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当下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实践的缺位或"失语"使得中国政治学学人需重新考量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建构问题。在当代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亟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实践的经验进行理论总结、概括和升华,张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实践的价值,展现政治学学人对政治生活理解的独到与深刻。当下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渊源、表现形态、价值追求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实践要求具有明显的不适应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的,处理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科学化与大众化的关系、古今中外的关系、中国气派与国际化的关系、政治学学人的独立人格与经国济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普世价值 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普世价值,有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指导意义.在当代中国,坚持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坚定的政治文化自信是抵御西方政治文化冲击、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文化心理基础。文化自信与人们文化认同正相关,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自觉。培育政治文化自信对提升公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认同感、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和实现政治稳定都具有积极作用。执政党内的政治文化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培育执政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对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的坚定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袁峰 《人民论坛》2014,(6):27-29
当前中国政治学需要有“不拒众流,方为江海”的气魄,从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近现代西方政治文化中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当前中国政治学需要以创造的精神与活力,为推进我国政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当前中国政治学需要有自我超越的勇气和胸怀,为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中的有益成果提供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大学生最需要两个政治观念:一是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义的事业;二是确信以“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的政治制度是正义的政治制度。确立了这样两个政治观念,他们就可以将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获得自己的人生幸福。围绕这一目的展开“两课”教学,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贴近中国实际,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为此,有必要强化目前“两课”教学内容中的薄弱领域,加强有关现代民主和政治基本性质的政治学理论教学。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政治保障。从哲学角度思考中国政治发展,能够深层次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选择的合理性、政治建设任务的艰巨性、政治发展策略的适当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  相似文献   

7.
作为理论范畴,法政治哲学是指对法与政治关系中重大问题的哲学思考与追问,是关于法政治现象的认知、评价及政治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等构成的观念系统;作为学科概念,法政治哲学则指由哲学、法学、政治学三门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法政治哲学与法哲学、政治哲学、法政治学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邓小平法政治哲学是法政治哲学的子范畴,是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与政治关系中重大问题进行哲学思考与分析的产物,是邓小平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实践经验教训的哲学抽象与概括。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自由是在现有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体人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表达政治见解和诉求的政治权利。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自由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民主政治的推进、法制建设的完善、人民政治素养的培育和坚持与改善党的领导是实现政治自由不可或缺的保障和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历来以争取人民民主、实现人民民主、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10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政府文告的形式全面阐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全面反映了正在蓬勃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和取得的成就。这份白皮书宣示了党和国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宣示了中国的民主理念,宣示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礼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向人们揭示和描述了正在形成之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执政党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参政党的重要历史使命。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进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参政党建设的战略任务。民主党派要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进一步发挥参政党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就必须明确参政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12.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里 ,参政是一大类政治现象、政治行为或政治活动。社会主义中国广泛的人民参政政治实践孕育着并呼唤着科学的理论概括 ,要求科学理论的指导。本文指出 ,科学的参政理论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的参政学。在初步界定了政治和参政等概念的含义之后 ,本文对于“参政学为什么是一门科学”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什么需要参政党”这两个问题 ,根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回顾中外史实 ,结合中国现实政治发展的状况 ,加以论证 ,给予肯定的答案 ,为参政学的学科建设内容提出了一个初步的学术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伴随进行,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同时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也成为改革中的硬骨头.目前政治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规范、制约、监督权力上:树立起长期执政的权力自觉;尽快实施干部财产公开制度;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政治伦理以哲学—人性的分析、实践唯物主义思维方式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实现了政治关系从"应然"到"实然"的转变。马克思政治伦理具有客观必然性,其基本观念蕴含着三个方面,即马克思哲学的政治性质、对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方法,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融合、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超越了西方传统政治伦理思想,实现了革命性变革,它对于构建当代中国政治伦理学的理论体系,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应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努力构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才能切实增强教学实效,进而贯彻落实"政治建警"方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输送合格的人民警察。  相似文献   

16.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现代化进程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传统政治体制的影响和社会转型时期诸多矛盾的制约,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在不断完善的同时,还存在许多现实问题.要针对这些问题,积极采取有效举措,扩大和完善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经了群众运动、不搞运动和公民政治参与三个历史阶段,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走势,从自上而下的动员“群众”到自下而上的“公民”自治,从运动性的“大民主”走向建设性的有序参与,从突击式的民主“跃进”走向稳步推进的民主建设,从行政主体的“权力操控”走向官民互动的“民主恳谈”。外部压力与内生动力、技术推力与精神动力的有机整合,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政治和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政治和谐是当前我国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作为一种完善的政治生活状态,现代政治和谐应当具有宽容的精神品格、人本的价值关怀、正义的伦理基准、法治的政治秩序等四大特征;至少应当包括政治权力和谐、政治制度和谐、政治关系和谐、政治文化和谐、政治秩序和谐等五项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和谐,要依靠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其提供前提保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其奠定物质基础,凭借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其输送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9.
解读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种新型的、有民主的政治文明,其实质是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基本的内容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正确认识统一战线与政治文明的关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将有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