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张俊成  陈永红 《求索》2010,(9):249-251
文章试图在分析甲骨、金文诸多记载的基础上,通过对甲骨卜辞、铜器铭文以及参照传世文献对殷周时期礿祭的初步考察,得出以下结论:(1)礿祭在商周时期并不是后世礼书中所固定化的春祭或夏祭;(2)殷商时期,商王对祖先行礿祭的时间并不是固定的;(3)殷代礿祭还只是停留在"人神交流"的原始宗教层面,尚未发展到周代以后"国之大节"的礼仪高度;(4)礼书中"四时之祭"的说法是战国以后才逐渐固定化、系统化的。  相似文献   

2.
蒋书红 《求索》2011,(2):201-203
"乃"可以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究竟用作第几人称代词,应该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文言虚词具有虚而活的特点,意义和用法灵活多变,"乃"的所指不一,也正是这种多变性的集中体现。"乃"用作第二人称代词是广为人知的,但用作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却鲜有人知,且目前最为权威的工具书中,也没有能够对此进行全面归纳,存在遗漏和欠缺。考察"乃"作人称代词的历史,最早出现的是"乃"作第二人称代词的用法,其后出现的是作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最晚出现的是作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3.
刘阳海 《求索》2011,(2):232-234
中国哲学出现在春秋末年,但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基本问题的天人关系,却在殷商之际。在殷商的天命思想中,天是万物之主宰,这是神本位的原始性宗教伦理道德观。即使如此,殷商对其祖先美德的崇尚与赞颂也使得人文主义因子在殷商时期也悄然萌芽。殷周之际,"以德配天"得以提出,这改变了殷商宗教信仰所折射出来的人与自然的朦胧关系。从殷商人对天的绝对服从到西周人对天的有一定理性的服从到春秋天人关系出现了相对独立的发展,"德治"思想不断强化,促进了中国古人对其自身的认识,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渭清 《求索》2008,(9):224-226
借助金文、殷墟甲骨卜辞及传世文献考察殷商时期对女性的角色定位,可以发现有商一代正是性别角色确立并渐趋明晰的历史时期。中国古代女性审美品质的内涵逐渐脱离了原始生殖崇拜的单一取向而日臻丰富。殷墟甲骨卜辞中存在的“女、妇、母、妣、爽、妻、妾”等一系列和女性角色相关的文字语义系统昭示了殷人对女性作为女儿、妻子、母亲、贤内助的角色定位已然确立。降及帝辛时期.以商纣为代表的帝宫对女性美艳的狂热追求反映了对女性性别角色审视的突变,这一新变亦成为后世中国古代女性审美品质的滥觞。  相似文献   

5.
卢继芳 《前沿》2012,(12):154-156
都昌方言虚字"得"作助词用可分为:体态助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本文结合汉语史文献及现有研究成果,探讨不同用法的历史层次。体态助词中保留秦汉时完成体态用法,是最早层次,结构助词用法中蕴含中古时期汉语表达法。语气助词"得"是都昌方言特色用法,这种用法最早可以追溯汉代,不晚于宋代。  相似文献   

6.
陶广学 《青年论坛》2011,(2):124-127
作为"永嘉四灵"代表的赵师秀,诗歌创作形成较为鲜明的特色。其诗取材狭窄,虽不乏关切时局之作,但占绝对多数则是记录贫病、羁旅与抒写生死离别之作。而诗中高频出现的"病"、"寒"、"空"、"闲"、"清"、"独"等词,尤其能体现其诗的"清苦之风"。  相似文献   

7.
甲骨卜辞现有的材料虽然不能证明殷商时代已经使用十二生肖,但种种迹象表明,十二生肖产生的条件已臻成熟.生肖文化与<易>文化都位于中国民间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列,两种文化的产生与成熟时间大致相当,在发展过程中又相互交融,因此,两者背后的思维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同样遵循着观物取象、类比、趋吉避凶等思维模式,这其实也是华夏民间文化的基本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8.
1899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迄今我们所能见到的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绝大多数属于卜辞,与卜辞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些其他的刻辞。如纪事刻辞、干支表、习刻,都属于卜辞范围外的殷墟甲骨文字。这些非卜辞的甲骨文字,为数虽不及卜辞之多,但我们在研究卜辞时,也要给以同样的重视,对非卜辞的史料价值,决不应低估。  相似文献   

9.
吕有云 《求索》2010,(7):114-116
如果说以老庄为代表的早期道家出于追求清净无为之政的考虑,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那么,秦汉黄老哲学则出于为政之考虑,提倡尚贤任能,以实现"君无为于上,臣有为于下"的"无为"之治。这在《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文子》等黄老著述中颇有论述。道学之"君人南面之术"继承了黄老之学的这一思想传统,对于贤能之士的识别与合理任用都作了充分的论述,弘扬了我国古代贤能政治传统。本文试图对道学"君人南面之术"之贤能政治思想进行考察,以期对当世之势之治国任贤之策有所鉴戒。  相似文献   

10.
苏磊 《前沿》2012,(2):151-152
如果站在社会交际的"称谓"立场上看,我们会发现词头"阿""老"都有极强的构词能力,且都有特定的文化内涵,而且南北方言中两者用法"异中有同",但总体用法差异较大。词尾"头"的用法南方杂于北方,而"子"南北共用,同多于异。本文就对这些现象进行一定方面的概述,并对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白娴棠 《求索》2010,(5):60-62
中国文化不管是儒家传统还是道家经典,都有对"宗师"的广泛运用与阐释。本文在对"宗师"一词作词源学考察的基础上,考释了"宗师"的多种意蕴。文章认为,宗师,既存在于世俗世界也存在于道家文化之中;既非所有的道教"宗师"称谓皆由皇帝赐封,又非所有的道教"宗师"称谓皆是教派内认定。"宗师"或乃官职名,或乃众人尊崇奉为师表之人,或乃神圣之意蕴,而实质上,宗师乃神圣与世俗文化之混成。  相似文献   

12.
三苗在已发现的大量殷及西周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中,皆未有。这很可以说明他们在上古时代,本来就不存在。三苗的出现,纯粹是人为的“创制”。 文献中的“苗”最早见于《尚书·吕刑》周穆王说的几段话:“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皇帝袁矜庶戮之不  相似文献   

13.
论“看看”语义的古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颖玲 《求索》2010,(4):174-176
"看看"在古今汉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都非常高的词语。"看看"最早见于唐代,用法和意义比较复杂,而且在量增式动词重叠向量减式动词重叠的转变过程中极具代表性。本文依据典籍资料,利用文献考证、数量统计等方法考察了"看看"的古今意义演变,认为该个案的探究对于研究动词重叠式的源流乃至其语法意义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夏丽莉 《前沿》2014,(23):212-213
本文论述了蒙古语中形容词在句子中作为句子成分时与汉语形容词的各种用法的异同,包括形容词在两种语言中做谓语、形容词"级"的变化、形容词的重叠、形容词被修饰、形容词修饰名词、形容词做状语、形容词做补语、非谓形容词用法的异同。通过两种语言中形容词用法的平行比较,深化汉语学习者在语法上对汉语的形容词用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苏南取经八得文/孙效文我作为中共山西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十九班"的学员,按照教学计划于1994年1月4日至18日,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工艺之市"美称的江苏省苏州市农村考察学习。历时15天的考察,如入"天堂"之境,使我眼界大开阔,思...  相似文献   

16.
水族古文字探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从水族的历史、族称、文字书写迹象以及水族的历史文化习俗等方面 ,对水族古文字作了考察 ,认为水族古文字与古汉字的甲骨金文同出于一个文化母体 ,它与殷商文字有一定的联系 ,是先秦时从古文字分化出来的一种古字。在此基础上 ,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字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任树民 《求索》2011,(8):179-181
寻绎屈原一生之行事,把屈原放在春秋战国之际士人阶层的崛起及其"士志于道"这一"志道"固持的时代背景下加以考察,"士志于道"的时代精神也显现于屈原身上。屈原一生所"志"之"道"是"美"之"政"的实现。对屈原而言,个人价值的实现体现于社会价值之中。是故,当屈原上不能实现"美"之"政",下不能退守,而以"道"自任又不能使之"独立不迁"的个体价值固持放弃时,其结果只能是走向蹈死。  相似文献   

18.
生活之树常青——关于“两分两换”的随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引述歌德诗剧《浮士德》中这样一句话:"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到嘉兴市和南湖区去考察"两分两换"统筹城乡改革的试点,有几点随想,拿出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9.
肖卓 《思想战线》2000,26(5):115-117
神话中的龙分生物性的龙与作为神祗的龙,而龙崇拜与饲龙之俗都为卜辞材料所证实.神话中的龙伯国或与卜辞中的龙方有关,视两龙交尾为不祥,神话与卜辞又相契合.因此可以说,神话并非人类头脑中的空想,神话的产生是有其历史渊源的,龙的起源也如此.  相似文献   

20.
"合法性"本是政治哲学的显词,但在用于其它学科时,学界并没有对这一学术语词作一般哲学的考察,研究它作为思维方式所包含的哲学规定。"合法性"作为追问事物的理性,何以可能上升到事物的基础存在?在学术上,这个语义从政治哲学的特殊意蕴过渡到普遍形而上学应当作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考察和解析。"合法性"作为质疑事物存在的前提,实际上是穷究"元存在"的合理性,即"元立点"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有它内在的尺度和两重判断:本质合理性与效用价值性的判断。合法性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思考范式,是"一元二维"上的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