,由奄(今山东曲阜)迁…  相似文献   

4.
商王武丁时期征伐卜辞数量众多,本文以殷墟YH127坑宾组战争卜辞为对象,进行排谱研究。该类卜辞字体为宾组一类,时代在武丁中期,由此可知武丁中期商王国对犭覃、亘、基方、宙、缶、下危、、羌、、祭、马方、等进行过征伐,除商王亲征外,还有雀、子商、妇好、侯告、沚盾戈等人参予了征讨。  相似文献   

5.
李蕊 《求索》2013,(11):141-143,195
本文通过对目前已著录的甲骨卜辞的穷尽性考察,佐以商周金文以及传世文献的例证,对殷商时期虚词"之"的用法进行了深入考察,发现:卜辞中"之"作第三人称代词尚处于萌芽状态,并未出现作主语的用法;"之"作助词的用法也已经在卜辞中出现。殷商时代是"之"字语法化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6.
收藏的起源     
里路 《八桂侨刊》2003,(3):57-57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收藏历史遗存物品,起源甚早。193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商代王室储存占卜档案的地穴,出土了17000多片甲骨,反映了当时对王室档案的保藏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高卫民 《友声》2013,(2):34-34
<正>天干地支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是中国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最早发现在中国殷墟出土的一块甲骨上,用甲骨文刻记了完整的六十甲子,说明至少在商朝时,天干地支就被中国先民应用。天干地支由天干和地支两部分组成。干者犹树之干,支者犹树之枝。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组成,  相似文献   

8.
张俊成  陈永红 《求索》2010,(9):249-251
文章试图在分析甲骨、金文诸多记载的基础上,通过对甲骨卜辞、铜器铭文以及参照传世文献对殷周时期礿祭的初步考察,得出以下结论:(1)礿祭在商周时期并不是后世礼书中所固定化的春祭或夏祭;(2)殷商时期,商王对祖先行礿祭的时间并不是固定的;(3)殷代礿祭还只是停留在"人神交流"的原始宗教层面,尚未发展到周代以后"国之大节"的礼仪高度;(4)礼书中"四时之祭"的说法是战国以后才逐渐固定化、系统化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古具有收集和保存档案的传统,早在夏(公元前对世纪一公元前16世纪)、商(公元前16世纪一公元前11世纪)时期就有了档案。中国古代档案珍藏异常丰富,早期档案以甲骨、木续、竹简、燃帛、金石等为载体。中国珍存最早的纸质档案是唐代(618-907)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特种邮票一套,共4枚。图一:甲骨档案·商代龟甲20分图二:简续档案·汉代木牍20分图三:金石档案·明代铁券50分图四:纸质档案·清代国书100分邮票规格:30X40毫米。齿孔度数:12度。胶印。枚数号:1996-23(4-l)T至门一4)T。中国古代档案珍藏…  相似文献   

10.
林美如 《青年探索》2009,(2):44-47,63
女性的“灰姑娘情结”形成由来已久,从性别角色理论视角对其根源进行分析,结合现实,我们发现必须正确评价这一社会心理特征来重塑性别角色,营造两性平等与和谐发展的新天地,这需要政府、家庭、学校、媒体和女性自身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创业女性性别角色认定的特征及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男性的创业数量比女性高,但性别本身并不影响创业,真正影响创业的是个体的性别角色认定。对225名创业女性进行研究,发现创业女性的性别角色认定与普通女性有着显著的不同,女性化所占比例不到1/4,而男性化、双性化所占比例则超过50%。就性别角色认定的结构而言,创业女性拥有男性化特征竞争、力量、自治、进取及女性化的特征友好、共感、率真,并且在力量、自治、进取、友好及率真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居延汉简     
李学通 《传承》2010,(22):55-57
1930年,由中瑞等国科学家组成的西北科学考查团在内蒙古居延地区一次性发掘出土汉简一万余枚。这在当时轰动了整个世界,并把居延汉简与殷墟甲骨、敦煌遗书、故宫内阁大库档案并称为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四大发现。42年后,中国考古界又在居延地区进行了为期4年的集中考察,共发掘  相似文献   

13.
马孟起 《台声》2023,(19):42-45
<正>中国的文字源在甲骨,出于殷墟;中国的哲学源在周易,成于老子;中国的姓氏源在炎黄,根在中原;中国的王朝源在夏代,都于河洛……华夏根脉的源头、思想启蒙的圣地、人文始祖的故乡、择中建都的滥觞,均根植于河南这片土地,这里有得天独厚的优质文化基因,也与宝岛台湾有着千丝万缕的文化联系,9月19日至27日,全国台联两岸文化交流工作委员会一行赴豫调研,行走河南、触摸历史、感知文明,挖掘河南对台文化交流资源,寻求豫台文化交流合作契机。  相似文献   

14.
邰正方 《台声》2006,(10):78-80
说起安阳,你也许不是很了解,但如果告诉你安阳就是古代的殷墟,你可能就会露出惊讶的表情,脱口而出:殷墟就是现在的安阳呀,知道,知道,甲骨文,世界古文字之一,还有司母戊大方鼎,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古代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的,殷墟就是现在的安阳,安阳就是古代的殷墟。殷墟是我国古代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而现在的安阳则是河南省的北大门,它地处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汇处,北距首都北京500公里,南距省会郑州180公里,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纵贯南北,是豫北地区的强市,…  相似文献   

15.
生命之思──中国古代审美体验论之精神蒋永文研究一个民族的审美理论,必须解读其中所独有的概念、范畴和命题。因为,任何一个民族思想理论体系的独特性都是来源并体现于其概念、范畴和命题的独特性之上的。本文试图依据审美人类学的观点,通过对中国古代审美理论中的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园林审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园林之美非常丰富。每座园林从一个个的具体构件或要素,到它们的组合,到园林的整体,都是很有价值的旅游审美对象,都很值得观赏玩味。但是不得要领的观赏玩味,往往难以领略它们的妙趣。只有把握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审美特征,才能获得最高的审美效应。中国古代园...  相似文献   

17.
现有对中国古代女性医疗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女性作为救治者或妇科语境下对女性身体的认知,鲜有从社会医疗史的角度讨论女性作为被救治者所面对的诊疗生态。本文以明清时期女性择医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在中国古代空间和性别意识的交互影响下,明清时期的男性关系网络对于女性病患的择医行为起着主导性作用。通过对比不同阶层女性的求医渠道,可以发现不同社会地位的女性患者在求医问诊过程中对于男性关系网络的依赖程度大不相同,社会地位较低的女性病患对于这种关系网络的依赖性较弱。以此为延伸,本文对中上阶层女性病患在就诊过程中的缄默问题也做了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7,(35)
正100多年前的世纪之交,清代学者王懿荣在一种被称为"龙骨"的中草药上,发现了细小的刻画。这些神秘的符号经专家考证,被认定就是上古时期的文字——甲骨文。100多年后的今天,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开展海内外甲骨藏品家底清查、编著集大成性文献《甲骨文合集三编》,构建数字化甲骨文字库……近年来,随着一个个项目相继开展,10多万片殷墟  相似文献   

19.
作为衡量性别角色分工模式的重要指标,性别角色态度在个人生命历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青年时期是性别角色态度形塑的关键时期,因此,对青年不同阶段的性别角色态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南京中学生发展调查项目,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青年从中学到大学的性别角色态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青年在接受高等教育后形成了更为现代的性别角色态度;男生和女生在态度变化上存在差异,女生在不同时期都比男生更具有现代化的性别角色态度。大学教育在青年性别角色态度变化过程中发挥了显著影响,其中专业和网络论坛参与的影响与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监狱职官制度是中国古代监狱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发展和完善标志着中国古代监狱制度与刑罚制度逐渐走向文明。中国古代监狱职官制度奠基于奴隶制时期,发展和完善于封建制时期。中央和地方行政官吏统辖司法、狱政大权,此乃中国古代监狱官员制度一大特点,这对后世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