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公安研究》2010,(10):94-94
蔡益群在《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3期撰文认为,对建国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评价存在不同的见解,根本原因是未充分注意到村庄政治发展在中国政治发展格局中的基础性地位。村庄政治发展的基础性地位是由中国与西方政治发展的差异决定的。当前,村庄政治发展面临传统和现代双重挑战、资源和制度双重缺位、理论和经验双重失效等多方面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关于转型时期增强执政党政治凝聚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型时期增强党的政治凝聚力,是当前的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 转型时期,增强党的政治凝聚力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拓宽思维空间,在自觉推进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上,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建设党,使党的建设与中国的政治发展相适应,并在推进中国政治发展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保持党的高度政治权威.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发挥教师课程资源建设的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教师根据当地实际,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有效实施创设有利条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资源的开发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教师要发挥主体作用,多途径开发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课程资源,既重显性资源,又重隐形资源,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是在国家对原有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领域制度安排不断调整和变迁的基础上而深入和发展的,随着它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社会的政治生态也出现明显的变迁:1.国家政治系统原有权威的刚性结构不断受到侵蚀;2.国家政治系统整合社会的组织资源流失严重;3.国家政治系统面临着民间社会日益强烈的要求其制度创新的压力。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拙文认为改革转型时期的我国的整合模式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工业4.0"被看成是互联网全面进入生产制造系统的重要切入点,其以智能互联系统为主,采集特色化、个性化需求的数据,然后利用智能制造系统加工出个性化的产品。德国在实施"工业4.0"战略进程中,充分注重技术边界的延展与集成、渠道和供应链的强化、要素保障优先实施三个层面的协同推进。中国制造业以"工业4.0"为愿景的转型升级可借鉴德国经验,大力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重视核心技术创新、市场拓展、标准规划建设与实施、系统配套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协同作用;发挥大型企业的带动效应,通过人才培育、资源利用、市场开放等产业政策安排,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城市是指由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迅速崛起,又随着资源的渐趋枯竭而走向衰落的城市.为避免资源型城市走向衰竭和衰退,需要寻求和探索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成功之路.从国内外经验来看,解决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关键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用循环经济这一全新理念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2002年以来,辽宁省阜新市结合城市经济转型,一直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体育运动是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体育运动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是指体育运动中具有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功效和能量,可以被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发与利用的一切客观实在。体育运动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研究有利于开阔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理论研究视野。体育运动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具有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的蕴藏性、功效的释放性、价值的源发性等特征;体育运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有其客观性;现在人们对体育运动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直接研究虽然不多,但对相关思想的研究却较多;体育运动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表现在物质性、精神性、制度性资源等方面;体育运动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具有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渗透价值、过程的隐性价值、手段的“寓教于乐”价值、方式的自我教育价值;体育运动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遵循整体开发规律与综合利用规律。  相似文献   

8.
该文介绍了资源型城市的概念和分类,针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以及面临问题,并结合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为中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波  徐伟 《求索》2007,(12)
本文从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的省域比较入手,考察了转型时期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区域差异问题。文章认为,转型时期中国劳动力市场具有典型的区域非均衡性,特别是,沿海省份和内陆省份的分异。运用计量模型对劳动力市场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经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区域差异不仅受转型过程中的政策和制度的影响,同时一些市场因素也逐渐开始产生作用。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区域差异具有十分典型的经济体制转型特征。  相似文献   

10.
论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的政治文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转型时期,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也表现出特有的功能。其一,政治文化的教化功能明显增强;其二,政治文化极大地培育了中国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其三,政治文化是推动与维护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无形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政治学恢复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以来,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但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政治学提出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基于政治学研究的特殊属性,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政治学术研究与政治实践求真、求实、求善、求美的价值取向,才可能实现二者结合与共赢。  相似文献   

12.
国家权力来自人民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人民的选择,保障人民权利成为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关切。中国民主政治类属于人民民主,其价值理念与历史实践内在赋予了执政党以领导核心地位,并要求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实现广泛、真实的民主。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中国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在利益代表、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等政治功能方面与民主政治的规定性要素相契合,并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政治平衡、政治稳定、政治整合的显著治理优势,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奠定稳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群众路线是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组织路线的统一,是被经验证明正确的党的认识路线。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互动过程即群众路线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政治动员和政治整合两个层面。政治动员是群众路线实践的政治基础,政治整合是群众路实践的政治目标,有效的政治动员和政治整合过程共同推动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实践。为推动群众路线实践的丰富发展,关键在于群众路线中的政治动员和政治整合在党的执政水平、群众的政治参与、机制实践的路径拓宽和道德规范及意识形态的构建这些方面应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孙成武 《长白学刊》2021,(2):1-8,F0002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的领导核心,是中国政治体系的核心特征和显著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党的十九大在党的建设方面最具开拓性的贡献,是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突出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我们不仅要把政治建设看作党建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更要把它作为党建重大课题的破题和任务的开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政治建设的深刻内涵和重大实践意义。从理性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强调政治建设遵循了现代政党建设的一般规律和要求;从历史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强调的政治建设是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教训所得出的基本结论;从现实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强调的政治建设是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从政治因素入手剖析1787年美国宪法制订的历程,能够从本质上揭示独立后的美国联邦政府渴求联邦宪法的深层原因。尽管制宪会议争论非常激烈,方案的分歧也很明显,但克服联邦内部混乱,消除各自为政的政治局面,建立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确保国家政治稳定,成为制订联邦宪法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6.
警察的政治性即警察的政治属性,是指警察在政治生活中所表现的内生的政治性质、外在的政治特征和当下的政治状态等。警察的政治性质内生于警察与国家的同起同源,与国家发展的相生相随;警察的政治特征外在于警察作为公共权力对每个公民的自由和权利进行限制与保护的过程中;为实现警察权与公民权的和谐,为实现警察在现时代的政治合法性,才有警察政治性的当下表现国家警事的社会化,即警事治理。  相似文献   

17.
胡沫 《桂海论丛》2006,22(3):55-57
和平崛起战略的实施,一方面使我国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国家政治安全系数增大;另一方面,也给我国国家政治安全带来了挑战。正确认识并积极应对这些挑战,是我们能否抓住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以巩固国家政治安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昌盛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面对破解"两岸政治定位"这一难题,两岸学者都做出了努力。本文探讨双方已有的共识与分歧,并重点分析两个最受关注的方案———台湾学者张亚中的"一中三宪论"与大陆学者刘国深的"球体理论"。研究发现台湾学者始终坚持"中华民国是主权国家"的底线,而大陆学者则在如何面对"中华民国"问题上前进了一步。本文认为"是否敢于突破底线"与"是否存在解决难题的意愿"是两岸政治定位问题的两个瓶颈,希望两岸学者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要后退,坦诚交流,共同建构两岸和平发展的理论框架,寻求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孙晓晖 《桂海论丛》2007,23(6):16-19
香港的政党政治是伴随着港英时期政治体制改革而逐步形成的,并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为时间界限分为萌芽雏形和发展稳定两个阶段。政党政治在香港发挥了重要的政治功能,并对香港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政治影响。新世纪新阶段,“一国两制”条件下,香港政党政治只有坚持在符合香港实际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发挥优势,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众传媒的急剧变革,对民族地区公民政治社会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了适应环境和时代的变化,现代社会变革呼唤着民族地区公民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治理。跳出时下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研究的微观情结,以政治控制场域为限度,从营造良性的宏观环境和建构高效的具体治理模式的视角,探讨社会变革中的民族地区公民政治社会化治理机制,有利于推进我国民族地区公民政治社会化的进程,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