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冠军 《求索》2005,(10):175-177
经济的全球化对文学带来了新的变化,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性问题的分析,指出在精神生产领域,民族性与世界性并不是两个对立的概念。文学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一个民族的深层文化特征不会因为经济的全球化而轻易改变。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宣言》中的文化思想,在新语境中以其先进性和科学性引领民族文化发生着角色转变:由民族的走向世界的,实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在后疫情时代,宏观层面的文化政策、精神层面的文艺成果和物质层面的文化产品,所指向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发展,其理论脉络的走向为:一是在价值阐释上,重申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和现实价值,顺应文化全球化的思潮,构建文化层面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在精神层面上,通过民族文艺的内省,激活文化的民族性功能,进而向文化的世界性靠拢;三是在物质层面上,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民族文化的经济效益转化,以回应文化世界性的物质诉求。  相似文献   

3.
陈玉峰 《前沿》2010,(16):171-17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已成为一种趋势,而文化的全球化也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全球化趋势给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双重的,即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全球化趋势下,我们应正确认识文化的全球化和文化的世界性、民族性。在全球化趋势下,要发展民族文化,就要提高民族经济、政治实力,就要求同存异,进行文明对话与交流,就要超越、发展和创新,就要抵制文化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并非像有的人认为的那样是给全人类带来福音的普照之光。资本主义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被卷入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具有民族特性、阶级特性和利益差异甚至对立,是产生价值冲突的根本原因。从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冲突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国际化视野下的高等教育本土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带来了世界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民族性与互补性是全球化时代文化所具有的两大特征,这两大特征在高等教育领域表现为高等教育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既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开放、引进和吸收国外高等教育的先进成果;又要坚持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发展、保护和坚持本土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粟高燕 《理论月刊》2007,(3):153-156
余家菊是近代颇有影响的教育家。他的民族性教育思想内涵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民族性教育对于国家的意义;民族性教育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民族性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研究余家菊民族性教育思想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促进教育自身的现代化等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下西方主导下的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呈现出深刻的矛盾,集中表现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同一性的冲击。为顺利发展我国先进文化,就需要我们经常开展文化对话,加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进行文化批判,清除错误文化思潮的影响;实现文化的综合创新,创造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因素及未来世界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影响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取向。中国应立足国情,巩固和发展本土优秀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性;勇于开拓,促进中国文化综合创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性;解放思想,融合吸收世界文化精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性;放眼世界,积极推动中国文化全球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世界性,使中国先进文化始终引领我们民族向前进。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在翻译底本选择、译作民族性把握以及翻译功能等方面不同于汉文典籍翻译,有其内在的特殊性。当前,全球化是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的重要语境,全球化对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理论及策略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民族性与世界性、经典化与大众化,就是全球化语境下衍生出的民族典籍翻译两对对立统一关系。如何把握这两对关系,寻求两者的平衡成为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典籍翻译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青兰  刘秦民 《新东方》2002,11(5):46-50
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同时并存。面对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民族文化应该如何定位及发展,是各国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华文化是诸多文化中的一种,中华文化要生存与发展,首先就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只有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中华文化才能走向世界,成为人类共享的文明财富和资源。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形态和空间组合正在趋同,独具特色和个性的民族性、地方性和多样性的城市形态正在丧失.然而,中国的城市即应该有现代性、国际性的一面,更应该有民族性和本土化的一面.城市应深入挖掘城市中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保住城市的文脉,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凸现本土化和特色化.中国的城市空间应创造出既有时代特征,又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即立足于本土又能超越本土的城市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12.
刘长龙 《理论月刊》2005,(12):85-86
文化发展是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统一。以时间性为坐标,文化具有传统性与现代性之分,以空间性为坐标,文化具有民族性与世界性之分。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现代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全球化及全球化语境的背景之下,电影的多重特性决定了它在具有民族性的同时,也必须具有世界性.作为电影界热点人物的张艺谋将"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完美结合开拓了一条国产电影走向国际化的成功之路,他的电影成了中国电影的品牌.  相似文献   

14.
张云德 《人民论坛》2012,(17):148-149
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文化的"民主化"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梳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民主化议题,认为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民主化必须以民族文化为核心,民族性应该是民主文化的主体和精髓。丢弃民族文化、主张"拿来主义"的做法,会使文化的全球化偏离"民主"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5.
宋晓蓝 《思想战线》2001,27(6):95-97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流,使民族文艺受到了严峻挑战,同时获得了创新发展的机遇.在开放性文化视野中,根植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文艺创新必须具有世界性、开放性、继承性,并保持鲜明的民族性.同时,应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不断出新作、出精品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向世界展示中国文艺建设的成果.只有创作主体具备爱国主义、求实、拼搏的精神和创新意识、超越意识,文艺的创新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6.
吕青  吴妍妍 《求索》2008,(7):179-181
文化传统促使一个民族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特定人群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及文化认同感,这是我们认识自我、理解他人的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德性文化是当代中国道德重构的文化源泉和底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在完成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现代转换中,积极参与全球伦理的构建,共建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新文化语境。实现在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文化境遇下,建构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背景相契合的人文伦理范式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三四十年代文化争论中,中国文化学者关于文化是否可分及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问题的讨论作了回顾,指出文化是可分的,并对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不同文化之间是可以融合的,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是可以选择的,但是这种融合和选择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则取决于本民族文化的结构、层次和需求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面对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我们有必要在二者的辨证统一中确立本民族文学的时代价值选择,使之既具有世界性,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王建新 《求索》2005,(7):55-57
趋同论仍是目前国际上十分流行的一种理论。趋同论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我们在从本质上否定趋同论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趋同论作为与全球化相联系的理论所具有的两面性。趋同论对当代文化的冲击意义是我们所必须正视的,它引发了文化多元化和一元化的论争。故当代中国的和谐文化建设应该以全球化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到民族性与开放性的和谐统一。民族性是文化的灵魂,开放性是文化发展、创新的必由之路。坚持民族的、开放的方向,是应对全球化挑战、发展中国和谐先进文化的必然选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以民族性和开放性为基本取向的中国和谐先进文化必将成为世界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20.
赵庆怡 《北京观察》2007,(10):61-61
世界遗产是人类历史、自然、科学、文化和艺术宝库中的精华,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中国的世界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非凡创造力的集中体现。珍惜并保护好中国的世界遗产,对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培育我们的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