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修订的人教版《思想政治》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方式,采用"内容活动化"的新的呈现方式,教材出现了较多的探究活动。仅必修1《经济生活》共有探究活动99个:第一单元26个;第二单元31个;第三单元14个;第四单元24个;另有单元综合探究4个。这些探究活动都是专家经过精挑细选而来的,对于教学环节的推进、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因而,教学中教师不仅不应忽视这些探究资源的存在,更应该学会妙用这些教材探究资源,从而实现有  相似文献   

2.
"假"字的各声历来不好,大凡弄虚作假者,都为众人所不齿,诸如假仁假义、假惺惺、假话、假冒伪劣商品之类,无不在"人人喊打"之列。然而,"假"字的这种臭名昭著,也被某些人用来发明出了一种混淆真假的技术,一些本来应该提倡和发扬的真善美被冠以"假"的恶名,被打入"假"的冷宫。比如,你谢绝宴请、拒贿赂,他就诬蔑你为"假清廉";你办事讲政策、讲原则,他就讽刺你为"假马列";你对工作认真负责、抵制歪门邪道,他就诋毁你是"假正经";你对事业满腔热情、不辞劳苦,他就挖苦你是"假积极"……在他们看来,一切好人与好事都是"假"的,这样,"真作假时假亦真"。他也就能混水摸鱼,以假乱真。其实,要识破这种"诬良为盗"者并不难,明眼  相似文献   

3.
李永忠  董瑛 《人民论坛》2012,(18):28-30
失苏联者苏联也,非欧美也!苏共解散、苏联解体,问题出在"共产党内部"古往今来,政权的丧失取决于两点,一是被统治阶级再也不能忍受统治阶级的压迫;二是统治阶级再也不能照旧继续统治下去。在这两点中,不能忍受多为主观感觉,不能继续多为客观因素。而民心则是其最大的执政资源,是其政权兴衰的  相似文献   

4.
"知假买假"顾名思义,就是明知商品或服务是假的仍然购买的行为。对于制假贩假的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惩罚性赔偿条款,"新消法"更把赔偿力度从"假一赔一"提到"假一赔三"。因此,"知假买假"者有利可图,频繁出现,并且衍生出一种以打假为业的"职业打假人",从中获得了巨额利益。  相似文献   

5.
在新常态下,新一届党中央更加强调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四个考验""四个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我们可以运用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运用红色旅游承载的丰厚文化资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红色旅游基地承载的精神实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本土廉政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好红色旅游基地管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从而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做到居安思危,坚持"两个务必",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6.
卢芸蓉 《思想战线》2011,37(5):141-142
"何者为知"、"云何有知"、"所知为何"这三个问题,一直是知识论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伍非百看来,《墨经》中对"知"范畴涵义的阐释则恰好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即:何者为知?曰:材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云何有知?曰:闻、说、亲。所知谓何?曰:名、实、合、为。也就是说,《墨经》中对  相似文献   

7.
刘建明 《政策瞭望》2012,(11):58-58
清人高廷瑤《宦游纪略》中记有这样一则问答:有一次,巡抚钱培山问他:"官如何才为爱百姓?"高廷瑤说:"必有一副爱之之心,必有一副爱之之力,无此心则抚摩噢咻(指关心百姓疾苦),无非沽名市惠(捞取实惠),是假之也,何有于民?有此心而才具精神不足赴所欲为(指躬行实践),亦徒虚此爱耳。故真爱百姓者,以实心行实政,废一不可也。"  相似文献   

8.
<正>司法攸关国家长治、社会秩序安定与人权保障,其重要性如当年伍廷芳指出的那样:"司法者,全国治体命脉所系,非从表面皮相者也。"司法既如此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思想观念的变化,革故鼎新就势所必需。多年来社会各界倡言"司法改革",立法与司法机关也不断推动改革进程,每年"两会"许多代表和委员也都颇为关注司法改革,这些都无不源于对司法以及司法改革重要性的体察。  相似文献   

9.
陈抗行 《小康》2004,(9):3-3
政治不是政治家的专利,它也是公众的权利,甚至可以是公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公众渴望自由地"呼吸" 政治。 帝制时代就有人提出这样的见解。晚清思想家魏源道:"天下其一身欤!后元首,相股肱,诤臣喉舌。然则 孰为其鼻息?夫非庶人欤!九窍、百骸、四支之存亡,视于鼻息……故圣帝明王,惟恐庶民之不息息相通也,故 其取于臣也略,而取于民也详。"他把国家比作人的躯体,执政者为首脑、四肢、喉舌,而黎民百姓就是"鼻息"  相似文献   

10.
邰言 《黄埔》2014,(5):87-90
正1998年金秋十月,气候宜人。两岸之间的气氛似乎也随着这秋高气爽的天空出现变化:僵持了3年之久的两岸关系,由于海协会邀请辜振甫先生所率的海基会参访团的到来,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而随之中断的海协会、海基会"两会"之间的联系与商谈,也好像有了恢复的契机。自辜振甫先生被邀请到大陆访问之后,经几个月时间的联系与磋商,包括台湾方面在辜先生来访的时间、人员、定位等安排上多次反复,最后终于尘埃落定;海基会参访团一行,  相似文献   

11.
如果不能厘清"共享经济"的概念而盲目跟风,有可能出现"伪共享""假共享",让共享经济沦为资本市场上的圈钱游戏,浪费社会资源。时代呼唤创新型的共享经济模式,在共享经济发展大潮中,政府需特别关注两件事:一是一些共享经济产品在运行过程中是否损害了其他群体的利益;二是在共享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节约有限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胡学龙 《传承》2011,(28):1
常言道:官有所畏,业有所成。作为领导干部,心存敬畏,才会"思"而出乎理智、"做"而有所顾忌、"行"而不忘法纪。事实证明,那些所谓天不怕地不怕的领导干部,现在不出问题,难保以后不出问题;在这个地方不出问题,难保在别的地方不出问题;在这个事情上不出问题,难保在别的事情上不出问题。因此,领导干部有所敬畏,既是为了事业,也是为了自己。  相似文献   

13.
桑林峰 《今日浙江》2014,(16):62-62
正保持定力,终无败事,当"慎"。我们常说,要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慎好。除此之外,还应慎染。《墨子·所染》记载一段故事,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这告诉我们:社会是个大染缸,真善美、假恶丑同时存在,必然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故必须慎染!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教育"新业态的驱动下,高校已经成为新媒体理念、思维、技术、资源等要素的重要"集结地",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境、范式、体系、逻辑等在新媒体介质作用下也发生了巨大嬗变,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与难题。其中,较为明显的消极影响包括"话语权受损""思政话语模式与社会生活方式脱节"等。  相似文献   

15.
清人高廷瑶《宦游纪略》中记有这样一则问答:巡抚钱培山问高廷瑶官如何才为爱百姓,高廷瑶说:"必有一副爱之之心,必有一副爱之之力,无此心则抚摩噢咻(指关心百姓疾苦),无非沽名市惠(捞取实惠),是假之也,何有于民?有此心而才具精神不足赴所欲为(指躬行实践),亦徒虚此爱耳.故真爱百姓者,以实心行实政,废一不可也."  相似文献   

16.
问题教学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的一些教育家在基础教育领域提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J·W·盖泽尔曾经把"问题"分为三类,即呈现型、发现型和创造型。当然,无论是哪一类问题,也不论设计多少问题,有效性才是问题设计的价值所在。随着新课改不断向纵深推进,基于问题的问题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政治教师的重视和运用。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应该是一个创生与开发、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是不可能完全预设整堂课的运动与发展的,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许多"意外"、"节外生枝"和"不期而遇"的生成性资源信息,这恰恰是政治教学本真的表现,是教师进行动态生成的契机,是考验教师应变能力、教学素养和教学机智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有害、有毒熟肉制品、奶制品、灌装品等,不健康食品屡见不鲜;(二)地沟油、假烟、假酒等"问题食品"屡禁不止;(三)人造假鸡蛋、假豆腐、假蜂蜜等"高科技问题食品"接连不断,造假技术越来越高,涉及的食品范围越  相似文献   

19.
王达 《湖湘论坛》2008,21(2):50-52
《郁离子》是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刘基撰写的一部寓言故事集,其著书之目的,一如徐一夔在序中所言:"大概矫元室之蔽,有激而言也"。明示该书大多是政治性的寓言。在这些故事中,有不少篇章是以商人或商业活动作为引喻主体的,有对弄虚作假的商业悲剧与背信弃义的道德批判,也有对良莠不分的现实揭露与悔而不改者的人生忠告,更有对仗势欺民者的鞭挞。这些内容构成元代晚期一幅社会群丑图,也充分体现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文学才华。唯其是商业文化的内容,所以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欤?"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