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社会主义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经历了利用党外力量制约监督的萌芽和建立相关制度的初创,经制度化、法制化和体系化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制约机制,并健全和完善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制约监督体系。反思这一构建历程所蕴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制约监督的原则,有助于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对完善我国权力制约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政权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尚未建立起有效防止权力腐败和执政党长期执政的权力制约机制。我国权力制约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构建权力监督和制约体制。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权力观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基础上,从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权力本质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并对我国权力运行中的主要弊端即权力过分集中作出了深刻地剖析.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构建,从而为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形成科学的国家权力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防止权力异化的重要手段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原则。当前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制约监督体系,应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5.
关于权力制约和监督体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和国家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有人们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有了更理性的认识;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总体布局基本形成;通过改革解决了一些体制性的问题;推进了权力的阳光运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既有认知性问题、机制性问题,又有体制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完善权力互相制衡与监督体制、健全权力授予和民主监督机制、合理配置领导班子成员职权、加快权力制约和监督立法、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权力制约与监督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认为,解决当前权力腐败问题的办法只能是深化改革,加强权力制约的监督,健全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7.
汪玉凯 《政策》2013,(12):32-3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整体布局了中国未来的政治体制改革,重点是保障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等。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可以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  相似文献   

8.
杨海明 《桂海论丛》2003,19(5):15-17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党要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关键的和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实行民主政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民主、高效、科学、廉洁的权力运行机制,完善权力监督体系,加强对决策和执行环节、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来实现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9.
《人民政坛》2011,(2):40-40
王懂棋2011年1月10日在《学习时报》撰文《用民主制约权力》认为.规范政治权力运行.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以权力制约权力,另一种是用民主制约权力。单向度的以权力制约权力理念下的制度设计改变的只是权力的流向.从上级流向下级.从中央流向地方。该理念指导下的水平监督、自下而上监督、自上而下三种监督往往流于形式,难以撼动既有权力结构和利益集团,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阶段,一些地方腐败现象尤其是"一把手"的腐败现象较为严重."一把手"权力腐败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权力公有转化为权力私有;经济上政治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生活上腐朽浪费.霸道专断."一把手"权力腐败的主要原因有"一把手"权力的自蚀性;权力体制的疏漏和权力监督的失控.因此,必须从制度、关系、责任及监督方面对"一把手"的权力给予制约,惩治"一把手"的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11.
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及其建设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以来,随着我国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制度预防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反腐败的核心战略,中国特色的预防腐败制度体系已初步形成。本文根据制度预防理论,分析了我国预防腐败制度建设的体系框架及其实践基础,总结了当前我国预防腐败制度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本文认为,为进一步推进预防腐败制度体系建设,必须进一步明确预防腐败机构的职责定位,强化预防腐败的组织协调机制,建立健全预防腐败制度体系,加大预防腐败制度的问责力度。  相似文献   

12.
谢彦峰 《桂海论丛》2002,18(4):45-47
文章认为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应从以国家为主体的创新模式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模式转变 ,并通过完善的制度安排使国家创新系统在私有和国有之间建立起一种适当的平衡 ,既保持足够的私人刺激以鼓励创新 ,又保持足够的公有性以促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在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上存在着社会认知程度低、立法与社会发展脱节等诸多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社会开始进入复杂多变的转型期,社会稳定性不断降低。大量的未成年人开始处于无人监护或者不合格的监护状态下,各种损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如何保障我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使青少年能在安全适当的监护环境下健康成长,已成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发展股份农场 探索新型规模农业的新路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义勇 《桂海论丛》2008,24(1):55-57
文章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家庭均包制经营的产权制度的局限性,认为单一的家庭承包制,难以适应世界农业市场的竞争。实行在产权制度明晰基础上的股份合作制,发展股份合作农场,是现阶段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路径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决策,我国将推进社会福利模式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这意味着普遍性社会福利模式对我国来说可能是现实和未来更为合适的选择。针对我国社会福利模式发展的状况,探讨适度普惠型模式理论与实践的可行性,从而推进社会福利模式向适度普惠型福利模式转变,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在打击受贿犯罪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2005年10月27日,我国立法机关以全票批准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2007年9月13日,我国正式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但是,这些仍未能遏制住我国受贿犯罪的发展势头。据NGO"透明国际"2012年12月5日发布的2012年度全球清廉指数排名,在176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列第80位。这样的位次反映出我国的腐败问题仍较严重。因而,我们有必要从受贿犯罪的特点入手,对受贿犯罪频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死刑缓期执行(简称"死缓"),是我国独创的刑罚制度,是我国关于人权保护在刑法上的体现。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废除死刑的呼声日益高涨,而我国的现实状况却不允许我国废除死刑。死缓制度的确立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我国死刑的适用率,缩小死刑的适用范围,与国际立法趋势相同。死缓制度作为我国独创的刑罚制度,在社会上既起到威慑作用,又有利于保护人权,是符合我国法制要求的制度。为了更好地适用死缓制度,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把握死缓的适用标准以及适用的法律后果,保证死缓制度的正确适用。本文将从这两方面对死缓制度的适用作出论证,希望可以为完善死缓制度,为其在现实中的适用起到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绍明 《思想战线》2002,28(4):57-58
人类学引进中国已近百年 ,尤其是近 2 0年在我国有了很大发展。传统的人类学包含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和语言学。近来又有了应用人类学。根据我国实际 ,人类学应包含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应用人类学。人类学是一门独立学科 ,目前在我国将其置于社会学之下并不合理 ,应予提升。在明确人类学作为一级学科的同时 ,应处理好它与作为一级学科民族学的关系 ,即明确其所含的文化人类学即民族学中的狭义民族学。  相似文献   

19.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巩固和发展我国的政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巩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是巩固和发展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 ;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的领导 ,是巩固和发展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保证 ;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是巩固和发展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同案不同判"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司法实践的各个领域,不仅严重破坏了我国司法权的统一适用,而且给我国司法公平公正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这一现象具有我国成文法法律体系结构、裁判主体的主观方面和"同质化"程度以及司法程序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等方面的形成原因。为了抑制该现象的发生,我国既要做到进一步细化立法技术、加大案件审判过程的公开力度,又要加强裁判主体的"同质化"和"去行政化"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加快落实案例指导制度和全面推进量刑建议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